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巍
- 作品数:13 被引量:30H指数:4
- 供职机构: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深圳市龙岗区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黏液炎症性纤维母细胞肉瘤1例报道
- 2015年
- 黏液炎症性纤维母细胞肉瘤(myxoinflammatory fibroblastic sarcoma,MIFS)是一种独特的低度恶性肿瘤,具有黏液样间质、炎细胞浸润和病毒细胞样细胞,主要累及手、足[1]。本瘤罕见易误诊。本文报道1例并结合文献探讨其临床及病理学特点。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76岁。发现左上臂肿物1年,逐渐缓慢增大入院。患者1年前有外伤史,行左肘部血肿清创术,术后切除部位肿物逐渐增大。
- 刘巍赵勇闫郡琴林文松黄冠郑朝晖
- 关键词:免疫组化
- 胰腺恶性间质瘤病例报道并文献复习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探讨胰腺胃肠外恶性间质瘤(EGIST)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分析1例胰腺EGIST患者的诊治情况,并复习有关文献。结果:患者,男,53岁,胰腺肿瘤大小30.0cm×25.0cm×20.0cm,与周围组织广泛粘连。在组织学上,肿瘤细胞呈栅栏状或短束状交织排列,伴上皮样细胞分化,核分裂象3-5个/10HPF。鉴别诊断包括胰腺平滑肌瘤和神经内分泌肿瘤。免疫组织化学显示肿瘤细胞表达CD117、CD34、DOG-1、CD99、Bcl-2和vimentin,不表达SMA、S-100、Desmin、CD31、Cytokeratin、NSE、CgA和Syn。患者行胰腺肿瘤切除术,诊断为胰腺EGIST。结论:胰腺EGIST临床罕见,无特征性临床表现,以手术切除治疗为主,转移和不能手术治疗者可采取分子靶向治疗。
- 赵勇刘巍闫郡琴林文松郑朝晖
- 关键词:胰腺CD117CD34
- 骨桥蛋白反义基因对胃癌浸润与转移影响的研究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探讨骨桥蛋白反义基因对人类胃癌细胞增殖和浸润转移的影响。方法:1)PCR扩增获得人OPN基因,pcD-NA3.1(+)载体连接,酶切、测序。2)脂质体介导将pcDNA3.1-ANOPN基因转入ECA109,G418筛选,获得稳定表达AN-OPN基因的转染细胞SGC-7901-ANOPN、表达空载体的SGC-7901-vect细胞和空白对照SGC-7901。RT-PCR检测细胞OPNmRNA表达,体外观察对比各组间倍增时间、黏附、侵袭及迁移能力的差异。结果:成功构建了pcDNA3.1-ANOPN质粒,测序结果与GenBank中公布的序列同源性为100%。与SGC-7901-vect、SGC-7901相比,SGC-7901-ANOPN细胞OPNmRNA表达明显降低,倍增时间增加,黏附、侵袭及迁移能力明显降低。结论:ANOPN基因的稳定表达明显抑制胃癌细胞的恶性表型。
- 赵勇刘巍黄福明许瑞环彭劲武
- 关键词:骨桥蛋白胃肿瘤反义基因质粒
- 分子开关蛋白激酶在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蜕膜组织中的表达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 观察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RSA)患者蜕膜组织中蛋白激酶(SGK)的表达及其在介导细胞凋亡中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URSA患者组50例(流产组)和30例人工流产(对照组)蜕膜组织中SGK的表达情况,应用TUNEL法检测两组细胞凋亡指数.结果 流产组中SGK的阳性表达率(24.0%)显著低于对照组(9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8,P <0.05).流产组的平均细胞凋亡指数[(8.19±3.58)%]高于对照组[(2.87±1.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94,P<0.05).结论 蜕膜组织细胞凋亡明显增加、SGK表达降低可能在URSA中具有重要作用.
