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学军
- 作品数:35 被引量:99H指数:6
- 供职机构:南京工业大学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十五”科技攻关项目江苏省科技厅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 乳酸卡德沙星对大鼠围生期生殖毒性研究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研究大鼠围生期和哺乳期给予乳酸卡德沙星对亲代的生殖和胎仔出生后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采用SD大鼠对乳酸卡德沙星进行围生期生殖毒性试验。雌性大鼠妊娠后第15 d至分娩后21 d连续经口灌胃给予乳酸卡德沙星,一日1次。观察并记录孕鼠围生期一般情况、体重、脏器重量及仔鼠的存活率、体重、生理发育情况、神经反射功能、行为活动及生殖能力。结果给药期间,雌鼠(F0代)未见毒性症状。哺乳期,除低剂量(39.5 mg/kg)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明显外,高剂量(158 mg/kg)和中等剂量(79 mg/kg)组雌鼠(F0代)体重均明显降低(P<0.01或P<0.05)。仔鼠(F1代)出生至28 d的平均体重与对照组比较,高剂量组明显偏低(P<0.001或P<0.01或P<0.05);中等剂量组仔鼠(F1代)出生至4 d的平均体重与对照组比较偏低(P<0.001或P<0.05)。各剂量组仔鼠(F1代)各项生理发育指标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高剂量组仔鼠(F1代)断乳前断崖回避反射出现天数显著多于对照组(P<0.01);Y型迷宫试验中,高剂量仔鼠(F1代)的正确进臂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01)。仔鼠(F1代)生殖功能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39.5 mg/kg)乳酸卡德沙星对雌鼠生殖和子代生长发育均是安全的。
- 乔红群蔡鸣于飞龙吴华何学军
- 关键词:围生期生殖毒性SD大鼠
- HPLC-MS/MS法测定比格犬血浆中甲磺酸胺银杏内酯B的含量被引量:3
- 2011年
- 建立HPLC—MS/MS检测beagle犬血浆中甲磺酸胺银杏内酯B(XQ-1H)含量的方法。采用XterraMSC18(2.1mm×100mm,5μm)柱,流动相为0.1%甲酸溶液-甲醇(75:25),以拉呋替丁为内标,流速为0.2mL/min,进样量5(L,柱温20℃;采用三重四级杆质谱仪,电喷雾离子化(ESI+)方式,以多反应离子监测方式(MRM)进行定量检测。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5.0-5044.0ng/mL,最低定量限为5.0ng/mL,方法回收率为94.2%,批内、批间精密度(RSD)分别为4.2%和4.5%。本方法灵敏度高、专属性强,操作简便,可用于甲磺酸胺银杏内酯B在比格犬体内药物血药浓度检测。
- 吴华乔红群蔡阳刘晶毛黎顺何学军
- 关键词:血药浓度
- 双氯芬酸钠凝胶的处方改进及其含量测定被引量:6
- 2003年
- [目的 ]改进双氯芬酸钠凝胶的处方 ;选择能精密而简便地测定双氯芬酸钠凝胶主药的含量方法。 [方法 ]采用正交设计优化处方 ,选择适当的高效液相色谱条件进行含量测定。 [结果 ]稳定的处方为 :双氯酚酸钠 15 0 g ,卡波姆 15 0 g,丙二醇 15 0 0 g ,聚乙二醇 3 0 0 0g ,EDTA二钠 3 75 g。共 10 0 0支。HPLC法的色谱条件 :色谱柱为十八烷基硅烷柱 (4 6mm× 15 0mm) ;流动相为水∶甲醇 (3 0∶70 ) ,流速 1.0ml/min ;检测波长 2 84nm ,纸速 3mm/min ,柱温为室温 2 5℃。该法平均回收率 99.5 % (RSD =0 .8% ,n =6)。 [结论 ]该处方稳定 ,检测方法简便。
