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邵权

作品数:78 被引量:1,304H指数:20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7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7篇经济管理
  • 25篇环境科学与工...
  • 15篇农业科学
  • 7篇历史地理
  • 5篇社会学
  • 3篇天文地球
  • 2篇生物学
  • 1篇水利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三峡库区
  • 12篇库区
  • 9篇农村
  • 8篇生态
  • 8篇水土
  • 8篇农户
  • 7篇生计
  • 7篇生态系统
  • 6篇生计资本
  • 6篇实证
  • 6篇水土流失
  • 6篇聚落
  • 5篇人口
  • 5篇公共
  • 4篇生计策略
  • 4篇农民
  • 4篇农业
  • 4篇耕地
  • 3篇地震
  • 3篇灾害

机构

  • 77篇中国科学院
  • 19篇中国科学院大...
  • 17篇中国科学院研...
  • 6篇西昌学院
  • 3篇重庆交通大学
  • 2篇四川大学
  • 2篇江西农业大学
  • 2篇四川农业大学
  • 2篇四川省社会科...
  • 2篇西南大学
  • 2篇北京市社会科...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西南财经大学
  • 1篇四川师范大学
  • 1篇上海财经大学
  • 1篇西南科技大学
  • 1篇西华师范大学
  • 1篇乐山师范学院
  • 1篇四川省农业科...
  • 1篇武汉理工大学

作者

  • 78篇刘邵权
  • 17篇陈国阶
  • 16篇陈治谏
  • 10篇彭立
  • 9篇廖晓勇
  • 9篇于慧
  • 7篇刘斌涛
  • 7篇谢芳婷
  • 7篇陶和平
  • 6篇何仁伟
  • 6篇郭仕利
  • 4篇邓伟
  • 4篇刘运伟
  • 4篇苏春江
  • 4篇孔博
  • 4篇王旭熙
  • 3篇何锦峰
  • 3篇王海明
  • 3篇刘淑珍
  • 3篇杨定国

传媒

  • 9篇山地学报
  • 8篇长江流域资源...
  • 5篇水土保持学报
  • 5篇安徽农业科学
  • 4篇地理科学进展
  • 4篇西南师范大学...
  • 3篇中国人口·资...
  • 3篇广东农业科学
  • 2篇水土保持研究
  • 2篇地理研究
  • 2篇地理科学
  • 2篇四川大学学报...
  • 2篇中国农业资源...
  • 2篇自然资源学报
  • 2篇西南大学学报...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生态学报
  • 1篇水利经济
  • 1篇国土与自然资...
  • 1篇中国草地

