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乐静

作品数:39 被引量:152H指数:8
供职机构:西安理工大学机械与精密仪器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电子电信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6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4篇自动化与计算...
  • 10篇机械工程
  • 9篇电子电信
  • 4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生物学
  • 2篇天文地球
  • 2篇医药卫生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电气工程
  • 1篇水利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12篇图像
  • 8篇激光
  • 7篇叶绿
  • 7篇叶绿素
  • 6篇荧光
  • 5篇雷达
  • 5篇激光诱导荧光
  • 5篇光诱导
  • 4篇面积测量
  • 4篇激光雷达
  • 4篇激光诱导
  • 4篇测量机
  • 3篇信噪比
  • 3篇叶绿素荧光
  • 3篇植物
  • 3篇图像检测
  • 3篇坐标测量机
  • 3篇系统仿真
  • 3篇光纤
  • 3篇光学

机构

  • 39篇西安理工大学
  • 8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北方民族大学
  • 2篇陕西理工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西安电子科技...
  • 1篇西安热工研究...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39篇乐静
  • 14篇华灯鑫
  • 10篇郭俊杰
  • 7篇朱虹
  • 5篇杨宇祥
  • 4篇万文博
  • 4篇张涛
  • 4篇王建
  • 4篇李仕春
  • 4篇李锋
  • 4篇周毅
  • 4篇周春艳
  • 4篇邵伟
  • 3篇何廷尧
  • 3篇景敏
  • 3篇方海燕
  • 3篇饶志敏
  • 2篇高宗海
  • 2篇曹宁
  • 2篇辛文辉

