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爱平

作品数:17 被引量:142H指数:6
供职机构:泰州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肝炎
  • 8篇乙型
  • 8篇乙型肝炎
  • 8篇慢性
  • 5篇慢性乙型
  • 5篇慢性乙型肝炎
  • 3篇乙型肝炎患者
  • 3篇纤维化
  • 3篇慢性乙型肝炎...
  • 3篇肝炎患者
  • 3篇肝组织
  • 2篇医院管理
  • 2篇医院信息
  • 2篇人工肝
  • 2篇重型
  • 2篇慢性重型
  • 2篇苦参
  • 2篇苦参碱
  • 2篇肝组织病理
  • 2篇病毒

机构

  • 17篇泰州市人民医...
  • 1篇南通大学

作者

  • 17篇刘爱平
  • 5篇耿爱文
  • 3篇康大庆
  • 3篇徐洪涛
  • 3篇周大明
  • 2篇尹有美
  • 2篇咸建春
  • 2篇邢同京
  • 2篇顾艺难
  • 2篇王开林
  • 2篇虞水
  • 1篇于立新
  • 1篇陈冰
  • 1篇韩立彬
  • 1篇庞晓英
  • 1篇沈桂堂
  • 1篇肖丽
  • 1篇李学昌
  • 1篇李阳
  • 1篇孙翠萍