- 何学军陈国广韦萍刘经辉张尊建相秉仁
- 关键词:双氯芬酸钠凝胶处方HPLC
- 双醛淀粉的制备与应用被引量:22
- 2004年
- 介绍了双醛淀粉优良的物化、生化性能 ,及其在近二十年来被广泛应用的状况 ,如应用于蛋白质化学、酶的固定化、药物化学等领域。提出以拟均相体系制备双醛淀粉的方法 ,反应条件温和 ,可提高氧化速度 ,可改善产品性能。
- 何学军沈斌刘晓宁
- 关键词:双醛淀粉
- 分光光度法测定克林霉素擦剂的含量被引量:3
- 2003年
- 目的:建立一种分光光度法测定克林霉素擦剂的含量。方法:通过氧化法利用克林霉素将碘酸钾还原成碘后,测定碘液吸收度,求得克林霉素含量。结果:本方法平均回收率为100.7%,RSD为0.99%(n=6)。结论:本法灵敏快速,准确可靠。
- 乔红群何学军陆小平
- 关键词:分光光度法氧化法碘
- 猪纤维蛋白原免疫原性研究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研究猪纤维蛋白原的免疫原性和免疫效果,为该药物安全评价和进一步优化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建立生物素-亲和素系统改良的ABC-ELISA检测抗体;新西兰白兔创伤试验考察血清抗体效价及其动态变化;免疫器官质量及脏器指数分析、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脾淋巴细胞增殖、氯化硝基四氮唑蓝(NTB)还原法检测中性粒细胞吞噬能力,揭示猪纤维蛋白原对小鼠免疫系统的影响。结果 1周后新西兰白兔血清即可检测出抗体,且第2周抗体含量达到峰值后下降至较稳定水平,抗体效价也呈现相同的变化趋势;小鼠免疫器官质量及脏器指数均未发生明显改变;与对照组相比,各实验组小鼠淋巴细胞增殖指数无明显差异;实验组小鼠中性粒细胞吞噬能力显著性增强。结论猪纤维蛋白原刺激新西兰白兔机体后产生体液免疫应答,但在小鼠体内未表现出特异性免疫反应。
- 王飞飞乔红群何学军王虎斌王玉
- 关键词:纤维蛋白原免疫原性抗体
- 柔性固定化酶的研究与多糖柔性链的制备
- 该论文提出了酶的柔性固定化模型,并研究了柔性固定化酶中多糖柔性链的制备.目前固定化酶的技术仍存在许多问题,如:酶固定化过程中酶构象的改变而导致酶活的损失,固定化酶稳定性的不足等.针对这些问题,该文提出了酶的柔性固定化模型...
- 何学军
- 关键词:固定化酶壳聚糖双醛淀粉
- 文献传递
- 碳源对假单胞菌NX-1产生L-天冬氨酸β-脱羧酶的影响被引量:1
- 2002年
- 比较了假单胞菌 NX- 1在各种糖类物质、有机酸和氨基酸培养基上生长和合成 L -天冬氨酸β-脱羧酶(ADL )的情况 ,结果表明用不同的碳源培养基 ,NX- 1的生长和产酶表现出明显的差异。 NX- 1能利用糖类物质生长 ,但 ADL合成受阻遏。三羧酸循环中间体是 ADL合成的良好的碳源 ,谷氨酸是 ADL酶合成最好的诱导剂 ,其诱导合成的 ADL是富马酸为碳源时的 2倍。对 L -谷氨酸 (L - Glu)刺激 ADL酶生成的机理进行初步分析 ,认为 L - Glu通过自身 (而不是由 L - Glu衍生出的任何代谢物 )和 ADL合成的有关基因作用强烈诱导
- 徐虹何学军欧阳平凯代书玲
- 关键词:碳源富马酸谷氨酸假单胞菌ADL
- 一种制备对氯苯乙胺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对氯苯乙胺的方法,以对氯苯乙腈为原料,-15~0℃时,加入硼氢化物与氯化物还原体系中,在有机溶剂中搅拌反应,反应结束后,淬灭过量的硼氢化物和氯化物,然后抽滤,滤液经水泵减压,用稀酸调节pH至1~5,用...
- 王德才王昊苏俞建光何学军吴飞朱亦龙
- 文献传递
- 拟均相体系制备氧化淀粉
- 本发明采用了一种介于非均相与均相之间的拟均相反应体系制备氧化淀粉,即通过加入极性溶剂对淀粉进行拟均相预处理后,使淀粉糖环上的羟基之间形成的氢键被破坏,分子链中缠绕的部分被解开,而加入的极性分子进入了淀粉分子链之间,这样淀...
- 刘晓宁沈斌魏荣卿何学军欧阳平凯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