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任小华

作品数:23 被引量:83H指数:5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河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调研课题河南省经团联调研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6篇语言文字
  • 4篇文化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13篇英语
  • 9篇大学生
  • 9篇语料
  • 9篇语料库
  • 7篇英语专业
  • 7篇英语专业大学...
  • 7篇专业大学生
  • 7篇非英语专业
  • 7篇非英语专业大...
  • 5篇文化
  • 5篇汉语
  • 4篇英语学习
  • 4篇文化认同
  • 4篇翻译
  • 3篇问卷
  • 3篇翻译汉语
  • 2篇代词
  • 2篇英汉
  • 2篇英美文化
  • 2篇英译

机构

  • 15篇洛阳师范学院
  • 6篇北京大学
  • 2篇河南科技大学
  • 1篇石家庄信息工...

作者

  • 21篇任小华
  • 2篇张宁
  • 1篇王丽娜
  • 1篇栾丽梅

传媒

  • 3篇黄石理工学院...
  • 2篇浙江外国语学...
  • 1篇安庆师范学院...
  • 1篇解放军外国语...
  • 1篇盐城工学院学...
  • 1篇河北大学成人...
  • 1篇乐山师范学院...
  • 1篇曲靖师范学院...
  • 1篇外国语言文学
  • 1篇河南科技大学...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湖南人文科技...
  • 1篇安阳工学院学...
  • 1篇常熟理工学院...
  • 1篇四川工程职业...
  • 1篇辽宁医学院学...
  • 1篇广西民族师范...
  • 1篇西安航空学院...