传媒

  • 8篇西安理工大学...
  • 4篇物理学报
  • 3篇仪器仪表学报
  • 2篇兵工学报
  • 2篇光谱学与光谱...
  • 2篇光电工程
  • 1篇传感器技术
  • 1篇农业机械学报
  • 1篇电子学报
  • 1篇光学技术
  • 1篇激光与光电子...
  • 1篇光学学报
  • 1篇自动化仪表
  • 1篇分析仪器
  • 1篇测控技术
  • 1篇中国生物医学...
  • 1篇应用光学
  • 1篇石油仪器
  • 1篇中国西部科技
  • 1篇传感器与微系...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4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 6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1
  • 1篇1996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平行梁式传感器抗偏载能力的研究被引量:4
1996年
通过对平行梁式称重传感器弹性体的受力分析和实验,对平行梁式传感器抗偏载能力进行研究,指出了造成偏载误差的主要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
乐静高宗海
关键词:传感器偏载误差应力
基于Walsh函数的多频率同步信号合成方法被引量:7
2011年
多频率同步(MFS)激励信号源是实现生物电阻抗频谱多频率快速测量的关键,但目前尚无理想解决方案。通过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Walsh函数的MFS信号合成方法,论述了MFS信号的合成原理及合成步骤,并给出了5频率同步信号f(5,t)的合成实例及其FPGA实现方法。傅里叶级数分析表明,f(5,t)在其5个主谐波分量上的幅值较大,其功率之和占据信号平均总功率的73.91%,且具有相同的零初始相位。合成的MFS信号的主谐波个数可根据需要进行选择,且主谐波的频率也可以通过改变FPGA的工作时钟来调整,信号易于调节和实现,是一种理想的、可用于BIS快速测量的多频率同步激励信号源。
杨宇祥吕林涛乐静王建高宗海
关键词:WALSH函数FPGA
半导体激光器双闭环温度控制系统被引量:5
2022年
为了提高半导体激光器输出波长的稳定性,研制了一套双闭环温度控制系统。其中,外环温控以集成化模块MTD1020T为核心,通过优化数字式PID参数,最大可驱动20 W的热电制冷器(TEC),可实现±0.5℃的温控精度;内环温控以控制芯片LTC1923为核心,通过增加差分放大环节及设置PI环节,可实现±0.01℃的温控精度。实验结果表明,双闭环温控系统可将外环快速、大功率温控与内环高精度温控相结合,能够在20 s内实现±10℃的温度调节,4 h内其温控准确度控制在±0.02℃内。该温控系统具有可控范围宽、响应迅速、集成度高等优点,可应用于飞行器气体浓度探测等便携式气体探测领域。
辛文辉方林樊建鑫任卓勇李仕春乐静
关键词:半导体激光器温度控制PID闭环控制精度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MCS-51单片机实验开发板的研制
2013年
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是高等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国家教育政策的主要要求。本文以测控专业单片机开发板的研制为例,从开发板硬件设计、实验操作、实践能力的培养等几个方面阐述了以应用为导向,如何从根本上提高工科测控专业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杨宇祥华灯鑫乐静乔洋边河
关键词:关键词测控专业
激光诱导叶绿素荧光寿命的测量及其特性分析被引量:14
2013年
提出了一种用于评估植物生长状况及环境监测的激光诱导叶绿素荧光寿命测量方法.采用波长355 nm的激光作为光源激发叶绿素荧光,由光电倍增管接收其荧光信号,由于被测叶绿素荧光衰减函数与激光脉冲、仪器响应函数卷积在一起,根据它们的特性,运用时间分辨测量法分别测得叶绿素荧光及其背景信号,并结合一种新型解卷积算法可分离出真实的叶绿素荧光衰减函数,从而获取叶绿素的荧光寿命.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实现叶绿素荧光寿命的高精度实时监测,对不同叶绿素含量的溶液荧光寿命进行了测试,证明叶绿素含量与其荧光寿命具有相关性,并且拟合了叶绿素含量与荧光寿命的标定曲线.
万文博华灯鑫乐静刘美霞曹宁
关键词:荧光寿命激光诱导荧光叶绿素含量
植物叶片微观结构对荧光测量的影响分析被引量:1
2018年
为了更好地研究叶绿素荧光特性和分析植物生长状况,提出了从植物叶片微观结构的特点出发分析影响叶绿素荧光测量的一种研究方法。采用波长为460nm的LED作为光源激发叶绿素荧光,经滤光片后,通过CCD分别获取宏观叶绿素荧光和微观叶绿素荧光,对荧光图像进行预处理并获得叶绿素荧光比率Rfd均值;在显微镜下用CMOS获取叶片的显微图像,测量上表皮厚度、栅栏组织厚度和叶片厚度等微观结构几何参数;统计分析了叶片微观结构对宏观荧光测量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对于像植物这种复杂的活体被测对象,测量时应该考虑植物叶片微观结构对植物叶绿素荧光测量的影响。
乐静周毅邰会强李仕春张佳周春艳
关键词:光学测量叶绿素荧光微观结构
基于EMD和Snakes模型信息融合的表面缺陷检测方法被引量:4
2006年
本文将具有自适应滤波特性的经验模式分解(EMD)方法与Snakes模型相结合,提出了适用于高噪声复杂背景下表面缺陷图像检测的新方法。首先采用改型EMD在整幅图上将缺陷的位置和大致范围从复杂背景下分离出来,然后在缺陷附近用向心搜索法缩小缺陷的检测区域,最后用Snakes模型迭代逼近缺陷边缘。该方法能自动、准确地完成球形金属表面的缺陷检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是有效和可靠的。
乐静郭俊杰朱虹
关键词:EMDSNAKES模型图像分割
基于本征荧光的生物气溶胶测量激光雷达性能被引量:8
2016年
为研究本征荧光对生物气溶胶粒子探测精度的影响,本文在阐述生物气溶胶荧光光谱信号探测原理的基础上,设计了一台紫外激光诱导荧光雷达.该雷达选用波长为266 nm的四倍频固体激光器作为激励光源,基于本征荧光波长、探测距离等主要参数,对生物气溶胶荧光光谱回波信号的信噪比及粒子浓度的最小分辨率进行数值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在探测误差小于10%的情况下,距离为1.5 km时,系统对生物气溶胶荧光波长的有效探测范围为300—800 nm;而在距离为2.1 km时,荧光波长的有效探测范围为300—310 nm.此外,在探测距离定义为0.1 km,荧光波长为350和600 nm时,系统对物气溶胶粒子浓度的最小分辨率分别为2个颗粒/L和4个颗粒/L,最小分辨率的差值为2个颗粒/L.仿真结果有利于了解荧光波长变动时激光雷达系统的探测准确度,进而实现大气生物气溶胶更加有效的探测.
饶志敏华灯鑫何廷尧乐静
关键词:生物气溶胶激光雷达
一种快速检测光滑半球表面缺陷的方法被引量:8
2004年
针对具有镜面反射特性的光滑球面,提出了一种利用反光带的镜像变形来对表面缺陷进行快速检测的新方法。这种方法通过漫反射反光带增强图像上的缺陷信息,克服了背景噪声在图像处理中会造成较大误差的缺点,也降低了照明系统的设计难度。根据缺陷引起的反光带镜像变形获取缺陷特征,使图像处理软件的工作量大大减少。通过实验,给出了缺陷尺寸和扫描间隔等因素对检测结果影响的分布曲线,为合理提取缺陷尺寸提供了参考。实验表明,该方法的鲁棒性好、效率高,能识别0.5mm以上的全部缺陷,定位误差在 1之内。
乐静郭俊杰朱虹方海燕邵伟
关键词:球面图像测量
基于FPGA的TDLAS-WMS信号控制系统设计及实现被引量:3
2023年
针对已有的可调谐二极管激光吸收光谱-波长调制光谱(TDLAS-WMS)中所需的谐波检测二倍频信号产生往往需要复杂的“倍频-比较-移相”电路,提出一种新型的TDLAS-WMS控制信号产生方法:利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控制高速数字/模拟(D/A)产生锯齿波扫描信号和正弦波调制信号,叠加后控制激光器实现波长调制扫描;同时,FPGA依据相位信号同步输出一个正弦波调制信号的二倍频方波信号,加入延时补偿环节后,与探测器模块接收到的吸收信号中的正弦波调制信号的相位差为零,解调经过气体吸收后的调制扫描信号。设计了基于该方法的TDLAS-WMS系统方案、高速D/A转换电路、延时电路及FPGA控制流程,实验验证了正弦信号与其二倍频方波延时信号的同步性,将该方法用于某气体检测系统,成功地检出了与浓度相关的二倍频吸收信号,检出幅值得到一定提升,从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辛文辉任卓勇樊建鑫李仕春乐静华灯鑫
关键词: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吸收光谱波长调制延时补偿锁相放大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