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志南

作品数:18 被引量:63H指数:5
供职机构: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常州市科技项目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疗效
  • 4篇视网膜
  • 4篇网膜
  • 4篇疗效观察
  • 3篇内障
  • 3篇临床疗效
  • 3篇临床疗效观察
  • 3篇黄斑
  • 3篇白内障
  • 3篇病变
  • 3篇玻璃体
  • 2篇单抗
  • 2篇滴眼
  • 2篇滴眼液
  • 2篇血管
  • 2篇盐酸
  • 2篇眼液
  • 2篇手术
  • 2篇脉络膜
  • 2篇膜炎

机构

  • 15篇常州市第三人...
  • 1篇南通大学
  • 1篇常州市眼耳鼻...

作者

  • 16篇刘志南
  • 7篇邓国华
  • 4篇江一
  • 4篇周栋
  • 3篇陆慧
  • 2篇孙倬
  • 2篇王浩
  • 1篇徐明积
  • 1篇谢秀雯
  • 1篇戴琳
  • 1篇许祎
  • 1篇胡卫华
  • 1篇周建强
  • 1篇严桢桢
  • 1篇顾燕玉
  • 1篇吴玉姣
  • 1篇张蓓
  • 1篇张蓓
  • 1篇刘亚平
  • 1篇朱婕