- 包庆赵勇闫郡琴林文松刘巍
- 关键词:蛋白激酶类蜕膜
- 葡萄胎组织中印迹基因H19 mRNA表达及意义
- 2011年
- 目的:探讨葡萄胎(HM)组织中印迹基因H19 mRNA表达情况,了解其与HM的关系。方法: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36例完全性葡萄胎、25例部分性葡萄胎、21例早孕绒毛组织中H19 mRNA表达。结果:完全性葡萄胎和部分性葡萄胎组织中H19 mRNA表达水平[(0.16±0.14)和(0.19±0.18)]均明显低于早孕绒毛中H19 mRNA表达水平(1.28±1.95)(P=0.017,P=0.021)。结论:印迹基因H19与葡萄胎发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 赵勇吴雪琴郭端英刘巍闫郡琴刘青林文松
- 关键词:葡萄胎印迹基因荧光定量PCR
- 伴脂肪瘤分化室管膜瘤1例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讨伴有脂肪瘤分化室管膜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对1例伴有脂肪瘤分化室管膜瘤行免疫组化SP法染色、PAS染色及网状纤维染色,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镜下见肿瘤组织中除具有典型室管膜瘤结构和血管周围假菊形团外,还有多少不等、成片或散在的脂肪细胞。免疫表型:S-100、GFAP、EMA广泛强阳性,CK、NF均阴性。Ki-67增殖指数较低(<2%),部分可达20%以上。特殊染色:PAS染色脂肪样细胞阴性,脂肪染色阳性。电镜下可见室管膜细胞典型结构。结论伴有脂肪瘤分化室管膜瘤在室管膜瘤结构基础上可见大量脂肪细胞,需与黄色瘤型室管膜瘤及伴有脂肪分化的其它颅内肿瘤鉴别。光镜观察结合免疫表型、特殊染色可资鉴别。
- 赵海燕张彦邓永键刘巍黄冠韩慧霞
- 关键词:室管膜瘤病理特点
-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1例及文献复习
- 2016年
- 目的分析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SPTP)的临床表现、临床病理特征、鉴别诊断及其预后。方法对1例SPTP进行大体、光镜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 29岁女性患者,因上腹部饱胀不适入院,CT示胰尾部肿物。组织病理学检查示,肿瘤由被覆数层上皮细胞的假乳头和囊腔形成,瘤细胞呈小圆形,无明显异型性,未见核分裂像,局部见包膜外浸润。免疫组织化学显示肿瘤细胞β-Catenin强阳性,NSE、α-AT、CD10和vimentin均阳性,Cg A、CKpan均阴性。随访二年未见复发或转移。结论SPTP是一种少见的低度恶性肿瘤,易被误诊为良性疾病,诊断依据其临床特征、病理组织学特点及免疫组化结果,手术切除是首选治疗方法,预后良好。
- 刘巍赵勇张波林文松赵海燕郑朝晖
- 关键词:胰腺肿瘤实性假乳头状肿瘤临床病理特征免疫组织化学
- 大网膜原发性骨外软骨瘤1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探讨大网膜原发性骨外软骨瘤的临床病理特征、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分析一例33岁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病理标本进行常规HE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对染色结果进行分析判读,并检索国内外文献进行复习。结果:超声及CT均提示患者腹腔有包块;大体标本检查肿瘤组织部分呈分叶状,界清、质硬、灰白,周边见部分网膜组织;组织病理检查肿瘤由成熟透明软骨构成,呈小叶状排列,细胞无异型性;免疫组化检测肿瘤组织S-100阳性,Ki67阳性指数<1%;随访患者3年无复发或转移,各项结果共同支持大网膜原发性骨外软骨瘤的诊断,临床治疗方法首选完整切除。结论:大网膜原发性软骨瘤极其罕见,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治疗以手术完整切除为主。
- 赵海燕刘腾飞郑朝晖黄冠刘巍林文松朱正
- 关键词:大网膜骨外软骨瘤
- 泛发性发疹型汗管瘤1例被引量:5
- 2012年
- 1临床资料
患者男,33岁,双手臂伸侧、面、胸腹、双大腿仲侧出现肤色皮疹5年。始发于双手臂伸侧及双眼睑,逐渐波及胸腹、双侧大腿,近年来皮疹逐渐增多,无明显瘙痒。
- 黎伟珍张弘许向前刘巍
- 关键词:发疹型汗管瘤泛发性双大腿双眼睑胸腹皮疹
- 双肺多发良性转移性平滑肌瘤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 2014年
- 目的:分析良性转移性平滑肌瘤(BML)的临床病理特征、鉴别诊断及预后,并复习文献。方法:38岁女性患者,常规体检中发现肺部多个异常结节。胸部CT示:双肺多发结节。6年前有子宫肌瘤切除手术史。切除肺叶内见2个灰白色结节状肿物,直径分别为2.5cm、0.5cm。显微镜下HE染色观察和免疫组化检测对肿物进行研究。结果:组织病理学检查示,瘤组织由编织状的梭形细胞和腺上皮结构组成,瘤细胞无明显异型性,未见核分裂象,未见坏死。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梭形瘤细胞证实为平滑肌源性,且表达雌、孕激素受体,提示与子宫平滑肌瘤相似。上皮结构表达TTF-1,提示来源于细支气管或肺泡上皮。组织病理学特点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共同证实了BML的诊断。结论:BML是一种罕见的疾病,多发生于有子宫肌瘤史的无症状育龄女性,转移部位主要是肺,单发或者多发。BML来源于子宫平滑肌肿瘤。组织学形态表现为良性,但发生转移。除手术切除是主要治疗手段外,内分泌疗法可作为绝经前BML患者的保守疗法。
- 刘巍赵勇林文松朱正闫郡琴黄冠赵海燕
- 关键词:良性转移性平滑肌瘤肺转移多发结节子宫平滑肌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