年份

  • 3篇2018
  • 3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非英语专业大学生指示动词使用研究——基于语料库的考察
2010年
以口语语料库为基础,研究中国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对指示动词come的使用,可以发现:与英语本族语者相比,中国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对come右搭配词使用的种类不丰富,并且超用或少用,这可能与他们的学习动机、对待查词典的态度、考试话题等因素有关;此外,在一定程度上,他们把come误用为go,这可能是由于缺乏口语锻炼、临考压力、汉语词频负效应、礼貌原则超用等因素所致。
任小华
关键词: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口语语料库误用
古文英译中的译者风格对比研究
2018年
基于分别由谢百魁和罗经国英译的13篇古文组成的语料库,文章从语言特征和翻译策略两个方面考察了他们的译者风格异同,结果发现,总体上两位译者的风格大同小异;具体而言,他们在类符-型符比、平均句长、词汇密度、连接词、报道动词、拆分策略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但在合并策略的使用和英译文本易读性方面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文章认为,二位译者的风格异同是由他们的生活时代、所受教育、专业背景、赞助人以及翻译规范造成的。
任小华
关键词:译者风格古文英译语料库
翻译汉语中的连接词显化与隐化:基于语料库的研究被引量:5
2016年
显化与隐化是翻译共性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国内外对此进行了大量研究,但是针对翻译汉语中连接词显化与隐化的研究并不多,仅有的对翻译汉语中连接词显化的研究多属于语际显化,没有很好结合隐化,未将多种类型的语料整合起来,多着眼于宏观而疏于微观。本文基于由15种文体的语料组成的汉语可比语料库,将翻译汉语中高频连接词的显化与隐化、整体与微观有机结合起来。研究结果表明,整体上,连接词在翻译汉语中的显化特征明显;表示转折的连接词显化程度最高,其次为表示条件的连接词,最后为表示因果的连接词;文体因素对连接词的整体显化特征的影响不大,但对连接词的显化程度有一定的影响。就具体的连接词而言,三类连接词在翻译汉语中显化与隐化并存。此外,就词目数量而言,表示转折的连接词显化趋势明显,表示条件的连接词隐化趋势明显,而表示因果的连接词显化与隐化趋势大体相当。本文还从关联理论和源语透过效应两个方面对显化与隐化进行了解释。
任小华
关键词:连接词翻译汉语语料库
英汉语篇指示照应定量对比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对文学语料中指示照应进性定量对比研究,发现:英汉语都使用指示照应;然而,差别也很明显:1)英汉语各自指示照应使用频率的差异很大;2)源语与目标语的指示照应的数量不一致;3)this/that与"这/那"不完全对应。两种语言都使用照应,是由于它们具有近乎相同的表达力;存在差异则主要是由英汉语各自的功能负荷不同,英语重形合而汉语重意合,翻译中目的语规则的限制、英汉语言心理和社会等因素不同所致。
任小华王丽娜
关键词:英汉语指示照应
对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美文化认同的历时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采用问卷对某高校三个年级557名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英美文化认同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总体而言,大学生对英美文化的认同呈上升趋势。此外,从32名学习者的访谈中发现:对英语及英美文化的兴趣会使学习者更加努力地学习英语.因而英语水平也较高.他们在学习英语过程中对英美文化了解在某种程度上促使他们认同英美文化;学习英语后,大部分学习者在个人情感、思想、个性和行为举止等方面的变化有了不同程度的变化.
任小华
关键词:文化认同非英语专业大学生问卷访谈
高职学生英语课堂思辨能力提升研究被引量:4
2016年
在高职英语课堂上,教学、学习和评价环节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提升高职学生思辨能力,应从增强高职英语教师思辨能力和专业素养,实施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和注重评价的多元化等方面采取针对性策略。
马江涛栾丽梅任小华
关键词:高职学生英语课堂思辨能力
中国大学生英语作文中的评价动词研究
2018年
评价是一种很重要的能力,有助于学生认知和思维能力的发展。通过语料库方法,对中国大学生英语作文中的20个高频评价动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与美国大学生相比,中国大学生在英语作文中对评价动词的使用上存在一些问题,他们超用某些评价动词但同时对某些动词的使用存在不足,这可能与教材输入不足和学生语体差异不敏感有关。
任小华
关键词:写作英语学习者语料库
对中国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美文化认同现状的调查研究被引量:19
2010年
文章采用问卷和访谈形式,从总体、认知、情感和行为四个方面考察了中国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对英美文化的认同状况。结果表明:从总体上,25.4%的大学生认同英美文化;在认知层面上,39.6%的大学生认同英美文化;在情感层面上,29.7%的大学生认同英美文化;在行为层面上,20.8%的大学生认同英美文化。为弱化英美文化对中国英语学习者的负面影响,应该采取深化学生的中国文化、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英美影视、加强教学素材多样化、改变教学理念及方法、改革目前的英语考试体制等措施。
任小华
关键词: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美文化
文化认同与英语水平——对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调查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文章通过调查问卷考察了187名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对英美文化的认同及其与英语水平的关系。结果表明:37.4%的大学生认同英美文化,11.2%的大学生处于对中国文化和英美文化认同的矛盾之中;文化认同与英语水平呈弱正相关。文章分析了可能的原因并提出了两点建议。
任小华
关键词:文化认同英语水平非英语专业大学生问卷
翻译汉语中指示代词的显化:基于语料库的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基于翻译汉语和原创汉语可比语料库,对翻译汉语中的指示代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总体上,指示代词在翻译汉语中均体现出显化特征,文体因素对显化总趋势没有影响,但对显化程度有一定影响。对谓词性指示代词"这…"的个案研究表明,翻译汉语中"这…"显化比较明显;"这…"在非文学翻译汉语中呈现出明显的显化特征,但在文学翻译汉语中却没有明显的显化特征;"这…"在"一般"和"学术"类文体的翻译汉语中呈现出明显的显化,而在"新闻"和"小说"类文体的翻译汉语中没有呈现出差异。本文从翻译目的与策略以及英语源语透过效应两个角度讨论了显化的动因,也对"这…"在翻译汉语和原创汉语中差异不明显做了一些解释。
任小华
关键词:指示代词翻译汉语可比语料库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