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关燕宁

作品数:13 被引量:112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篇天文地球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矿业工程

主题

  • 8篇遥感
  • 3篇地表
  • 3篇地表能量
  • 3篇植被
  • 2篇遥感信息
  • 2篇热红外
  • 2篇热红外遥感
  • 2篇资源环境
  • 2篇红外遥感
  • 2篇城市地表
  • 1篇地震
  • 1篇陡河水库
  • 1篇遥感反演
  • 1篇遥感数据
  • 1篇宜居
  • 1篇宜居城市
  • 1篇油气
  • 1篇油气勘探
  • 1篇雨林
  • 1篇找油

机构

  • 9篇中国科学院
  • 5篇中国科学院大...
  • 5篇中国科学院遥...
  • 2篇北京师范大学
  • 2篇科技部
  • 2篇神华(北京)...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北京市环境保...
  • 1篇神华乌海能源...

作者

  • 13篇关燕宁
  • 9篇郭杉
  • 5篇张春燕
  • 5篇蔡丹路
  • 2篇王蕾
  • 2篇武建军
  • 2篇李加洪
  • 2篇冯泉
  • 2篇康利花
  • 2篇张春燕
  • 2篇安旭东
  • 2篇肖寒
  • 2篇刘旭颖
  • 1篇董卫东
  • 1篇蔡国印
  • 1篇郑兰芬
  • 1篇薛勇
  • 1篇刘建贵
  • 1篇赵铁雄
  • 1篇唐家奎

传媒

  • 3篇遥感学报
  • 3篇地球信息科学...
  • 1篇生态学报
  • 1篇湖泊科学
  • 1篇中国科学(D...
  • 1篇煤炭学报
  • 1篇科学数据库与...
  • 1篇第十届科学数...