传媒

  • 3篇中西医结合肝...
  • 2篇中国卫生产业
  • 1篇临床荟萃
  • 1篇吉林医学
  • 1篇信息与电脑
  • 1篇中华医学写作...
  • 1篇交通医学
  • 1篇中华肝脏病杂...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中国血液净化
  • 1篇中国交通医学...
  • 1篇医学检验与临...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计算机化的医院信息系统与医院管理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该文首先提出了计算机化在医院建设中的重要性,其次提出了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计算机化的医院信息系统与医院管理。
虞水刘爱平
关键词:计算机化医院信息系统医院管理信息系统
人工肝联合磷甲酸钠治疗重症肝炎21例效果观察
2005年
目的:观察人工肝联合磷甲酸钠对重症肝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单重血浆置换疗法治疗21例重症肝炎,3~5d进行一次,共48例次。同时予磷甲酸钠3.0g/d静滴,28~56d;并取患者治疗前后静脉血作血生化和病毒学检测行自身对照分析。结果:人工肝联合磷甲酸钠治疗后血清TBil、HBsAg、HbeAg含量明显下降,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磷甲酸钠疗程结束后,HBeAg和(或)HBV-DNA阴转率52.4%。结论:人工肝联合磷甲酸钠可作为治疗早中期重症肝炎的有效方法。
刘爱平徐洪涛康大庆庞晓鹰耿爱文
关键词:人工肝磷甲酸钠重症肝炎
腹水超滤浓缩回输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54例疗效分析
顽固性腹水的治疗是困绕临床医生的一大难题,为解决这一难题,我科于2001年3月开始应用伟力Wlfhy—500电脑腹水超滤浓缩回输系统对顽固性腹水患者进行腹腔—腹腔浓缩回输治疗。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一、对象和方...
庞晓鹰刘爱平于立新韩立彬沈桂堂尹有美李学昌
文献传递
乙肝病毒基因分型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临床和病理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9
2010年
目的:了解本地区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分布的特点,探讨基因型与临床及病理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120例CHB患者的HBV基因型,同时检测血清HBVDNA、HBV-M、肝功能等,并进行肝组织病理检查。结果:120例CHB患者B基因型43例,占35.83%,C基因型77例,占64.17%;在年龄、性别、肝功能及病情程度之间,B、C基因型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C基因型患者的HBVDNA水平、HBeAg阳性率均显著高于B基因型(P<0.05),其肝组织炎症评分和纤维化评分也均明显高于B基因型(P<0.05)。结论:本地区CHB患者HBV基因型以C型为主,C型血清HBVDNA水平及HBeAg阳性率高于B型,C型引起的肝组织病变较B型严重。HBV基因分型对判断肝脏病变的严重程度和指导临床抗病毒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刘爱平徐洪涛邢同京咸建春朱学俊
关键词:乙肝病毒基因型
降钙素原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中指导抗生素使用的价值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评价降钙素原(PCT)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使用抗生素的指导价值。方法:本研究纳入74例AECOPD患者,随机分成PCT组和对照治疗组。其中PCT组根据PCT策略决定抗生素的使用;对照组根据患者临床症状进行经验性抗生素使用。主要观察指标包括抗生素的使用时间、住院时间、加重例数和死亡例数等。结果:两组数据结果对比显示,在死亡率和病情加重例数无显著差异的情况下,PCT组患者抗生素使用时间、住院时间明显减少,与对照治疗组具有显著差异。结论:PCT指导AECOPD抗感染治疗在不影响病情的情况下能够有效减少抗生素使用并且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
刘爱平周大明姜继军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降钙素原抗生素使用
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初探被引量:2
2002年
目的 探讨目前临床应用单纯血浆置换(PE)人工肝支持治疗方法对慢性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可靠性。方法 对25例慢性重型肝炎应用PE方法进行治疗32次,通过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症状、肝功能、凝血酶原活动度(PAT)、乙型肝炎病毒学指标(HBV-M)定量。三个月生存率等指标测定判断疗效,观察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及患者的耐受性情况判断安全性及可行性。并将22例病情相近者作为对照。结果 人工肝治疗组治疗后患者乏力、腹胀、食欲等症状明显好转率达93.75%;血清胆红素(TBIL)平均下降51.81%。PAT平均上升12.45%,HBsAg、HBeAg定量分别下降52.80%和48.81%,三个月生存率88.00%(对照组40.91%)。治疗组不良反应主要为皮疹占25.00%,2例在治疗结束前半个小时出现下肢肌肉痉挛及口唇麻木,经过处理患者均能耐受直至治疗结束,仅一例发生插管处少量渗血,未发生大出血、休克、感染等不良反应。结论 PE可显著改善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生化指标,只要及早治疗,生存率可明显提高,且较安全。
庞晓鹰顾艺难刘爱平
关键词:慢性重型肝炎人工肝
肝衰竭的临床诊断和分类新探被引量:3
2009年
邢同京徐洪涛康大庆刘爱平
关键词:肝功能衰竭
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的变化被引量:5
2011年
重型肝炎发病机制十分复杂,至今仍未完全阐明,炎症与凝血共同参与并相互影响。本研究观察了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血浆D-二聚体的变化及其与凝血酶原活动度(PTA)的关系,探讨D二聚体对重型肝炎病情判断和预后评估的价值,以期对早期识别和治疗重型肝炎提供帮助。
尹有美刘爱平耿爱文张韵
关键词:D-二聚体凝血酶原活动度
苦参碱抗肝纤维化临床研究被引量:78
2001年
目的:探讨苦参碱在慢性病毒性肝炎抗肝纤维化中的作用。方法:选择140例慢性乙型肝炎(CHB)病人,分苦参碱组及对照组。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肝功能、病毒指标及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HA、PCⅢ、Ⅳ-C、LN)。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肝纤维化指标均明显下降,HA、PCⅢ、Ⅳ-C、LN分别为112.43±39.18ng/ml、113.33±38.77ng/ml、60.13±19.72ng/ml、95.54±39.08ng/ml,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显著(均P<0.01)。结论:苦参碱有明显的抗肝纤维化作用。
刘爱平庞晓英顾艺难王开林孙翠萍
关键词:苦参碱乙型肝炎肝纤维化中医药疗法
苦参素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脏纤维化临床初探
2003年
目的:评价苦参素注射液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44例诊断为慢性乙型肝炎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应用苦参素注射液和一般保肝治疗,观察患者血清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C-Ⅳ)、层粘蛋白(LN)浓度的变化和治疗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的血清HA、PCⅢ、ⅣC、LN浓度显著下降。苦参素治疗组患者除肌注部位轻度疼痛外,未见其它不良反应。结论:苦参素注射液有希望成为治疗慢性乙性肝炎肝纤堆化的有效药物,安全性好。
周大明康大庆刘爱平陈冰鞠龙详
关键词:苦参素氧化苦参碱慢性乙型肝炎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