传媒

  • 2篇北方药学
  • 1篇江苏医药
  • 1篇眼科新进展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中国处方药
  • 1篇国际眼科杂志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中华高血压杂...
  • 1篇中外医疗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 1篇中华眼视光学...
  • 1篇中国医药科学
  • 1篇中华眼科医学...
  • 1篇临床医学进展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0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先天性白内障家系LSS基因突变分析
2023年
目的分析1个先天性白内障家系的致病原因与羊毛甾醇合成酶(LSS)基因突变的关系。方法提取1个先天性白内障家系3例患者外周血DNA,采用PCR法扩增LSS基因的编码外显子区域,通过直接测序比较该家系患者与正常人序列差异以确定致病突变,并采用PolyPhen程序分析LSS基因突变引起的蛋白质结构和功能改变。结果LSS基因序列分析结果显示,该家系3例患者均存在2个错义突变和3个无义突变,错义突变分别位于LSS基因第4外显子的第44位碱基[c.44C>T(p.Pro 15 Leu)]和第20外显子的第107位碱基[c.107G>T(p.Cys 36 Phe)],无义突变分别位于LSS基因第5外显子的第96位碱基(c.96A>G)、第8外显子的第81位碱基(c.81C>G)和第23外显子的第156位碱基(c.156C>T)。经PolyPhen程序分析,LSS基因第20外显子的第107位碱基改变[c.107G>T(p.Cys 36 Phe)]可能导致LSS蛋白质结构或功能的破坏。结论LSS基因突变可能是该先天性白内障家系的致病突变。
邹茜张骏刘志南周栋张蓓江一邓国华
关键词:先天性白内障基因突变
雷珠单抗与康柏西普联合光动力疗法治疗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的疗效比较被引量:8
2022年
目的:探索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与康柏西普分别联合光动力疗法(PDT)治疗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PCV)及对视力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研究。纳入2017-02/2020-06我院收治的PCV患者120例120眼,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雷珠单抗联合PDT治疗组61例61眼,康柏西普联合PDT治疗组59例59眼,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眼压、最佳矫正视力(BCVA)、中心视网膜厚度(CRT)、血液流动学,以及随访3mo期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3mo的眼压、CRT、BCVA比较均无差异(均P>0.05),雷珠单抗联合PDT治疗组治疗后1、3mo的红细胞聚集指数、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均低于康柏西普联合PDT治疗组(均P<0.05)。雷珠单抗联合PDT治疗组随访3mo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康柏西普联合PDT治疗组(3.3%vs 16.9%,P<0.05)。结论: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PDT治疗PCV,更利于血液流变学稳定,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严桢桢许祎刘志南
关键词:光动力疗法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血液流变学
羟苯磺酸钙治疗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观察羟苯磺酸钙对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在门诊治疗的54例非增殖性DR患者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羟苯磺酸钙进行治疗,每日750~15fH)mg,分2~3次服用,8个月为一个疗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对比观察治疗前后各组病患的视力以及视网膜病变改善情况,同时观察记录观察组患者对药物的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视力均有所恢复,但观察组效果较好;在视网膜的眼底恢复方面,观察组眼底恢复的总有效率高达963%,对照组为7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4例不良反应患者,但均自行消除。结论羟苯磺酸钙治疗非增殖性DR具有显著效果,尤其在眼底病变治疗控制方面,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胡卫华刘志南
关键词:羟苯磺酸钙视网膜病变糖尿病
小剂量曲安奈德在复杂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2012年
目的探讨小剂量(0.1ml/1mg)曲安奈德应用于复杂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中的疗效。方法81例(81眼)行复杂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41眼),试验组40例(40眼),两组均行20G常规标准经平坦部三切121闭合式玻璃体切除术,完成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如为联合晶状体摘除眼,予后囊膜切开,虹膜下方行周切孔(Ando孔),然后玻璃体腔内注入硅油。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曲安奈德混悬液0.1ml/1mg玻璃体腔注射。结果试验组34例已行硅油取出术,对照组36例已行硅油取出术。试验组硅油取出时有2例因视网膜未复位而再次视网膜脱离,占5.9%(2/34),对照组硅油取出时有6例因视网膜未复位而再次视网膜脱离,占16.7%(6/3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行硅油取出术时需再次行视网膜前部分增殖膜剥除,试验组为8.8%(3/34),对照组为19-4%(7,36),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术后视力提高率为82.1%(32,39),对照组为65.9%(27,4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炎性反应较对照组轻,1例因体位关系曲安奈德颗粒进入前房,所有病例视网膜表面颗粒1—3个月均消失。所有患者在随访过程中无一例出现激素性青光眼。两组术后3个月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小剂量(0.1ml/1mg)曲安奈德应用在复杂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中,明显提高了手术成功率和疗效,并未有严重高眼压、激素性青光眼等并发症发生。
顾燕玉刘志南
关键词:玻璃体切除术曲安奈德复杂手术小剂量
白内障手术不同方向角膜切口对术后泪膜稳定性及角膜神经损伤修复的影响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分析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不同方向的透明角膜切口对年龄相关性白内障(ARC)及糖尿病性白内障(DC)患者泪膜稳定性及角膜神经损伤修复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研究。收集2021年9—12月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眼科行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的白内障患者67例(80眼),其中ARC患者35例(40眼),DC患者32例(40眼)。ARC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Ⅰ组18例(20眼)行上方透明角膜切口;Ⅱ组17例(20眼)行颞侧透明角膜切口。DC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Ⅲ组16例(20眼)行上方透明角膜切口;Ⅳ组16例(20眼)行颞侧透明角膜切口。术前,术后1周、1个月及3个月时行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河高度(TMH)、泪液分泌试验Ⅰ(SⅠT)检查;术后1周、1个月及3个月时行眼前节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扫描(AS-OCT)检查;术后1个月及3个月时行角膜共焦显微镜(CCM)检查。各组术后BUT、TMH、SⅠT与术前比较采用t检验;角膜神经纤维主干密度(CNFD)、角膜神经纤维分支密度(CNBD)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角膜神经纤维长度(CNFL)、角膜神经纤维宽度(CNFW)组间比较采用非参数Mann-Whitney检验。结果:术后l周、1个月,4组患者BUT、TMH、SⅠT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周,Ⅰ组与Ⅲ组相比、Ⅱ组与Ⅳ组相比,BUT、TMH、SⅠT值均较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个月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所有患者完整的长神经纤维均很少;术后3个月,4组均可见完整长神经纤维且可见神经纤维束连接。与术后1个月相比,术后3个月4组患者CNFL、CNFD、CNBD均升高(均P<0.05)。术后1个月Ⅳ组与Ⅲ组相比,CNFL、CNFD、CNBD均较低(均P<0.05);术后1、3个月,Ⅰ组与Ⅲ组相比、Ⅱ组与Ⅳ组相比,CNFL、CNFD、CNBD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行白内障手术时,DC患者上方角膜切口对神经的损伤较颞侧�
