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彦

作品数:35 被引量:78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6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8篇天文地球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主题

  • 18篇地磁
  • 13篇地磁场
  • 6篇英文
  • 4篇CHAMP卫...
  • 3篇电力
  • 3篇电力系统
  • 3篇三维曲面
  • 3篇曲面
  • 3篇外源
  • 3篇TAYLOR
  • 3篇磁异常
  • 3篇S-
  • 2篇电力系统稳定
  • 2篇电力系统稳定...
  • 2篇电站
  • 2篇调度
  • 2篇多项式
  • 2篇异常场
  • 2篇智能变电站
  • 2篇三维模型

机构

  • 25篇南京信息工程...
  • 19篇中国科学院
  • 14篇中国气象科学...
  • 13篇广西气象减灾...
  • 9篇南京农业大学
  • 3篇国家卫星气象...
  • 2篇中国气象局培...
  • 1篇澳门科技大学

作者

  • 34篇冯彦
  • 17篇孙涵
  • 17篇蒋勇
  • 14篇毛飞
  • 12篇安振昌
  • 5篇陈立
  • 5篇张伟
  • 3篇周琰
  • 3篇周鼎
  • 2篇徐植明
  • 2篇袁安富
  • 2篇刘洪勋
  • 2篇柳士俊
  • 2篇李秀明
  • 2篇叶美晨
  • 2篇黄娅
  • 1篇潘剑君
  • 1篇傅帅
  • 1篇李正
  • 1篇蒋瑾

