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素玲

作品数:10 被引量:184H指数:4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球菌
  • 4篇耐药
  • 3篇头孢
  • 3篇头孢西丁
  • 3篇葡萄球菌
  • 3篇耐甲氧西林
  • 3篇耐甲氧西林金...
  • 3篇耐药性
  • 3篇金黄色葡萄球...
  • 3篇黄色葡萄球菌
  • 3篇甲氧西林
  • 2篇下呼吸道
  • 2篇苯唑西林
  • 1篇单胞菌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病
  • 1篇血管病变
  • 1篇血管性血友病
  • 1篇血管性血友病...
  • 1篇血友病

机构

  • 10篇武汉大学

作者

  • 10篇刘素玲
  • 7篇彭少华
  • 7篇程文娟
  • 3篇李从荣
  • 2篇顾剑
  • 1篇毛小平
  • 1篇邹小冬
  • 1篇罗少锋
  • 1篇田嵩
  • 1篇郭小冬

传媒

  • 3篇中华医院感染...
  • 2篇微循环学杂志
  • 2篇山东医药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中国感染与化...

年份

  • 4篇2006
  • 6篇2005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下呼吸道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现状与控制对策被引量:3
2005年
彭少华程文娟刘素玲
关键词: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下呼吸道医院感染
糖尿病患者凝血、抗凝及纤溶功能变化被引量:1
2005年
甘新华郭小冬刘素玲
关键词: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糖尿病患者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微血管病变
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及耐药性被引量:97
2006年
目的探讨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的现状及耐药性,为临床医师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应用法国Bio-Merieux生产的IST试剂盒进行支原体培养及药敏试验,并分析结果。结果312例疑似非淋菌性尿道炎(NGU)患者中,128例支原体培养阳性,阳性率为41.0%;其中,解脲脲支原体(Uu)占71.9%;人支原体(Mh)占2.3%;Uu+Mh阳性者占25.8%;药敏结果表明:支原体对9种抗菌药物耐药率最高的是红霉素(58.7%)、环丙沙星(50.0%)、氧氟沙星(41.3%);耐药率较低的药物为普那霉素(3.3%)、交沙霉素(5.4%)、多西环素(7.6%)。结论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主要以Uu发病率最高,对支原体感染治疗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目前可首选交沙霉素进行治疗。
涂斌罗少锋刘素玲
关键词:泌尿生殖道解脲脲支原体人支原体耐药性
重症监护病房机械通气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及耐药性研究被引量:50
2006年
目的了解我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机械通气并发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及其耐药性,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110例ICU机械通气合并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发病年龄、基础疾病、病原菌构成及耐药率进行分析。结果共检出致病菌110株,其中革兰阴性菌(G-)占72.7%(80株),革兰阳性菌(G+)占18.2%(19株),真菌占10%(11株),其中铜绿假单胞菌居首位,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细菌分离率为38.8%,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占葡萄球菌总数的31.6%,G-杆菌的药敏结果显示多重耐药。结论ICU机械通气引发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病原体以G-菌为主,临床应重视病原体的检查,开展细菌耐药性的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邹小冬毛小平刘素玲彭少华
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机械通气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
2004年湖北地区三级医院肠球菌耐药性监测分析
2005年
田嵩刘素玲程文娟
关键词:耐万古霉素肠球菌监测分析耐药性抗生素耐药肠道正常菌群流行病学资料
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整合子结构分析被引量:3
2005年
运用PCR mapping、DNA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手段,对一株临床分离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进行整合子结构分析.结果发现了一个新的多重耐药I型整合子,它含有一个blaVIM 2 基因盒(编码金属β内酰胺酶)和一个新的aacA4样基因盒(编码6′N 氨基糖苷乙酰转移酶),并具有一个强的整合酶结合位点.新的多重耐药整合子的发现,表明了整合子基因盒系统的高度异质性和铜绿假单胞菌多重耐药机制的复杂性.
彭少华顾剑刘素玲程文娟李从荣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整合子亚胺培南金属Β-内酰胺酶
头孢西丁和苯唑西林检测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比较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比较头孢西丁和苯唑西林两种抗生素检测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icillin-resistant-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的阳性率差异,并对91株MRSA进行临床调查,为临床诊断和控制该类菌引起感染的提供依据。方法苯唑西林及头孢西丁分别采用K-B法和MIC法鉴定213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中的MRSA阳性率。结果213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中对苯唑西林耐药的有99株(46.5%);用头孢西丁纸片法和MIC法检测结果一致,耐药菌株有91株(42.7%);以头孢西丁检测方法作为标准,苯唑西林检测方法的假阳性率为8.1%,假阴性率为0%;MRSA的高发病区为重症监护病房(ICU)和呼吸科;MRSA对10种抗生素的耐药率高于MSSA。结论检测MRSA头孢西丁法优于苯唑西林法;MRSA具有多重耐药的特性,应严格控制MRSA医院感染。
程文娟彭少华刘素玲
关键词: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头孢西丁苯唑西林
用头孢西丁和苯唑西林检测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比较观察和临床调查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具有多重耐药特点,是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之一,一旦发生流行,可通过医护人员手、空气迅速传播,难以控制,给治疗带来困难。又由于它的异质性使得2004年前采用甲氧西林和苯唑西林的方法检测M...
程文娟彭少华刘素玲
文献传递
头孢西丁耐药肠杆菌科高产AmpC酶的细菌研究被引量:8
2005年
目的研究头孢西丁耐药肠杆菌科细菌高产头孢菌素酶(Am pC酶)菌株的分离、分布及耐药现状。方法无重复收集临床分离头孢西丁耐药肠杆菌科细菌86株,酶提取物三维试验检测高产Am pC酶,纸片扩散法测定菌株对12种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头孢西丁耐药肠杆菌科细菌高产Am pC酶阳性率为23.3%(20/86),以阴沟肠杆菌最高,达39.4%(13/33)。在常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中,除亚胺培南和头孢吡肟外,高产Am pC酶菌株的耐药率显著高于非产酶株。结论细菌高产Am pC酶是对头孢西丁耐药的主要原因之一;高产Am pC酶菌株的多重耐药和交叉耐药现象相当严重,应高度重视高产Am pC酶细菌的监测与控制。
刘素玲彭少华程文娟李从荣
关键词:头孢西丁头孢菌素酶肠杆菌科细菌
大肠埃希菌产质粒介导AmpC酶现状和基因型研究被引量:19
2006年
目的调查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产质粒介导AmpC酶株的分布情况、基因型特征及耐药现状。方法收集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对头孢西丁耐药株以酶提取物改良三维试验筛选高产AmpC酶株;PCR和DNA测序分析质粒ampC基因型;碱裂解法提取质粒,并用质粒接合试验确证ampC基因是否位于可接合质粒上;最后用K-B法测定菌株对12种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度。结果114株大肠埃希菌中共检出产质粒AmpC酶株10株(8.7%)。各质粒ampC基因型中EBC5株,DHA4株,CIT2株,EBC和DHA同时阳性1株。1株EBC阳性株和1株CIT阳性株测序证实为新的ampC基因型。10株菌均含有1个约54.2kb的大质粒,其中7株质粒接合试验阳性。产酶株对除头孢吡肟和亚胺培南外的大多数β内酰胺类抗生素高度耐药。结论大肠埃希菌产质粒介导AmpC酶检出率已较高,并存在多种基因型,产酶株的多重耐药和交叉耐药现象十分严重,应高度重视产质粒介导AmpC酶细菌的监测与控制。
彭少华刘素玲程文娟顾剑李从荣
关键词:基因型耐药性大肠埃希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