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国红

作品数:13 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山东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电气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专利
  • 5篇会议论文
  • 1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12篇
  • 11篇磺化
  • 8篇膦酸
  • 4篇氯化钡
  • 4篇废物
  • 4篇废物排放
  • 2篇有机复合材料
  • 2篇质子
  • 2篇质子导体
  • 2篇酸盐
  • 2篇咪唑
  • 2篇膦酸盐
  • 2篇离子
  • 2篇离子交换
  • 2篇离子交换容量
  • 2篇硫酸
  • 2篇硫酸钴
  • 2篇聚苯
  • 2篇聚苯并咪唑
  • 2篇复合材料

机构

  • 13篇山东理工大学

作者

  • 13篇刘国红
  • 13篇李忠芳
  • 12篇王素文
  • 11篇金磊
  • 3篇董飞龙
  • 3篇尹晓燕
  • 1篇孙鹏

传媒

  • 2篇第17届全国...
  • 1篇山东理工大学...
  • 1篇2013中国...
  • 1篇第16届全国...

年份

  • 4篇2015
  • 3篇2014
  • 5篇2013
  • 1篇2012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杂多酸插层到磺化苯膦酸盐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一种杂多酸插层到磺化苯膦酸盐的复合材料,是由杂多酸和磺化苯膦酸金属盐通过共价键形成的复合材料。本发明是两种质子导体通过共价键结合形成的新型复合材料,作为质子导体和固体酸具有更高的离子交换容量。该材料是无机-有机复合...
李忠芳金磊刘国红王素文
文献传递
磺化苯磷酸盐类高温质子导体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刘国红李忠芳王素文金磊董飞龙
制备磺化苯膦酸铁的简易方法
本发明一种制备磺化苯膦酸铁的简易方法,其特征在于苯膦酸与三氧化硫发生磺化反应得到含有硫酸杂质的磺化苯膦酸粗品,磺化苯膦酸粗品的水溶液中的硫酸杂质不需要除去,可直接加入三氯化铁的硝酸溶液发生反应,得到磺化苯膦酸铁产品。本发...
李忠芳王素文金磊刘国红
文献传递
制备磺化苯膦酸的简便方法
本发明一种制备磺化苯膦酸的简便方法,由苯膦酸在三氧化硫存在下磺化制得,其特征在于苯膦酸与三氧化硫的磺化粗品水溶液,加入碳酸钡除去粗品中的硫酸,经后处理制得磺化苯膦酸纯品。采用碳酸钡与硫酸反应有气体生产,可以观察反应完成情...
李忠芳王素文金磊刘国红
文献传递
一种新型的有机无机质子导体--磺化苯磷酸镧
【引言】固态质子酸因其好的导电性和热稳定性而应用于许多方面[1]。杂多酸和Zr(HPO4)2作为无机质子导体不能和有机膜很好的兼容[2]。磺化苯磷酸盐是有机无机复合质子导体,解决了高温高相对湿度下酸溶于水的难题[3]。Z...
宋明风李忠芳王素文尹晓燕刘国红
杂多酸插层到磺化苯膦酸盐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一种杂多酸插层到磺化苯膦酸盐的复合材料,是由杂多酸和磺化苯膦酸金属盐通过共价键形成的复合材料。本发明是两种质子导体通过共价键结合形成的新型复合材料,作为质子导体和固体酸具有更高的离子交换容量。该材料是无机-有机复合...
李忠芳金磊刘国红王素文
文献传递
1,4-二(4-羧基苯氧基)苯的制备及表征
2014年
为了对1,4-二(4-羧基苯氧基)苯进行研究,对氟苯甲腈和对苯二酚反应制备了1,4-二(4-腈基苯氧基)苯,并采用1,4-二(4-腈基苯氧基)苯水解法制备了新型二酸单体1,4-二(4-羧基苯氧基)苯.通过考察反应温度、摩尔比对1,4-二(4-腈基苯氧基)苯以及1,4-二(4-羧基苯氧基)苯产率的影响,得到了最佳合成工艺条件.进行了熔点测定、红外以及核磁表征,结果表明合成的二腈为1,4-二(4-腈基苯氧基)苯,合成的二酸为1,4-二(4-羧基苯氧基)苯.
刘国红宋明凤金磊李忠芳
制备磺化苯膦酸钴的简易方法
本发明一种制备磺化苯膦酸钴的简易方法,其特征在于苯膦酸与三氧化硫发生磺化反应得到含有硫酸杂质的磺化苯膦酸粗品,磺化苯膦酸粗品的水溶液中的硫酸杂质不需要除去,可直接加入钴盐发生反应,得到磺化苯膦酸钴产品。本发明利用硫酸钴可...
李忠芳金磊刘国红王素文
文献传递
聚苯并咪唑类中温质子交换膜制备关键问题研究
【引言】质子交换膜是聚合物膜燃料电池的重要部件。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由于存在阳极催化活性低,甲醇穿透等问题,所以中温DMFC的研究受到人们的重视。DMFC中,通常使用Nafion膜在120℃后,其持水率降低,电导...
李忠芳金磊董飞龙王素文刘国红
磺化苯膦酸盐类质子导体制备及其在制备高温质子交换膜中的应用
【引言】经过多年的研究,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得到迅猛发展,但是,还有两个关键科学问题需要解决:电极反应速度慢和透醇问题。国内外专家一致认为解决这两个问题的最有效的方法是提高电池的操作温度(120℃~180℃)。在高温。低湿度...
李忠芳宋明风刘国红金磊董飞龙王素文尹晓燕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