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奕训
- 作品数:10 被引量:88H指数:5
- 供职机构: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 新手模型法命名手性分子R/S构型被引量:2
- 2012年
- 对用手性模型标定手性分子R/S构型的方法进行了改良,建立起一种新手模型法,并以几类不同的化合物的R/S命名示例说明其用法。此外,作者首次提出了一个新的述语——手性元素,用它来概括手性中心、手性轴、手性面等。使用新手模型法,可以在没有分子模型的情况下,方便、快捷、准确地标定手性分子的R/S构型。
- 李云贵李冲刘奕训刘运美郭玉
- 关键词:手性分子
- 芪苈强心胶囊活性部位中的组成成分研究被引量:20
- 2010年
- 目的分离鉴定芪苈强心胶囊活性部位中的成分。方法采用溶剂提取和大孔吸附树脂柱色谱的方法分离芪苈强心胶囊的不同部位,通过活性筛选确定有效部位,利用HPLC-PDA/ELSD进行活性部位的指纹图谱分析,并通过柱色谱对其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根据所得化合物的核磁、质谱数据及与对照品对比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W-4和E-4为芪苈强心胶囊的强心、利尿及扩血管等活性部位,建立了其HPLC-PDA/ELSD的指纹图谱,并从中分离鉴定了11个化合物,分别为毛蕊异黄酮-7-O-β-D-葡萄糖苷(1)、人参皂苷Re(2)、人参皂苷Rg1(3)、杠柳苷G(4)、人参皂苷Rf(5)、人参皂苷Rb1(6)、人参皂苷Rc(7)、人参皂苷Rb2(8)、丹酚酸B(9)、山柰酚-3-O-芸香糖苷(10)和丹酚酸A(11)。结论明确了芪苈强心胶囊强心、利尿及扩血管的活性部位,11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芪苈强心胶囊中得到的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在活性部位中的指认为提供胶囊的质量标准奠定了基础,同时为阐述芪苈强心胶囊的药效物质打下了基础。
- 刘奕训余河水康利平邹鹏贾继明王宏涛郑亚杰田书彦吴以岭马百平
- 关键词:芪苈强心胶囊活性部位人参皂苷
- 盾叶薯蓣中甾体皂苷及其体外血小板活性研究被引量:10
- 2014年
- 利用大孔吸附树脂柱色谱、硅胶柱色谱、ODS柱色谱及制备液相等方法,从盾叶薯蓣Dioscorea zingiberensis7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并通过核磁和质谱等波谱学方法分别鉴定它们的结构为胡芦巴皂苷XⅢa(1)、小花盾叶薯蓣皂苷(2)、胡芦巴皂苷IVa(3)、三角薯蓣皂苷(4)、protobioside(5)、lilioglycoside K(6)、盾叶新苷(7)、三角叶皂苷(8)、薯蓣次苷A(9)、延龄草皂苷(10)。其中,化合物1,3,5,6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10的体外血小板活性筛选表明,化合物7和8能够诱导血小板聚集,而化合物9具有显著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
- 汪晶晶刘奕训文迪余河水康利平庞旭赵阳马百平陈韵岱
- 关键词:盾叶薯蓣甾体皂苷血小板聚集
- 采用UPLC-Q-TOF/MS^E鉴别芪苈强心胶囊有效部位中的化学成分被引量:27
- 2011年
- 为了全面快速地阐明复方中药芪苈强心胶囊的化学组成,本文利用UPLC-Q-TOF/MSE对芪苈强心胶囊进行了快速分析和成分鉴定,从芪苈强心胶囊中鉴定了40个化合物,并归属了各化合物的单味药来源。结果显示,芪苈强心胶囊的主要成分包括三萜皂苷类、黄酮苷类、C21甾类和酚酸类等。该研究比较全面地阐明了芪苈强心胶囊的化学组成,为此中药复方制剂的质量控制和物质基础研究奠定了基础。
- 康利平赵阳余河水刘奕训熊呈琦谭大维贾继明王宏涛田书彦马百平
- 关键词:芪苈强心胶囊三萜皂苷
- 利用UPLC/Q-TOF MSE进行中药化学组成的快速分析
- 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中医药以其确切的临床疗效为中华民族的繁衍和发展做出 了突出贡献。确切的临床疗效是中医药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疗效的基础必然有相应的药效 物质通过一定途径、环节、靶标对疾病和机体进行干预、调整。揭示...
