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亚

作品数:4 被引量:13H指数:3
供职机构:遵义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贵州省科技攻关计划霍英东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腭裂
  • 2篇血清
  • 2篇血清锌
  • 2篇营养
  • 2篇营养物质
  • 2篇营养状况
  • 2篇矿物质
  • 2篇唇腭裂
  • 1篇羊膜
  • 1篇牵张
  • 1篇牵张成骨
  • 1篇转染
  • 1篇组织学
  • 1篇组织学观察
  • 1篇钛合金
  • 1篇颌骨
  • 1篇下颌
  • 1篇下颌骨
  • 1篇基因
  • 1篇基因转染

机构

  • 4篇遵义医学院
  • 1篇四川大学

作者

  • 4篇刘亚
  • 4篇宋庆高
  • 2篇蒋练
  • 2篇陈尚
  • 1篇黄磊
  • 1篇尹鑫海
  • 1篇郑谦
  • 1篇满城
  • 1篇石冰
  • 1篇王斌

传媒

  • 1篇口腔颌面外科...
  • 1篇现代口腔医学...
  • 1篇遵义医学院学...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下颌骨骨膜牵张成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探讨骨膜牵张诱导成骨在不做骨皮质切开的情况下是否可用于口腔颌面部成骨。方法选成年健康遵义地区产山羊9只,用自制的骨膜牵张装置分别固定于山羊的两侧下颌骨体部,不做皮质骨切开,使牵张器对一侧骨膜施以牵张力,而另一侧不加力,分别在实验后第30、45和60天处死山羊,对标本分别以游标卡尺测量其新生骨厚度。结果实验侧术后均有新生骨组织,而对照侧未见有新生骨组织厚度变化。结论对山羊下颌骨在不做骨皮质切开的情况下进行骨膜牵张有新骨生成,对口腔颌面部骨组织缺损的修复提供新的思路。
刘亚宋庆高尹鑫海满城
关键词:骨膜骨膜牵张成骨牵张成骨钛合金
母体营养状况与唇腭裂发生关系的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通过检测母体血清,了解其营养状况,分析唇腭裂发生与母体营养状况的关系,为降低唇腭裂的发生开辟新途径。方法收集唇腭裂患者母亲血液(Ⅰ组)和正常婴儿母亲(Ⅱ组)血液样本各78例,采用原子吸收光谱分光光度法测量血清中营养物质(锌、钙、镁、铜、铁、总蛋白、甘油三酯、胆固醇及血糖)的含量,比较分析两组营养物质含量有无差异。结果Ⅰ组血清锌的含量明显低于Ⅱ组,两组间比较P<0.001,有统计学意义;而Ⅰ组血清铜、铁、镁、钙、总蛋白、胆固醇、血糖及甘油三酯的含量与Ⅱ组比较均见P>0.05,无统计学意义;在Ⅰ组中,唇裂伴腭裂者与单纯唇裂者母体血清的各种营养物质含量比较均见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唇腭裂的发生与孕期母体的营养状况有一定关系,其中锌含量的高低与后代唇腭裂的发生密切相关。
宋庆高刘亚陈尚蒋练
关键词:营养物质矿物质血清锌唇腭裂
羊膜复合组织片修复鼠裸露硬腭骨面的组织学观察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探讨裸露的硬腭用转染γ-IFN基因的羊膜复合组织片修复后的组织形态学特点及其抑制瘢痕形成的机制。方法:对4组(每组20只)3周龄雌性SD大鼠裸露的左侧硬腭骨面分别采取靠肉芽组织自行生长修复、羊膜移植、羊膜负载的羊膜复合组织片移植、转染γ-IFN基因的羊膜复合组织片等不同的方法进行修复,然后通过HE染色、苦味酸天狼猩红染色、偏振光显微镜及电镜检查的方法观察不同修复法分别在术后3、6、8周时各种纤维成分含量及瘢痕形成的情况。结果:术后3、6、8周,各相同时期相比,用γ-IFN基因转染的羊膜复合组织片和羊膜复合组织片修复组,其Ⅰ、Ⅲ型胶原纤维的含量明显少于其它组。结论:用羊膜负载的羊膜复合组织片及转染γ-IFN基因的羊膜复合组织片修复硬腭裸露的软组织缺损,瘢痕纤维化程度低,减少了瘢痕的形成。
宋庆高石冰刘亚黄磊郑谦王
关键词:Γ-IFN基因转染腭裂
母体营养状况与唇腭裂发生关系的研究
目的:通过检测母体血清,了解其营养状况,分析唇腭裂发生与母体营养状况的关系,为降低唇腭裂的发生开辟新途径。方法:收集唇腭裂患者母亲血液(Ⅰ组)和正常婴儿母亲(Ⅱ组)血液样本各78例,采用原子吸收光谱分光光度法测量血清中营...
陈尚宋庆高刘亚王斌蒋练
关键词:营养物质矿物质血清锌唇腭裂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