传媒

  • 7篇地球物理学进...
  • 6篇Applie...
  • 4篇地球物理学报
  • 3篇地震学报
  • 2篇空间科学学报
  • 1篇物理学报
  • 1篇地球科学进展
  • 1篇地震地磁观测...
  • 1篇第31届中国...
  • 1篇第32届中国...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4篇2016
  • 5篇2015
  • 3篇2014
  • 6篇2013
  • 1篇2012
  • 4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9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地磁场三维曲面Spline模型被引量:6
2018年
利用149个地面实测数据以及12个子午工程测点数据,50个CHAMP卫星高度实测数据,并结合高空180km处的50个IGRF12数据点,基于这三个高度的数据首次建立了中国地区地磁场三维曲面Spline(3DSpline)模型.在境外添加了39个测点以控制边界效应.通过CM4模型将所有测点的场源进行分离,统一通过主磁场值建模分析.通过将模拟结果与实测值、曲面Spline(2DSpline)以及Taylor(2D Taylor)、三维Taylor(3D Taylor)模型及IGRF12模型相比较,结果显示3DSpline模型的空间分布与其他模型整体趋势一致,但更为曲折,随着高度上升,3DSpline模型的要素Y的强度逐渐减弱.通过比较3DSpline、2D和3DTaylor模型对于不同高度6个缺测点的模拟值,残差和均方根偏差(RMSE),3DSpline模型的模拟效果最好,要素Y、Z和总强度F的RMSE值要比其他模型低50%以上.3DSpline模型在不同高度处的模拟效果主要取决于该高度附近的实测值数量和精度.
冯彦蒋勇蒋勇安振昌安振昌
关键词:地磁场三维模型CHAMP卫星
一种PSS参数动态协调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一种PSS参数动态协调的装置,所述装置构建于电力系统调度平台之上,包括:控制主站、扩展接口模块以及若干监控装置,所述扩展接口模块、监控装置分别与控制主站通信连接。所述监控装置包括:CPU插件、电源、液晶面板插...
张伟冯彦刘玉娟陈立周琰周鼎
文献传递
基于数据拟合的区域地磁场建模研究(英文)被引量:1
2015年
通过数据拟合建立区域地磁场模型时,一般都存在截断阶数的选取与边界效应的控制问题。针对常用的Taylor多项式模型和Legendre多项式模型,结合中国地区1960、1970、1990和2000年的实测地磁数据,分别研究了两种问题的解决方案。首先计算模型的均方根偏差(RMSE)可初步确定截断阶数的选取范围,再计算AKAIKE信息标准值(AIC)与标准均方根偏差(NRMSE)并进行比较,可确定合适的截断阶数。通过异常区域添加法(首次提出)与均匀添加法逐次添加境外补充点,发现随着补充点的增加,境外磁异常极值点强度逐步减少并趋于稳定。均匀添加法能够更好地控制中国地区的边界效应,而异常区域添加法更适合处理小尺度地区的边界效应。根据结果,提出了三步法以确定截断阶数,还提出了两个准则以基本确定补充点的数量,从而可较好地控制边界效应。
冯彦孙涵蒋勇
基于泰勒多项式模型的1960—2000年中国大陆各年代磁异常场差异
2023年
基于1960.0,1970.0,1980.0,1990.0和2000.0年的中国大陆地区实测地磁数据,采用泰勒多项式展开建立了一个中等尺度的低空间分辨率的地壳磁异常模型,结合第四代地磁场综合模型CM4绘制了各年代的磁异常场分布图,并将所有实测点归算至2000.0年以分析磁异常的整体分布,而后通过最新开发的综合地面磁测数据及航空磁测的三维曲面样条模型研究各年代磁异常的差异。结果显示:泰勒多项式模型的北向分量X的磁异常强度随时间逐渐降低,分布呈向西南收缩趋势;东向分量Y的磁异常呈正值区向西部移动、负值区逐步占据优势的趋势;垂直分量Z的磁异常以负值为主,形态较为稳定,说明该分量不易受到其它因素的干扰。对于归算后磁异常的整体分布,X向和Z向分量、总强度F、垂直分量H几乎均为负值,与CM4模型存在一定的差异。由于数据的相似性,总强度F的分布与3DSS模型有一些相似特征,但后者可反映更多的中小尺度磁异常信息。三种模型存在的差异主要来自数据数量、位置和建模方法的不同。
杨雨静冯彦
关键词:地磁场磁异常场
基于Taylor和Legendre多项式模型的截断阶数和边界效应研究(英文)
2015年
当利用Taylor多项式和Legender多项式建立区域地磁场模型时,会碰到两个问题:截断阶数的选取与边界效应的控制.现以常用的Taylor多项式模型和Legendre多项式模型为例,结合中国地区1970.0和2000.0年的地磁场实测数据,提出一种可解决以上两种问题的应用方案.为了进行综合比较和研究,还采用了最新的全球模型——IGRF11和CM4.结果显示通过计算两种模型的均方根偏差(RMSE)和AIC(AIC信息标准)值,并与IGRF11及CM4的均方偏差相比较,可以初步确定截断阶数的选取范围,比较各阶截断阶数的AIC值,可进一步获取合适的截断阶数.通过首次提出的"异常区域添加法"和"均匀添加法"逐步增加境外补充点,结果显示当不断增加补充点后,境外的磁异常的分布大为改善,并与IGRF11的分布高度一致.随着补充点的增加,极值点强度逐渐减弱并趋于稳定."均匀添加法"可更好地控制中国地区的地磁场边界效应.提出了一种可通过两个个步骤以确定最适截断阶数的方法,还提出了两个标准从而可初步确定补充点的数量,从而能够较好地控制边界效应.对于两种模型所反映的一些境外磁异常,可通过实地测量或是在磁异常周围增加测点而验证.