邹茜刘志南周栋张骏江一邓国华
关键词:白内障角膜切口干眼
曲伏前列素滴眼液与盐酸卡替洛尔滴眼液联合治疗开角型青光眼的疗效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探讨曲伏前列素滴眼液与盐酸卡替洛尔滴眼液联合治疗开角型青光眼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7月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开角型青光眼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盐酸卡替洛尔滴眼液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曲伏前列素滴眼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眼压、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周、12周观察组患者眼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曲伏前列素滴眼液与盐酸卡替洛尔滴眼液联合治疗开角型青光眼的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眼压,且不良反应小。
陆慧刘志南
关键词:曲伏前列素盐酸卡替洛尔
不同方案治疗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疗效观察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对比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方案及超声乳化术治疗方案对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5年4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80例(80眼)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纳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案差异,分为A组(n=40)与B组(n=40),A组予非超声乳化方案,B组予以超声乳化方案,对比2组手术两周视力与生活质量、角膜内皮变化情况及疗效。结果术后两周,两组心理状况、社交状况、自理能力各分项评分及QOL总得分对比差异不具显著性(P>0.05),且A组视力≤0.1比率7.50%明显低于B组25.00%,视力≥0.5比率65.00%明显高于B组35.00%(P<0.05);A组角膜内皮细胞数(65.86±8.54)万个、细胞密度(1904.78±195.35)mm^(-2)、六角形细胞比率(41.58±3.25)%、治疗总有效率95.00%,明显大于B组(47.28±9.25)万个、(1635.52±171.31)mm^(-2)、(30.11±4.36)%、75.00%(P<0.05)。结论相对于超声乳化术,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治疗方案操作简单,并且设备低廉,比较适用于基层医院里面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的临床治疗,同时可产生显著疗效,减少对角膜内皮细胞造成的伤害,具有积极应用意义。
周栋邓国华张蓓刘志南
关键词:小切口非超声乳化超声乳化术年龄相关性白内障
干眼症127例临床症状分析
2010年
目的分析干眼症的临床特征及诊治要点。方法对127例临床干眼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以临床症状及泪液分泌功能试验,泪膜破裂时间(BUT)和角膜荧光素染色的检查结果为诊断标准。结果 127例干眼症患者,男性42例(33%),女性85例(67%)。干眼症的症状及体征出现频率,眼部有干涩感108例(85%),异物感102例(80%),视物疲劳100例(79%),视力波动78例(61%),视物模糊66例(52%),眼部疼痛50例(39%),畏光41例(32%),眼部粘液感40例(31%),眼烧灼感36例(28%),溢泪31例(24%),眼部痒感29例(23%),眼红20例(16%)。结论临床症状是干眼症诊断的重要依据和必要条件,做相关检测可明确诊断。
刘志南周建强谢秀雯
关键词:干眼症临床症状
光凝前雷珠单抗玻璃体内注射对CNV患者黄斑区视网膜及视功能的影响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光凝前雷珠单抗玻璃体内注射对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neovascularization,CNV)患者黄斑区视网膜及视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CNV患者100例(100眼),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给予雷珠单抗玻璃体内注射后行激光光凝,对照组给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及抗生素滴眼液滴眼后行激光光凝。术后随访3—6个月,平均4个月,观察两组患者CNV变化及临床疗效,采用国际标准视力表检查患者裸眼视力,同时采用OCT测量患者治疗前后黄斑区视网膜厚度。结果观察组、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6.0%、5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78,P〈0.05)。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治疗前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分别为(351.2±10.3)μm、(351.3±10.2)μm,治疗后分别为(150.4±7.8)μm、(252.3±9.6)μm,两组治疗后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09.90、49.98,均为P〈0.01);但观察组治疗后黄斑区视网膜厚度下降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8.25,P〈0.05)。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治疗前裸眼视力均为0.2±0.1,治疗后分别为1.0±0.3、0.3±0.3;两组治疗后裸眼视力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7.89、2.24,均为P〈0.05);但观察组治疗后裸眼视力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3.33,P〈0.05)。结论CNV患者光凝前行雷珠单抗玻璃体内注射,视力恢复显著,有助于视功能及视网膜形态的恢复,临床效果确切。
刘志南邓国华江一
关键词:玻璃体内注射脉络膜新生血管黄斑区视网膜
双黄连滴眼液联合更昔洛韦眼用凝胶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2
2014年
目的:观察双黄连滴眼液与更昔洛韦眼用凝胶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0~12月收治的单疱病毒性角膜炎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给予双黄连滴眼液联合更昔洛韦眼用凝胶治疗,对照组给予更昔洛韦眼用凝胶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双黄连滴眼液联合更昔洛韦眼用凝胶临床疗效评价15例,总有效率为93.3%,更昔洛韦眼用凝胶临床疗效评价15例,总有效率为86.7%,两组治疗后角膜情况、视力、患者主观感受均比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但实验组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双黄连滴眼液与更昔洛韦眼用凝胶两组药物联合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比单纯采取更昔洛韦眼用凝胶滴眼治疗,效果更好,值得推广。
徐明积陆慧刘志南
关键词:病毒性角膜炎更昔洛韦眼用凝胶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