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亚
- 作品数:10 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高龄产妇产前检查中的应用
- 2022年
- 目的:探究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在高龄产妇产前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2018年2月至2019年12月收诊的产前检查高龄产妇中选出180例为研究对象,在B超引导下经腹抽取羊水,然后对羊水间期细胞进行FISH检查,并对羊水细胞进行常规培养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180例羊水样本经染色体核型分析检测成功率为98.33 %;成功检测样本中,正常的有160例,异常的有17例,检测时间为14 ~ 20 d。不同产前诊断指征组的胎儿染色体异常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以夫妇一方为染色体异位携带者或染色体异常患者组的胎儿染色体异常检出率最高。180例羊水样本经FISH检测,检测成功率为99.44 %,检测时间为24 ~ 48 h。以核型染色体分析为金标准,FISH检测的准确度为98.31 %,灵敏度为88.24 %,特异度为99.38 %。结论: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高龄产妇的产前检查中应用价值高,诊断准确度高,检测耗时短,但是并不能完全替代染色体核型分析,对于FISH检测异常者需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确诊。
- 张娅娟刘亚
- 关键词:产前检查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染色体核型分析高龄产妇
- 多基因组合荧光原位杂交技术鉴别皮肤黑色素瘤良恶性的价值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分析多基因组合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鉴别皮肤黑色素瘤良恶性的价值。方法:在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皮肤科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收诊的皮肤恶性黑色素瘤患者中选取40例作为恶性组,另在同期收诊的皮肤良性黑色素瘤患者中选取40例作为良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FISH检查,计算FISH检查的鉴别皮肤黑色素瘤的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并观察扩增表现。结果:80例患者均经FISH检验获得满意荧光信号,可以判读FISH结果。FISH鉴别皮肤黑色素瘤良恶性的准确率为92.50%(74/80),特异度为95.00%(38/40),灵敏度为90.00%(36/40)。恶性组中有36例经FISH检验为阳性,表现为CCND1、RREB1和MYB基因异常改变,其中CCND1扩增占36.11%,RREB1扩增占22.22%,RREB1扩增合并MYB缺失占36.11%,CCND1、RREB1和MYB同时异常的仅占5.56%。结论:FISH在皮肤黑色素瘤的良恶性鉴别中具有较高的效能,并能在早期检出黑色素瘤异常的基因改变。
- 刘亚张娅娟
- 关键词:皮肤黑色素瘤良恶性鉴别诊断
- XIAP与Suvivin蛋白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 研究XIAP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中的表达及其与Suvivin表达的相关性,并探讨其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9例DLBCL中XIAP与Suvivin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XIAP、Suvivin蛋白在DLBCL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0.8%(20/49)和44.9%(22/49),高于良性淋巴结病变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5%(3/20)和10%(2/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XIAP与Suvivin表达呈正相关(r=0.382,P=0.01);XIAP表达的DLBCL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明显短于无表达的患者(P<0.02).结论 XIAP蛋白表达上调可能是DLBCL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并可能在抑制细胞凋亡过程中与Suvivin起协同作用,并可能是DLBCL一个新的预后不良因子.
- 梁群英冯爱菊刘秀芹贺森刘亚
- 关键词:淋巴瘤B淋巴细胞凋亡抑制蛋白类XIAP
- 一种便携式甲状腺疾病诊疗辅助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甲状腺疾病诊疗辅助装置,它包含颈部支架(1)和甲状腺细针穿刺仪器支架(2),所述的颈部支架(1)整体为上顶面开设有U型槽的长方体结构;所述的甲状腺细针穿刺仪器支架(2)包含伸缩杆(3)和伸缩臂(...