年份

  • 1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3
  • 1篇2000
  • 1篇1997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三亚热带雨林环境植被和地表能量空间分布特征被引量:4
2017年
遥感地表能量信息通过空间分布及变化趋势体现生态系统要素的格局、状态、质量,客观反映城市生态系统的状态,是度量区域生态系统要素生态过程的重要内容。本文以三亚市热带雨林植被环境的地表能量综合响应特征和作用、影响关系特征为基础,采用植被指数分级、地表能量分级和植被-能量关系等指标,结合雨林垂直分带和植被分布信息,探讨近30年(1987-2016年)不同时期热带雨林环境的水平地带性、垂直地带性及其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近30年三亚市域植被覆盖比例维持在90%左右,植被指数分级构成以高、中数值分布为主,并呈现整体趋高态势。(2)各级地表能量分布比例的波动幅度在10%之内,中等地表能量级别范围呈现向低地表能量区域扩展趋势。(3)随着海拔高度的提升,植被指数高数值的热带雨林分布比例增加,地表能量值降低。(4)热带雨林的地表能量和植被指数的时空分布稳定性均高于人工植被。本文基于遥感地表能量综合响应特征和作用、影响关系特征建立的指标评价体系,可以为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量化评价提供支持。
姚武韬关燕宁郭杉蔡丹路肖寒张春燕
关键词:热带雨林遥感植被指数地表能量
热红外遥感找油的时效性研究被引量:3
2003年
油气藏烃类微渗漏所造成的热异常信息 ,是油气遥感勘探中最直接和最具普遍意义的标志 ,对该标志的识别和时效性的研究 ,具有广泛的实践意义 ,并可以发挥出巨大的经济效益。在中国内蒙古二连盆地已知油田上方 ,选择了勘探开发前期二个时相和勘探开发后期一个时相的遥感数据与该区油气化探数据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复合分析 ,指出了热红外遥感找油的最佳时机。
黄秀华李正文关燕宁荆林海
关键词:热红外遥感油气勘探
煤火释放气体影响区域模拟被引量:10
2012年
选取煤火现象较为严重的乌达煤田火区为研究区,以高斯烟羽模型为气体扩散模拟算法,在ArcGIS平台上采用点源模拟的方式对乌达煤田火区煤火释放主要气体——CO,CO2,CH4,SO2的影响范围和浓度分布进行模拟。结果表明,在西风盛行的乌达区,污染气体沿着下风向扩散,其浓度分布呈现高斯分布特点;乌达城区处于较高浓度的影响区域,居民的生活环境受到了严重威胁。
张春燕郭杉关燕宁孔冰武建军李加洪马建伟段红巍蔡丹路安旭东康利花
关键词:释放气体GIS
资源环境遥感数据库的标准化建设与应用
采用基于数字栅格地图的全国控制点本底作为遥感图像几何精校正的基础,以同名控制点技术的应用作为可测度标准遥感数字平台核心,构筑全国资源环境遥感系列数据库,侧重多源遥感数据资源环境信息的科学提取与标准化应用,拓展遥感科学数据...
郭杉关燕宁冯泉
关键词:资源环境几何精校正
文献传递
煤田火区特征的土地覆盖分类方法——以乌达煤田火区为例被引量:4
2011年
土地覆盖变化是土地分析与评价和生态环境变化预测的重要科学基础,通过精确的土地覆盖分类方法获取高精度的土地覆盖图是研究煤田火区生态环境变化的必要手段。本文以最大似然法、光谱角度法、面向对象分类法和基于复合分区的分层分类法进行乌达煤田火区土地覆盖分类的方法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复合分区的分层分类方法分类精度较高,总体分类精度为92.97%,kappa系数为0.9155。该方法通过基于地表热辐射特征、热异常状况、地貌类型,以及对生态系统扰动状况等的划分,减少了地物信息的混淆度,即通过提高单一地物的分类精度来提高总体分类精度,突出位于戈壁区的煤田火区土地覆盖的地带性和规律性特征,增加土地覆盖类型的可分性,使得土地覆盖的分类方法具有针对性,有效提高了分类精度。
张春燕郭杉关燕宁武建军李加洪蔡丹路孔冰贾跃荣安旭东马建伟赵铁雄康利花
关键词:图像分类方法面向对象分类
热红外遥感用于陡河水库生态环境研究被引量:23
1997年
由航空成象光谱仪热红外图象、红外辐射温度等遥感数据,和环境调查非遥感数据相结合,从水库水体热污染、悬浮物污染、库区内水草生长对水体散热影响等方面的生态环境因素分析,讨论作为唐山市饮用水水源地的陡河水库,其水质如何控制在《地面水环境质量》Ⅲ类水质标准。确保2000年后唐山市居民有高质量的饮用水。
濮静娟董卫东关燕宁曲修霞
关键词:水库生态环境热红外遥感热污染水体
MODIS陆地气溶胶遥感反演——利用TERRA和AQUA双星MODIS数据协同反演算法被引量:45
2005年
利用卫星数据遥感陆地气溶胶一直是国际上研究的难点与热点.利用新一代传感器MODIS(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数据,DDV(Dark Dense Vegetation)算法反演陆地气溶胶的分布以及性质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然而,该算法只适用于诸如水体、浓密植被等较低地表反射率区域,大大限制了该算法的实际应用范围,尤其是无法应用于城市等亮地表区域气溶胶的遥感反演.文中提出了基于利用TERRA和AQUA双星MODIS数据的协同反演模型算法(SYNTAM-Synergy of Terra and Aqua MODIS),用以反演陆地气溶胶的光学厚度等信息.该算法实现了地表反射率与气溶胶光学厚度的同时反演,可应用于各种地表反射率类型,包括城市等亮地表区域.通过与国际AERONET的地面观测数据对比做初步的反演验证,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较高的精度,进一步的验证工作还在继续.
唐家奎薛勇虞统关燕宁蔡国印胡引翠
关键词:TERRA遥感反演反演算法双星TERRA同时反演
基于小波变换的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被时空变化分析被引量:6
2016年
提出一种基于小波变换从长时间序列、大范围遥感数据中快速、自动化检测植被动态变化的方法。以MODIS 500m空间分辨率,16d合成的NDVI数据为数据源,对受到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严重影响的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2003年至2012年的植被动态变化进行时空分析,为保护生态多样性及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提供依据。研究表明:1)地震后保护区内植被指数减少的面积大范围增加,且波动较震前更为明显,统计分析结果能够更为直观地反映地震及其次生灾害等极端现象对该地区植被的破坏程度;2)保护区内植被指数极值变化多发生在夏季或秋季,较低海拔地区极值变化多发生在夏季,而在高海拔地区则多发生在秋季;3)在大熊猫最适宜栖息的区域(2600—2800m)植被指数极值减少量大于0.4的范围大于增加量大于0.4的范围,反映出植被在震后的恢复状况并没达到理想的水平。同时发现在该海拔区域范围内植被指数减少的面积在春夏两季较大,表明在该时间段卧龙地区大熊猫最适宜生存区域的植被情况较为不稳定,需更为关注其动态,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
朴英超关燕宁张春燕郭杉阎保平
关键词:植被变化小波变换时间序列分析汶川地震
成像光谱技术应用制图系统
张兵郑兰芬童庆禧王向军刘建贵杨惠琼关燕宁赵永超
课题目标是将成像光谱图像自动分类与GIS人工编辑融为一体,建立一套经济实用、界面友好、全数字化的城市成像光谱应用制图技术系统。项目成果为软件系统,基于高光谱成像和GIS原理。系统运行于微机Windows 98/NT等环境...
关键词:
基于遥感信息的城市地表能量空间分布及特征研究——以国际宜居城市为例被引量:5
2014年
遥感地表能量信息能够反映城市生态系统成分、作用与影响关系。本研究从城市生态系统的角度,提取能反映城市下垫面地物实体综合特征、作用与影响关系的相对地表能量信息,针对不同区域、规模与类型城市的地表能量空间分布及特征,建立了定量化的城市相对地表能量分级与评价指标。探讨国际"宜居型城市"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形态及其时空变化特征和规律。结果表明:(1)城市实体空间建筑群的形状、体量,街道与建筑的朝向和配置关系,以及硬质化表面开放性的差异影响城市地表能量的分布。(2)建筑物周边的植被覆盖程度、建筑物之间的空间关系、广场和街道的开放性等,是维持城市开敞空间与实体空间的混合区域地表能量平衡的基础。宜居城市中心周围的大规模低密度居住区构成以中等能量分布为主的城市地表能量缓冲与过渡区。(3)城市开敞空间的地表能量变化幅度比实体空间大,宜居城市开敞空间的中、低地表能量分布占有较高比例。(4)宜居城市实体空间的高能量斑块呈现规模较小和分布相对分散的状态。采用相对地表能量分级与评价指标,可为各类城市规划与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关燕宁钱丹张春燕蔡丹路刘旭颖郭杉
关键词:城市生态系统遥感地表能量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