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影像
  • 1篇体层摄影
  • 1篇体层摄影术
  • 1篇结核
  • 1篇聚类分析
  • 1篇继发性肺结核
  • 1篇肺结核
  • 1篇X线
  • 1篇X线计算
  • 1篇X线计算机
  • 1篇CT影像

机构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作者

  • 1篇徐惠
  • 1篇刘晶华
  • 1篇伍建林
  • 1篇张国庆
  • 1篇路希伟
  • 1篇苗延巍

传媒

  • 1篇中国防痨杂志

年份

  • 1篇2008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因子和聚类分析在继发性肺结核CT影像分类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统计方法在肺结核CT征象群分类的价值,为继发性肺结核病的CT分类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将243例活动性肺结核(其中涂阳、涂阴肺结核分别为129例和114例)的肺内CT征象分为13种,应用因子分析(方差最大化正交旋转)与聚类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继发性肺结核进行影像分类.并比较在涂阳、涂阴肺结核诊断中的价值。结果经因子分析后可形成5个公因子,即播散因子、实变因子、小叶中心正因子、小叶中心负因子、空洞因子。经聚类分析后继发性肺结核的影像类型分为5个类别,分别为空洞播散型59例(24.3%)、空洞为主型34例(14.0%)、气道播散型32例(13.2%)、实变为主型54例(22.2%)和结节型64例(26.3%)。涂阳、涂阴肺结核2组间类别构成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涂阳组空洞播散型、实变型明显多于涂阴组;而涂阴组结节型明显多于涂阳组,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相结合可较好地对活动性肺结核的复杂CT征象进行科学分类,有助于活动性肺结核的诊断,特别是对涂阴肺结核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路希伟伍建林刘晶华徐惠权占盛张国庆苗延巍
关键词:结核聚类分析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