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学锋
- 作品数:40 被引量:218H指数:7
- 供职机构: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生物学社会学更多>>
- 采用鼠饵盒法调查鼠密度的初步探讨被引量:5
- 2006年
- 目的对原有食饵法进行改进,创建新的鼠饵盒法对鼠密度进行监测,并对该方法的可行性进行初步探讨。方法在鼠密度较高的试验场所内,长期观察鼠类对饵料的取食情况,测定鼠饵盒阳性数及鼠饵失重量。结果在鼠密度相对稳定的状况下,鼠饵盒阳性率及日均失重量线性相关,符合逻辑斯蒂曲线,60d左右达到最高且趋于稳定。结论该方法适用于长期连续对某一地区的鼠密度进行监测。
- 付学锋张洪江张建军田彦林曾晓芃施大钊
- 关键词:阳性率
- 利用Ethovision系统对鼠饵适口性筛选的初探
- 2022年
- 目的利用Ethovision系统观察鼠类在迷宫内取食饵料的行为特点,从而提高杀鼠饵剂的筛选效率。方法观察分析试鼠在2种迷宫(Phenotyper、T-迷宫)内取食试饵、对照饵的重要参数并进行分析,快速提取出鼠类可能偏好的饵料成分和状态,再结合适口性试验,最后经现场试验验证,获得最优饵料组成。结果在6种试饵(A_(1)~A_(6))中,A_(1)、A_(5)的引诱性结果显著优于其他试饵,A_(1)在Phenotyper逻辑区试鼠行走距离参数(ξ_(d))、停留时间参数(ξ_(t))分别为1.54、1.59,A_(5)在Phenotyper中的ξ_(d)、ξ_(t)值分别为1.87、1.98,A_(5)在T-迷宫中的ξ_(d)、ξ_(t)值分别为1.99、2.27。综合2种迷宫试验结果改进后获得的B_(1)、B_(2)、B_(3)试饵,再次进行T-迷宫实验,B_(1)的ξ_(d)、ξ_(t)值分别为1.94、2.40,引诱性显著高于B_(2)、B_(3)(F=334.895,P<0.001),其第4、12天的摄食系数分别达到1.54、1.62,现场试验盗食率为94.8%。结论Ethovision系统能有效地提高试饵的筛选效率,从而获得适口性更好的饵料。
- 付学锋王登
- “病媒生物危害风险评估及关键控制技术标准研究”取得丰硕成果 成功运用于北京奥运会和国庆六十周年公共卫生保障工作被引量:6
- 2010年
- 病媒生物(如鼠类、蚊、蝇、蟑螂、蜱、螨、蚤、虱、白蛉等)是一类危害人体健康的有害生物,由其作为媒介传播的媒介生物性传染病占我国法定传染病的1/3以上。据调查,我国现有鼠类180种,蚊类约350种,蝇类1386种,室内蟑螂19种,蚤类520多种,螨类534种,蜱类110种,其中很多是媒介生物,这些媒介生物所致的鼠源性疾病和虫媒病对我国人民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病媒生物除带来疾病的传播外,
- 曾晓芃马彦佟颖钱坤张勇付学锋
- 关键词:病媒生物生物危害卫生保障工作北京奥运会风险评估
- 北川抗震救灾后针对灾区病媒生物应急工作的思考
- 目的: 通过总结在北川灾区抗震救灾工作,探讨适合灾后简单易行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便于在灾区开展的孳生地调查治理措施和科学用药、综合防制的实用手段。
方法: 对北川灾区所开展的蝇密度监测方法、孳生地调查治理手段...