冯彦梅朵蒋勇孙涵
利用地磁场综合模型CM4分析中国大陆地区地磁场变化被引量:9
2010年
第四代地磁场综合模型CM4是迄今为止将地磁场的内源场和外源场分离得最为彻底的数学模型.利用该模型结合Taylor多项式模型,基于1960—2000年期间中国大陆地区的实测数据,计算并分析了以10a为间隔的内源场和外源场的变化情况,通过将1960—1990年的所有磁异常点归算至2000年以分析地壳磁异常场的总体分布趋势.结果显示:地磁北向分量X的内源场强度总体呈逐年减弱的趋势,从1960年到2000年共下降了约750nT,外源场强度总体呈先增强后减弱的趋势,共下降了约32nT;地磁东向分量Y的内源场强度总体呈先减弱后增强的趋势,1960—2000年期间共上升了约40nT,外源场强度总体呈先减弱后增强再减弱的趋势,共上升了约3.8nT;地磁垂直分量Z的内源场变化趋势与Y分量类似,共上升了约600nT,外源场总体呈先减弱后增强的趋势,共上升了约4.6nT.对于地壳磁异常场,X分量、Z分量、地磁总强度F和地磁水平分量H在中国大陆地区都为负异常分布,X分量和H分量的负异常强度随经度增加而减弱,Z分量和F分量则相反;Y分量和磁偏角D的分布较为类似,在中国的中西部大部分地区为正异常,强度随经度增加而减弱,磁倾角I主要以负异常为主,负异常强度随经度增加而增强.
冯彦安振昌孙涵毛飞
20世纪中国地区主磁场变化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为了研究20世纪中国地区主磁场变化,首先使用最新的全球模型IGRF11,CALS3K4.(3K4.)和GUFM1进行计算,并分析了1900—1990年的主磁场年变率均值的变化;然后基于1960—2000年以10年为间隔的实测数据,结合全球模型CM4与区域模型泰勒(Taylor)多项式(TY)模型分析了中国地区主磁场的年变率分布及年变率均值,并与上述几种全球模型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20世纪利用IGRF11,GALS3K.4和GUFM1模型得到的主磁场的年变率均值均很接近.它们所绘制的1960—2000年中国地区的主磁场年变率分布类似.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它们的建模原理相同且截断阶数接近所致.基于实测点绘制的年变率分布与全球模型基本一致,X分量的年变率逐年减少,Y、Z、F分量的年变率均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但两者也存在一定差异,主要原因是由于更高密度的实测点及使用区域模型所致.结果还显示了基于实测值绘制的年变率均值变化与CM4较为接近.作者认为CM4模型可以较好地反映中国地区主磁场的变化.
冯彦孙涵蒋勇毛飞
关键词:年变率
一种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移动运维方法及其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移动运维方法及其装置,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建立数据通讯网路:通过物理链路将移动运维装置与二次设备通讯连接,可供移动运维装置与任意二次设备以直连的方式进行数据通讯;2)构建数据库:将所...
张伟袁安富冯彦陈立徐植明刘洪勋
文献传递
一种基于混沌优化的PSS参数动态协调方法及其装置
本发明涉及基于混沌优化的多机PSS参数动态协调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读取能量管理系统中的数据;(2)对系统中各个发电机中的电力系统稳定器按权重分为n层;(3)构造多目标分层优化方程式;(4)建立混沌变量Tk...
张伟冯彦刘玉娟陈立周琰周鼎
文献传递
基于高精度地磁模型与功率谱技术的岩石圈磁场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利用最新的4种高精度全球模型——CM4、NGDC-720、EMM2010与MF7分别建立了中国大陆地区岩石圈磁场,并进行了对比分析,并通过Lowes-Mauersberger功率谱技术展示了常用的10种全球模型的岩石圈磁场功率谱.以EMM2010模型为例,分析表明其岩石圈磁场功率谱变化趋势可以分为5个主要阶段.16~65阶缓慢增加;66~120阶加速增加;121~220阶为平稳阶段,功率达到了最大值;221~670阶缓慢下降;671~719阶缓慢增加.对上述5个阶段的系数绘制并分析了其在中国大陆地区的岩石圈磁场分布,结果表明16~65阶与66~120阶系数构成了岩石圈磁场的主要部分.121~719阶系数对应的磁场非常凌乱,都随着纬度的上升而增强,121~220阶系数对应了岩石圈磁场的极值强度或分布.随着截断阶数的增加,岩石圈磁场的正负分布面积逐渐减小且凌乱.相比CM4模型,EMM2010能表达更多小尺度的磁异常信息.
冯彦孙涵安振昌毛飞蒋勇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