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洪艳
- 作品数:14 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烟台市莱阳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转为急性白血病1例报告
- 2001年
- 孙英莉杨玲于洪艳刘海军曹建政
- 关键词: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急性白血病
-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后合并大肠埃希菌感染的防治被引量:1
- 2007年
- 吴永芝刘海军于洪艳王莉莉杨玲
- 关键词: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大肠埃希菌
-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并发天疱疮1例被引量:1
- 2009年
- 疱疹样天疱疮是天疱疮的一种特殊类型,本院收治1例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并发疱疹样天疱疮患者,现介绍如下。
- 于洪艳王莉莉孙英莉
- 关键词: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疱疹样天疱疮发病原因
- 骨盆磁共振表观弥散系数值对多发性骨髓瘤化疗效果的无创评价价值
- 2015年
- 目的探讨磁共振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化疗效果的无创性评价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4年3月确诊的多发性骨髓瘤共21例,共计35例次,采用1.5T高场磁共振扫描仪对35例次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进行多次骨盆磁共振多参数成像,测定ADC值,同时应用骨髓穿刺涂片评估相应穿刺点瘤细胞百分比,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对ADC值与瘤细胞百分比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21例患者35次骨髓穿刺后骨髓涂片骨髓瘤细胞百分比与相应穿刺点的ADC值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989,P<0.05)。患者化疗后骨髓瘤细胞比例不同程度下降,骨髓ADC值亦有下降,治疗前为(7.6±2.3)×10-4mm2/s,治疗后为(4.2±1.5)×10-4mm2/s,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盆磁共振ADC值与相应穿刺点的骨髓瘤细胞百分比成正相关,骨盆磁共振ADC值有助于无创性评价多发性骨髓瘤的化疗效果。
- 王莉莉曲林涛盖风于洪艳杨玲刘冬梅
-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骨髓瘤细胞磁共振成像表观弥散系数
- 急性白血病化疗前后C反应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 2004年
- 于洪艳孙廷禄吴永芝
-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化疗C反应蛋白
- 三氧化二砷治疗复发及难治性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15例分析被引量:2
- 2003年
- 孙英莉于洪艳杨玲刘海军
- 关键词: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三氧化二砷维甲酸化学疗法
- 急性白血病化疗前后C反应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 2004年
- 于洪艳孙廷禄吴永芝
-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化疗C反应蛋白
- 多发性骨髓瘤骨盆MR表观弥散系数值与骨髓瘤细胞百分比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分析多发性骨髓瘤骨盆磁共振(MR)表观弥散系数(ADC)值与骨髓瘤细胞百分比的相关性,探讨ADC值对多发性骨髓瘤化疗效果的评价价值。方法采用1.5T MR扫描仪对14例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在化疗前后进行骨盆MR常规扫描和DWI(b=800)成像,选定病灶为感兴趣区,并测量其ADC800值,同时应用骨髓穿刺涂片检测相应感兴趣区的瘤细胞百分比,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14例患者化疗前后共28次骨髓穿刺点骨髓瘤细胞百分比与相应感兴趣区的ADC800值呈正相关(r=0.962,P=0.000<0.001)。14例患者化疗后9例完全缓解,5例部分缓解,骨髓ADC800值治疗前为(7.6±2.3)×10-4mm2/s,治疗后为(4.2±1.5)×10-4mm2/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骨盆MR表观弥散系数(ADC)值与骨髓瘤细胞百分比成正相关,ADC800可作为多发性骨髓瘤疗效的无创性评价指标。
- 盖风曲林涛王莉莉于洪艳杨玲刘冬梅
-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骨髓瘤细胞磁共振成像
- CAEA预处理自体骨髓移植治疗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6例(附文献复习)
- 2005年
- 目的评价CAEA(环磷酰胺、阿糖胞苷、足叶乙甙、阿霉素)预处理方案疗效。方法应用CAEA方案预处理自体骨髓移植治疗CR1期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6例。结果该方案有清除骨髓白血病细胞的作用。移植后全部患者造血功能均获重建,移植相关死亡率为0。平均生存时间57.8个月,3年无病存活率为83.3%,5年无病存活率为50.0%,7年无病存活率为33.3%。结论CAEA预处理方案,治疗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有较好疗效,值得临床进一步试用。
- 于洪艳吴永芝孙英莉杨玲刘海军王莉莉
- 关键词: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自体骨髓文献复习移植相关死亡率足叶乙甙CR1
- 急性白血病长期存活者30例分析
- 2001年
- 孙英莉吴永芝于洪艳杨玲刘海军
-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长期存活中西医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