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晓风
- 作品数:32 被引量:33H指数:3
-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博士后科研启动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文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传媒反腐的观察与期待被引量:1
- 2014年
- 传媒反腐,指利用传媒这一公共话语体系表达民意、调控舆情,通过传播辐射效应对反腐工作的运行实施报道、追踪与监督。全媒体时代,传媒在政策发布、官方警示、媒体监督及舆论引导方面的反腐功能得到强化。作为我国当前传媒反腐的两种基本形态,官方传媒与社会化传媒在打击腐败中进步意义显著,同时存在警醒之处。将传媒的责任置于媒体与政治两种话语体系之间的外向性思考和官方与民间两个舆论场域之间的内向性审视,建构了我国传媒反腐的成长期待。
- 于晓风童兵
- 关键词:社会责任
- 《我的父亲焦裕禄》:身体、劳动与情动
- 2022年
- 以英雄模范为叙事主体的主旋律电影,是输送主流意识、开展社会动员行之有效的传播媒介。影片《我的父亲焦裕禄》还原了优秀共产党员焦裕禄“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一生,将“焦裕禄精神”从宣传标语转化为身体感触经验的艺术表达,通过情感交流重塑并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导向。其独特之处,在于着重个体情感描摹,借助人物身体和劳动的刻画赋意义予情动。
- 于晓风于晓风
- 关键词:艺术表达情感交流
- 生态文明建设与影视题材创新被引量:2
- 2015年
-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思路日益清晰,除却制度、法律保障,尚需影视传播助推,抵制消费主义倾向,扩大生态主义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和理论资源可以有效缓解当前我国影视创作存在的问题。其与影视题材创新的内在关联,预示了革命历史题材、古代题材和现实题材影视作品在情境介入与理性反思、资源聚焦与精心阐释、技巧附加与异位解读上的生态文明创新方向。
- 于晓风
- 关键词:生态文明影视传播题材创新
- 大众文化与通俗文学
- 通俗文学造成的对'文以载道'传统观念的颠覆,使得当下的'文学危机'实际上变成为所谓'纯文学'的危机.可以说,商品色彩浓郁的通俗文学带来了文学的自觉,也带来了中国文学原本早该发生的文学分流.该文拟从文化立场着眼,尝试分析探...
- 于晓风
- 关键词:大众文化休闲时代通俗文学纯文学中国当代文学
- 文献传递
- 近年来广播剧发展特征探究
- 2024年
- 作为文艺作品重要组成部分的广播剧,具有娱乐休闲的基本功能和传播传统文化、反映社会现实、记录时代发展的社会功能。近年来,广播剧创作者贴近人民生活,回应时代话题,涌现出一批精品力作。整体来看,传统广播媒体在广播剧领域持续发力,同时也涌现出一批专业广播剧制作公司、工作室,创作主体日渐多元,传播范围更加广泛。内容题材方面,广播剧创作以反映发展成就、传承红色基因、紧扣文化传承、聚焦生态保护等为创作主题,题材类型更加丰富多元。产业发展方面以网络音频平台为依托,广播剧品牌效应逐渐形成,产业链逐步完善,形成“耳朵经济”新蓝海。
- 于晓风于晓风
- 关键词:广播剧
- 想象力的建构与情感力的唤起——2022年度山东省优秀广播文艺作品评析
- 2023年
- 2022年度山东省优秀广播文艺作品总体表现可圈可点,在一贯紧跟主题主线、落实重大题材与重要历史事件的基础之上,呈现出了着力构建想象力、唤起情感力的新趋势,初显传播思维。优秀广播文艺作品具体从角色塑造、情节场景再现、氛围营造的角度建构听众的临场感与想象,并以媒介技术和社会文化心理等方面的底层逻辑唤起听众的集体记忆与情感反应。此外,部分作品存在着主题性与艺术性无法兼顾、原创性缺失的问题。未来应当继续坚持价值引领,深化媒介融合,强化互联网思维,打造更多有思想,有生活、有网感的广播文艺作品。
- 于晓风于晓风
- 关键词:声音想象力情感力广播文艺
- 生态电影:当代中国生态批评对象的延伸与拓展被引量:8
- 2016年
- 生态电影是以生态整体主义为思想基础,以生态系统整体利益为最高价值,考察自然与人之关系,探索生态危机之社会根源,表现独特生态审美的电影艺术。生态批评从美学、伦理学和媒介视角完成生态整体主义的电影重塑。
- 于晓风
- 关键词:生态整体主义深层生态学中国电影创作狼图腾三峡好人
- 文化资本转化与主旋律影视题材延展被引量:1
- 2014年
- 文化资本是文化产业的基础和主导因素。文化产业发展的实质是文化资本的转换与积累。文化产业是锻造软实力和提升文化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文化产业的经济收益和软实力构建,正是文化资本作用使然。这是十八届三中全会着力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根本原因。影视产业是我国产业化程度较高、发展较成熟的文化产业类型之一。
- 于晓风
- 关键词:影视产业资本转化国家文化软实力主旋律文化创造活力文化资本
- 壮岁无惧暮无悔,执戟泼墨裕后生——记当代中国新闻理论先驱甘惜分先生
- 2015年
- 三年前,我由文学研究转入新闻传播学领域,一个名字便屡屡响于耳畔。他历经生死却对共产主义理想矢志不渝,他几遭诋毁却对党和人民始终如一信赖,他戎马半生却对中国新闻传播事业情有独钟,他功成名就却从未停歇对自我的反思。他就是甘惜分。他为我国新闻理论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当之无愧地被誉为"影响中国的新闻人"[1]。
- 于晓风
- 关键词:新闻传播事业新闻理论新闻学研究新闻传播学新闻教育
- 我国电视剧产业的媒介生态与政策调整
- 2014年
- 我国电视剧产业主要依靠政策管理。探讨电视剧产业政策需要考察媒介生态环境。来自外部环境的政治压力、经济需求与文化选择的诱导和反诱导构成了电视剧产业所处的媒介生态环境。电视剧产业成长主要表现为与这一环境中的政治、经济、文化因素匹配互动的过程。我国电视剧产业相关政策的出台均与不同阶段媒介生态环境变迁遥相呼应。当前政策仍有局限,根据三网融合媒介技术因子变化趋势对外部媒介生态环境作出预判并以此为依据制定政策,方能为我国电视剧产业在信息时代全球化背景下的发展抢占先机。
- 于晓风
- 关键词:电视剧媒介生态环境产业政策三网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