- 付学锋松凯沈壮蔡伟王云波赵显峰张文增李玉梅曾晓芃
- 关键词:病媒生物孳生地
- 文献传递
- 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蜚蠊
- 本标准规定了蜚蠊密度的监测方法,包括粘捕法、药激法及目测法。本标准适用于室内蜚蠊密度监测,可根据监测目的选择适宜的监测方法。
- 曾晓芃马彦付学锋于传江薛素琴董言德冯向阳
- 关键词:疾病
- 文献传递
- 居美20%微胶囊剂对蜚蠊杀灭及滞留效果的观察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了解居美20%微胶囊剂(Empire20)灭蠊实际应用效果,探讨毒死蜱类药剂的应用前景。方法选择蜚蠊密度较高的饭店(A1)、餐馆(A2)和糕点制售点(A3)各1个,将20%微胶囊剂分别稀释100、50倍,在施药前、后,采用粘捕法分别测定试验区及对照区(A1选择洗碗间,A2、A3均选择售卖间)的蜚蠊密度,并作持效观察。结果在A1、A2试验区施用居美20%微胶囊剂,杀灭及滞留效果均较差,施药30d后较施药前相对密度分别仅下降12.7%和5.6%,效果不显著;在A3试验区施用,滞留期可达10d左右,基本达到实际使用要求。结论滞留性药剂使用时,应根据实际环境状况,避免药剂被无效冲刷,使药剂在环境中能得到较好的保留,以取得更好的药效。
- 付学锋于传江曾晓芃
- 关键词:蜚蠊杀灭效果卫生害虫毒死蜱
- 2017年北京市居民家庭蟑螂侵害监测被引量:7
- 2019年
- 目的为全面了解北京市居民家庭蟑螂侵害状况及变化趋势,为全市居民家庭病媒生物控制活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国标(GB/T 23795—2009)中3.1粘捕法,分别选择北京市城市核心区、城市功能扩展区、城市涵养区的居民家庭内蟑螂密度及侵害状况进行监测。结果 2017年,全市共监测9 950户居民家庭,布放粘蟑纸39 800张,其中,阳性粘蟑纸2 715张,阳性率6.82%,密度为0.165只/张。共捕获蟑螂6 550只,全部为德国小蠊。有蟑居民家庭1 421户,侵害率为14.28%。9月份的密度全年最高,为0.293只/张·夜,侵害率为19.57%。结论居民家庭中蟑螂的侵害情况较为严重,密度变化规律不显著,发展较为平缓,密度及侵害率均缓慢增加。
- 付学锋周小洁
- 关键词:居民家庭蟑螂
- PCO在北京奥运会病媒生物防制过程中的服务与管理
- 介绍PCO企业如何参与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病媒生物的监测与防制,为日后国内大型保障活动提供病媒生物防制经验。方法 对PC0企业进行筛选招标,对中标企业进行培训与演练,并对其服务过程进行监督、检查。结果 PCO企业全面...
- 付学锋田彦林曾晓芃
- 文献传递
- 采用鼠饵盒法调查鼠密度的初步探讨
- 对原有食饵法进行改进,创建新的鼠饵盒法对鼠密度进行监测,并对该方法的可行性进行初步探讨。实验安排在鼠密度较高的试验场所内,长期观察鼠类对饵料的取食情况, 测定鼠饵盒阳性数及鼠饵失重量。结果表明:在鼠密度相对稳定的状况下,...
- 付学锋张洪江曾晓芃
- 关键词:鼠密度阳性率
- 文献传递
- 2006-2008年北京市奥运场馆主要病媒生物密度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15
- 2009年
- 目的通过连续3年对北京市奥运场馆的主要病媒生物密度进行监测,了解奥运场馆主要病媒生物的种群分布和季节消长情况,为2008年奥运会病媒生物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蚊虫监测采用CO2诱蚊灯法,蝇类监测采用笼诱法,鼠类监测采用夹夜法,蜚蠊监测采用粘捕法。结果奥运场馆蚊虫的优势种为淡色库蚊,占捕获蚊虫总数的96.94%;蝇类的优势种为麻蝇亚科蝇类,占捕获蝇类总数的46.13%;鼠的优势种为小家鼠,占捕获鼠类总数的63.30%;蜚蠊的优势种为德国小蠊,在奥运场馆仅捕到该种。2008年与2006年、2007年相比,主要病媒生物密度显著下降,在奥运会期间均处于低密度水平,蚊密度下降率分别为88.57%和89.26%,蝇密度下降率分别为69.88%和81.63%,鼠密度下降率为100%,蜚蠊密度下降率为99.98%。结论北京市针对奥运会开展的病媒生物控制工作使得2008年奥运会期间主要病媒生物密度大幅度下降,实现了确保奥运会不受病媒生物危害影响的控制目标。
- 钱坤韩玉华薛素琴田彦林张勇刘婷付学锋曾晓芃
- 关键词:北京奥运场馆病媒生物密度监测种群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