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培体
- 作品数:7 被引量:91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谐波干扰产生机理与模拟研究
- 随着可控震源采集方式的出现和不断发展,谐波干扰也引起广泛关注,它是制约可控震源发展的主要因素。为了对谐波干扰进行准确压制,本文对谐波干扰产生的机理与特征进行详细地研究,得出谐波干扰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机械系统畸变产...
- 张传强梁鸿贤刘培体傅金荣李凌云
- 关键词:可控震源谐波
- 文献传递
- 渤深6地区高精度处理技术被引量:20
- 2005年
- 渤深6探区高精度处理的目标带是T6以下的深层,由于这些地层埋藏较深且存在潜山、断裂带等复杂构造,造成深层能量较弱,成像困难.在该区块的高精度处理过程中应用能量补偿、频率控制、速度拾取、噪音衰减、剩余静校正等关键技术,解决了反射信号弱、分辨率低、信噪比低的问题,取得了较好的成像效果.
- 张印堂刘培体
- 关键词:剩余静校正
- 用过采样小波变换提高地震资料分辨率被引量:8
- 2003年
- 小波分析具有时频局部化优点 ,被誉为“数学显微镜”。讨论了利用小波变换提高地震资料分辨率 ,在阐述小波原理的基础上 ,给出小波分频带能量合理补偿提高分辨率的方法。考虑到快速小波变换分解尺度数目与信号样点数有关 ,借鉴通讯系统中的过采样技术 ,提出过采样小波变换提高地震资料分辨率方法。实际资料试算表明 ,过采样小波变换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地震资料分辨率 ,是对小波变换方法的扩展。
- 刘培体刘喜武年静波
- 关键词:地震勘探地震资料分辨率采样小波变换地震信号处理
- 地震时频分析与分频解释及频谱分解技术在地震沉积学与储层成像中的应用被引量:63
- 2009年
- 基于非平稳信号时频分析及其地震时频属性技术应用的有关研究成果,对地震信号时频分析、分频解释与频谱分解及其在地震沉积学与地震储层成像中的应用进行系统总结与阐述.从时频分析的基本原理出发,探讨地震分频解释和频谱分解的实现方法及其在地震沉积学与储层成像中的应用策略与效果.分析指出,发展高精度时频分析理论和算法,一体化统筹谋划地震资料叠前与叠后处理解释,针对不同地质条件探索相应的时频响应规律等,是分频解释技术及其在地震沉积学和地震储层成像研究中有效应用中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 刘喜武宁俊瑞刘培体詹威
- 关键词:时频分析分频解释频谱分解地震沉积学
- 一种基于循环扫描的射线追踪方法
- 2024年
- 旅行时线性插值(Linear Traveltime Interpolation, LTI)法射线追踪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和效率,常用于二维速度模型的射线追踪。然而,该方法在考虑射线的来向时只考虑了半个平面,即激发点相对于网格节点所在的半平面,没有考虑出现回折波的可能,不能适应复杂速度模型的射线追踪。针对这个问题,在传统LTI算法的基础上进行改进,考虑网格节点射线从各个方向传来的可能,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LTI方法对复杂模型具有更强的适应性,网格节点走时计算精度得到提高,相应的射线路径也更加准确。
- 王忠成葛大明刘培体侯克宁
- 关键词:走时射线追踪
- 基于Shearlet稀疏变换的地震数据重建技术
- 基于压缩感知理论框架,研究了基于Shearlet稀疏表达的地震数据重建技术,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地震数据重建算法的构建、求解以及定量评价。首先,构建了基于压缩感知理论的地震数据重建反演算法,利用Shearlet变换实现地...
- 秦宁梁鸿贤刘培体
- 关键词:压缩感知
- 文献传递
- 海底电缆双检资料合并处理技术
- 2013年
- 针对海底电缆勘探资料因鸣震干扰产生的陷频问题,采用了双检合并处理技术。由于压力、速度检波器的物理机制不同,在同一位置接收的鸣震干扰极性相反。在对两种资料进行一致性处理、提高信噪比处理、反褶积处理以及选择合适的合并方法等关键性处理后,鸣震干扰得到了有效压制,提高了海底电缆勘探资料的分辨率。
- 臧成印熊小娟董伟刘培体谢嘉雯
- 关键词:海底电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