- 刘迎见叶振坤韩传恩曹辉张玉文方光明武芳芳刘亚张晓剑黄继胜张璐璐高凌王卫民余晓慧张成刚豆颖梁群英冯亚光
- 文献传递
- 乳腺癌中CCR5和c-Met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CCR5和c-Met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5例乳腺癌中CCR5和c-Met的表达。结果乳腺癌组织CCR5阳性率55.6%(25/45),正常乳腺组织中CCR5表达率8.9%(4/45),两种组织阳性表达率差异显著(P<0.01),c-Met的阳性表达率为51%(23/45),正常乳腺组织中c-Met表达率6.6%(3/45),两种组织阳性表达率差异显著(P<0.01)。在伴有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中c-Met和CCR5的共同阳性率44.4%(20/45),无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中阳性表达率为22.2%(10/45)。CCR5和c-Met的表达和乳腺癌的淋巴结转移成正相关。结论 CCR5和c-Met与提示乳腺癌的转移预后因素有关,可作为预测乳腺癌转移的参考指标之一。
- 张玉文王丹刘亚
- 关键词:乳腺肿瘤CCR5C-MET免疫组化
- HIF-1α、PD-L1表达水平与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转移风险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探究乏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表达水平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风险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10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所有患者均检测病灶中的HIF-1α和PD-L1水平,并进行3年的追踪随访,观察淋巴结转移情况。结果:HIF-1α阳性患者的微淋巴管密度(LMVD)高于阴性患者,且PD-L1阳性患者的LMVD高于阴性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年,100例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率为40.00%;其中HIF-1α阳性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率(75.00%)高于阴性的淋巴结转移率(16.67%),PD-L1阳性的淋巴结转移率(71.79%)高于阴性的淋巴结转移率(19.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HIF-1α表达、PD-L1表达均与LMVD呈正相关(P<0.05);转移组与未转移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理分型、肿瘤部位、肿瘤分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PD-L1阳性表达、HIF-1α阳性表达、肿瘤Ⅱ期和LMVD高水平均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D-L1高表达、HIF-1α高表达和LMVD高水平均是淋巴结水平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HIF-1α、PD-L1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风险关系密切,两者的阳性表达可促进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淋巴管的新生和淋巴结转移,可作为早期预测和治疗的靶点在临床上应用。
- 张娅娟刘亚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程序性死亡配体
- 免疫组化法和荧光原位杂交法检测乳腺癌HER2表达的价值比较
- 2022年
- 目的:比较免疫组化法(IHC)、荧光原位杂交法(FISH)检测乳腺癌患者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表达的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2019年10月至2021年12月诊治的乳腺癌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IHC和FISH进行HER2表达的检测,并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110例患者中,IHC检测HER2表达的阳性率为60.91 %,FISH为57.27 %;IHC与FISH检测HER2表达共有12例不一致,经Kappa分析,κ=0.775,一致性较高;不一致的12例病例中,经再次检测分析,发现主要原因是抗体浓度过高或过低、IHC结果判读差错。结论:IHC与FISH在乳腺癌患者HER2表达的检测中,FISH的稳定性更高,而IHC易受主观性、技术性等因素的干扰,但两者方法检测结果的一致性较高,必要时需结合两种方法检测。
- 刘亚张娅娟
- 关键词:乳腺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免疫组化法荧光原位杂交法
- 胃癌组织中Her-2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研究分析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在胃癌及正常胃组织中的表达以及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分析胃癌中Her-2表达的临床意义,为胃癌的靶向治疗奠定理论基础。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在78例原发胃癌及39例正常胃组织中Her-2基因的表达。结果在胃癌组织中Her-2过表达率为23.08%,正常胃组织中Her-2过表达率为0。胃癌中,Her-2的表达与胃癌的位置、Lauren分型相关(P<0.05),与组织学分化程度无相关性(P>0.05)。结论 Her-2在胃癌中的表达可能与胃癌的预后有密切关系,检测Her-2蛋白,可能使患者从辅助靶向治疗中获益。
- 豆颖闫哲刘秀芹刘亚
- 关键词: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胃癌组织免疫组化法
- NF-κB/p65在鼻NK/T淋巴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 2009年
- 目的探讨NF-κB/p6S在鼻NK/T淋巴瘤表达及其与细胞凋亡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和TUNEL法,检测23例鼻NK/T淋巴瘤和14例良性淋巴结病变中NF-κB/p6S的表达水平和细胞凋亡。结果NF-κB/p65在鼻NK/T淋巴瘤表达的阳性率为43.5%(10/23);凋亡指数与NF-κB/p65呈负相关(r=-0.631,P〈0.05)。NF-κB/p65阳性表达者的平均生存时间明显短于阴性者(P〈0.05)。结论NF-κB/p65表达而引起的凋亡抑制可能在鼻NK/T淋巴瘤的发生发展中有重要作用并可作为预后不良的参考指标。
- 梁群英冯爱菊贺森刘秀芹刘亚
- 关键词:淋巴瘤
- PCNP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以及与BRAF V600E基因突变的关系
- 2024年
- 目的探讨含PE ST的核蛋白(PEST-containing nuclear protein,PCNP)在甲状腺癌(thyroid carcinoma,TC)中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BRAF V600E基因突变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10例TC与其癌旁组织及38例甲状腺肿组织中PCNP的表达水平,并利用荧光定量PCR检测其中65例TC患者中BRAF V600E基因突变情况,探究两者的关系及临床意义。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在110例TC中PCNP的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淋巴结有无转移、组织学分型相关,P<0.05。其中57例甲状腺乳头状癌中PCNP的表达明显高于其癌旁组织及甲状腺肿组织的表达,P<0.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65例TC中PCNP的表达与BRAF V600E基因突变无相关性。结论PCNP在TC的表达有重要临床意义;PCNP与BRAF V600E基因突变在甲状腺中的相关性分析证明二者在TC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分别起到不同的作用。
- 贺雅静王延刘亚姬新颖梁群英张玉文
- 关键词:甲状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