- 康利平余河水赵阳熊呈琦张洁庞旭刘奕训高月马百平
- 关键词:中药化学组成UPLCQ-TOFMSE
- 芪苈强心胶囊中一个孕甾糖苷的NMR数据分析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分离鉴定芪苈强心胶囊活性部位中的指标性成分。方法采用大孔吸附树脂、硅胶和C18柱色谱的方法分离芪苈强心胶囊活性部位的化学成分,利用1H-NMR和13C-NMR、1H-1H COSY、HSQC和HMBC等多种核磁共振方法鉴定其结构。结果从芪苈强心胶囊中分离得到1个孕甾糖,结构鉴定为△5-pregnene-3β,16β,20(R)-triol 3-O-[2,-O-acetyl-β-D-digitalopyranosyl-(1→4)-β-D-cymaropyranoside]20-O-[β-D-glucopyranosyl-(1→6)-β-D-glucopyranosyl-(1→2)-β-D-digitalopyranoside](S-4a)。结论 S-4a为首次从芪苈强心胶囊中得到的化合物,对其1H-NMR和13C-NMR信号进行了详细分析,首次报道了其完整的1H-NMR数据。
- 康利平刘奕训仝战旗余河水邹鹏贾继明王宏涛郑亚杰田书彦马百平
- 关键词:芪苈强心胶囊
- 玉兰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被引量:5
- 2013年
- 对玉兰的化学成分及主要成分的提取分离、有效成分、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及开发利用概况进行了综述。对进一步的临床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文章概述了玉兰的化学成分及药理功效的研究进展。通过查阅国内外最近几年的文献资料,从化学成分类型,药理作用方面综述其研究进展情况,分析表明玉兰植物主要含有挥发油、黄酮类、木脂素、脂肪酸、香豆素等多种药学成分;玉兰具有抗炎、抗过敏、降血压、抗氧化等作用。玉兰植物更有待进一步开发利用的药用价值。
- 李云贵徐望龙刘奕训孙林军郭玉
- 关键词:玉兰化学成分药理活性
- 三七炮制品化学成分研究被引量:18
- 2013年
- 为了研究三七炮制品的化学成分,采用大孔吸附树脂柱色谱、硅胶柱色谱、RP-C18柱色谱、制备HPLC等分离纯化方法,从三七炮制品的7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23个单体化合物。应用理化测定和波谱(MS,NMR)分析等方法鉴定各化合物的结构,其分别鉴定为6'-O-乙酰人参皂苷Rh1(1),人参皂苷Rk3(2),人参皂苷Rh4(3),20S-人参皂苷Rg3(4),人参皂苷Rk1(5),20R-人参皂苷Rg3(6),人参皂苷Rg5(7),人参皂苷F2(8),20S-人参皂苷Rh1(9),20R-人参皂苷Rh1(10),绞股蓝皂苷ⅩⅦ(11),三七皂苷Fa(12),人参皂苷Ra3(13),人参皂苷Rg1(14),人参皂苷Re(15),三七皂苷R2(16),20R-人参皂苷Rg2(17),三七皂苷R1(18),人参皂苷Rd(19),人参皂苷Rb1(20),三七皂苷D(21),三七皂苷R4(22)和人参皂苷Rb2(23)。化合物1为首次从三七中分离得到,化合物4,6,8和11为首次从三七炮制品中分离得到。根据三七炮制前后样品的指纹图谱分析比对,推测了在炮制过程中三七中人参三醇类和人参二醇类化合物可能的变化途径。结果显示,三七中的三萜皂苷主要发生了糖基水解反应和脱水反应。
- 余河水张丽娟宋新波刘奕训张洁曹满康利平康廷国马百平
- 川麦冬中甾体皂苷类成分的研究
- 目的和意义:麦冬为百合科植物麦冬[Ophiopogon japonicus(L.f) Ker-Gawl]的干燥块根,为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我国大部分地区均匀分布和种植,尤其是浙江省和四川省。麦冬为常用中药,中医上用于阴虚...
- 刘奕训
- 关键词:皂苷类成分分离纯化
- 文献传递
- Parisaponin Ⅰ和Parisvietnaside A的NMR数据分析被引量:7
- 2009年
- 从滇重楼中分离得到2个甾体皂苷,利用1H NMR、13C NMR、1H-1H COSY、HSQC、HMBC、1D和2D TOCSY等多种核磁共振方法鉴定其结构分别为(25R)-26-O-β-D-吡喃葡萄糖基-3β,22α,26-三羟基-呋甾-5-烯-3-O-α-L-吡喃鼠李糖基-(1→2)-[α-L-呋喃阿拉伯糖基-(1→4)]-β-D-吡喃葡萄糖苷(1,Parisaponin I)和(25R)-3β,5α,6β-三羟基-△7-螺甾烯-3-O-β-D-吡喃葡萄糖基-(1→3)-[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苷(2,paris-vietnaside A).对化合物1和2的1H NMR和13C NMR信号分别进行了归属和详细分析,并纠正了文献中的核磁数据归属错误.化合物2为首次从滇重楼中分离得到.
- 刘奕训康利平赵玉陈合兵邹鹏熊呈琦赵阳谭大维马百平
- 关键词:NMR甾体皂苷滇重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