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冬华
- 作品数:9 被引量:22H指数:2
- 供职机构:深圳市第五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ORMDL3基因多态性在哮喘高危患儿中的研究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探讨广东深圳地区汉族哮喘高危新生儿ORMDL3基因单核甘酸多态性现象,为预测当地哮喘高危新生儿哮喘发生的可能性和风险度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对广东深圳地区汉族30例哮喘高危新生儿和30例健康新生儿进行研究,利用DNA抽提试剂盒提取试验对象外周血的DNA,通过聚合酶链反应技术联合DNA片段测序对ORMDL3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rs7216389进行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析。结果 ORMDL3基因上的rs7216389位点,哮喘高危组中出现单核甘酸多态性有23例(76.7%)。其中CT型6例(20.0%),TT型17例(56.7%)。对照组中出现核苷酸多态性有12例(40%)。其中CT型4例(13.3%),TT型8例(26.7%)。哮喘高危组和对照组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s7216389位点单核甘酸多态性与哮喘高危组相关联,可能为广东深圳地区汉族人群中支气管哮喘的易感位点。
- 芦爱萍林岳华张苏婉张进刘冬华
- 关键词:基因哮喘新生儿
- 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外周血IgE、IL-13、IL-18水平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2
- 2008年
-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外周血IgE、IL-13与IL-8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118例病例均选自2003年1月至2004年1月问住院的患儿,符合支原体肺炎的诊断标准。入院患儿检测IgE、IL-13与IL-18及病原学检查。同时选择80例健康体检的婴幼儿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血中IgE、IL-13与IL-18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可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IgE,诱导Ⅰ型变态反应进而导致肺炎患儿出现晚期气道高反应。肺炎支原体感染发病机制与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外周血T淋巴细胞失衡有关。
- 芦爱萍刘冬华吴赣华
-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IGEIL-13IL-18肺炎
- 合并心脏损害的儿童过敏性紫癜临床分析被引量:7
- 2009年
- 目的:探讨儿童过敏性紫癜(HSP)合并心血管损害的临床特点、发生机制和预后。方法:对临床明确诊断的280例儿童HSP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80例儿童过敏性紫癜患儿中有87例并发心脏损害,占31.1%,其中表现为心电图异常51例,占18.2%,和(或)有心肌酶谱改变69例,占24.6%,混合性紫癜患儿心电图、心肌酶谱异常率高,异常程度也较重,心损脏损害组与无心脏损害组相比,多脏器损害比例明显增高,治疗后心电图、心肌酶谱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结论:临床上应将心肌酶谱、心电图检测作为HSP的常规检查,有异常者及早进行干预,使可逆性的心肌损害得到恢复,对患儿预后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 何英芦爱萍高韦娟罗文燕刘冬华孙琴林岳华崔建军
- 关键词:过敏性紫癜心脏损害心电图心肌酶谱
- 8-异前列腺素F2α在羊水粪染预后的评价作用
- 2009年
- 目的探讨8-异前列腺素F2α在羊水粪染预后中的作用。方法抽取2006年2月-2007年12月在我院分娩过程中出现羊水粪染新生儿100例及同期出生羊水清亮新生儿30例脐血行8-异前列腺素F2α测定。结果中、重度羊水粪染新生儿脐血8-异前列腺素F2α浓度显著高于正常新生儿组,提示羊水粪染程度越重,8-异前列腺素F2α浓度越高,8-异前列腺素F2仅浓度与羊水粪染出现的时间有关。结论羊水粪染存在8-异前列腺素F2仪浓度升高,提示脐血8-异前列腺素F2α测定可作为羊水粪染新生儿预后早期预报的一个指标。
- 罗文燕李珊刘冬华
- 关键词:羊水粪染脑损伤
- 新生儿胃食道返流的监测与中西医治疗
- 1994年
- 新生儿胃食道返流的监测与中西医治疗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医院儿科刘冬华,林坚广东省深圳市人民医院儿科王尚武胃食道返流(GastroesophagealReflux,GER)是指因食道下端括约肌功能不全,胃内容物返流入食道的一种常见临床现象,易发于1岁以下婴...
- 刘冬华林坚王尚武
- 关键词:新生儿胃食道返流电针疗法雷尼替丁
- 小儿不完全川崎病的临床分析
- 2009年
- 目的探讨不完全川崎病(KD)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不完全KD的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情况。结果42例不完全KD中婴幼儿26例(61.9%),冠状动脉病变(CAL)24例(57.14%),临床症状以发热最常见,其次为结膜充血和口腔粘膜的改变,肛周皮肤潮红、脱皮和卡介苗接种部位出现红肿(卡瘢红)为较特征性的表现。结论不完全KD多见于小婴幼儿,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高,临床表现多样,当诊断不明确疑为KD时,应尽早进行超声心动图等辅助检查。
- 高韦娟罗宇元陈雅兰胡艳艳袁小燕刘冬华
- 关键词:川崎病
- 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外周血IgE、IL-13及IL-18的表达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表达IL-13、IL-18的意义。方法:采用ELISA检测106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肺炎组)血中IL-13、IL-18,同时采用人免疫球蛋白E酶联免疫定量测定试剂盒检测IgE含量,并与80例健康小儿(对照组)对照比较。结果:肺炎组患儿血中IgE、IL-13、IL-18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5或P<0.001)。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发病机制与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外周血T淋巴细胞存在失衡有关。
- 芦爱萍刘冬华吴赣华
- 关键词:免疫球蛋白E白细胞介素类
- 不完全川崎病误诊为颈淋巴结炎1例分析
- 2009年
- 高韦娟陈雅兰胡艳艳袁小燕刘冬华
- 轻度胃肠炎伴发良性婴幼儿惊厥临床分析
- 2009年
- 目的 探讨轻度胃肠炎伴发良性婴儿惊厥(BICE)的临床过程和特点。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08年10月因急性胃肠炎合并无热惊厥的患儿进行临床资料分析和出院后的随访,排除电解质异常、热性惊厥、癫痫及癫痫综合征、精神运动发育异常引起的惊厥,观察患儿的复发及预后情况。结果286例中有22例符合BICE临床特点,发病年龄6个月~2.6岁。惊厥多数呈全身强直一阵挛样发作,少数为部分性发作,惊厥发作多在病程的第1—3天,无频繁发作。出院后随访1~2年,均未见惊厥复发,生长发育正常。结论BICE高发于1—2岁的幼儿,惊厥在病程早期发生,以全身强直一阵挛样发作多见,易于控制,无复发,预后良好。
- 高韦娟陈雅兰胡艳艳袁小燕刘冬华
- 关键词:婴幼儿胃肠炎惊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