年份

  • 1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4篇2016
  • 2篇2015
  • 6篇2014
  • 6篇2013
  • 9篇2012
  • 7篇2011
  • 1篇2010
  • 7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6
  • 4篇2005
  • 2篇2004
  • 5篇2003
  • 4篇2002
  • 4篇2001
7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川西南山区聚落宜居性的空间差异分析
结合山区实际情况,建立山区聚落宜居性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山区聚落宜居性评价模型对川西南山区26个区县进行系统评价,计算出川西南山区聚落宜居性指数.在此基础上通过ESDA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研究川西南山区聚落宜居性的空间差异,...
刘邵权于慧郭仕利张海芹谢芳婷徐定德
关键词:宜居性评价指标
文献传递
农民就近就业问题探讨--以四川省双流县为例被引量:2
2008年
农民工资性收入所占比重的持续上升,已成为农村居民增收的重要来源,但农民外出就业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以四川省双流县为例,介绍了农民就近就业的实践经验,回答了有关质疑。
何飞刘邵权谢瑞武
关键词:农民就近就业
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征地补偿满意度研究——以成都周边典型区域为例被引量:5
2014年
失地农民征地补偿满意度是反映城镇化过程中失地农民自身利益需求与征地补偿方式之间差异的重要标志。选取成都市龙泉驿区、金堂县以及温江区(分别代表成都丘陵区、山区和平原区3个典型地貌特征)作为调查对象,以问卷调查、农户访谈等形式,深入了解了失地农民的征地补偿满意情况。并运用序次Logistic回归模型对失地农民征地补偿满意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失地农民征地补偿满意度主要与农户年龄、征地后家庭收入、被征地面积、征地意愿、政府征地工作透明度、征地补偿标准等6个变量相关,其对征地补偿满意度有显著影响。揭示出征地补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王旭熙刘邵权彭立苏春江马宇翔王小兰
关键词:失地农民LOGISTIC模型
基于GIS的横断山区地形起伏度与人口和经济的关系被引量:24
2016年
地形起伏度是影响山区人口分布和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以横断山区大尺度ASTER GDEM为数据源,基于GIS的窗口递增分析原理,采用均值变点法科学分析平均地形起伏度的最佳统计面积并对其进行分级和相关性分析,得出实验区最佳分析窗口面积为0.202 5 km2,省域之间地形起伏度差异明显,省内差异不明显,相关性较高.同时,采用空间分析技术、统计学方法以及PCA排序法,分析地形起伏度与人口、经济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地形起伏度的增大,人口密度逐渐降低,当达到3.7以后人口密度趋于一个固定值;地形起伏度与第三产业占GDP比重的负相关性最大,与城镇化率的负相关性较小,与人均GDP的负相关性最小.
陈田田彭立刘邵权王旭熙徐定德
关键词:地形起伏度人口
西南山地资源型城市地域空间发展模式:基于东川区的实证被引量:24
2013年
通过对东川地域空间发展影响因素和山地资源型城市地域空间可持续发展模式形成机制的探讨,综合东川地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结果,提出了东川地域空间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准则与模式。结合实证研究与理论分析,尝试提出中国西南地形起伏极大的中高山区国土开发的适宜模式。结论如下:①东川地域空间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准则是以山地自然生态为约束、保护与发展相协同;基本模式是整体均衡的地域空间管制模式,山地自然生态友好型的产业成长模式和"点状"开发模式。②现有区域空间发展理论并不完全适宜指导西南中高山地区的开发实践。"点状"开发模式有助于引导形成自然生态与"点状"开发区有机融合的地域空间发展格局,不仅有利于相对集中地提升其现代化水平,同时也能最大程度地维护自然生态平衡,真正实现国土空间的可持续发展。
张继飞邓伟刘邵权
重庆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县域经济发展空间差异分析被引量:11
2013年
经济发展可决定一个地区资源配置的空间分布和发展格局,探究经济发展空间差异及影响因素可为区域发展规划、发展政策制定提供重要参考。以重庆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县域为评价单元,建立经济发展水平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各县域的经济发展水平综合得分值,将其划分为最高、较高、中等、较低和最低5个等级,进而运用多元变量回归分析探究经济发展空间差异的显著影响因素。研究表明:该区经济发展水平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性,总体趋势为自西向东逐渐降低。地形、区位及交通3者是造成经济发展空间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在远离重庆主城区、海拔高、坡度大的山区,交通通达性已成为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瓶颈因素。因而,要缩小经济发展差距,促进各县域协调发展,应首要解决交通问题。
何春燕薛鹏刘邵权
关键词: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经济发展影响因素
川西南山地民族聚落生态系统研究——以米易县麦地村为例
本文在考察了米易县新山傈僳族乡的历史,生产方式的变迁之后,重点分析了麦地村聚落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特点以及能量流动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了聚落发展的一些对策。
陈勇陈国阶刘邵权王青
关键词:聚落生态系统
文献传递
三峡库区城镇化与移民对农村社会经济的影响——以万州区五桥河流域为例被引量:3
2001年
城镇化与移民对三峡库区农村社会经济环境有重要影响 ,通过运用生态学的物种多样性和生态位理论和方法对五桥河流域作实例研究发现 :区域人口增长方式转为机械增长为主 ,农村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趋势显著。农村产业多样性与农民人均总收入存在非线性关系 ,城镇化与移民使农村产业多样性演替速度加快 ,使农业、工业经济生态位持续下降 ,商业服务业和交通运输业经济生态位持续上升 ,尽管能促进区域绝对经济生态位提高 。
刘邵权陈国阶陈治谏
关键词:城镇化移民安置三峡库区
三峡库区山地生态系统预警被引量:40
2002年
论述了三峡库区山地生态系统的特征 ,建立山地生态系统预警评价的指标体系和预警模式 ,在假定不作重大投资进行调控修复的前提下对三峡库区山地生态系统进行预警分析 ,复合生态系统及各子系统都将处于逆向演替状态 ,绝大多数子系统及复合生态系统在 2 0 10年前将处于各种预警状态。在预警分析基础上 ,提出优化调控战略要点 ,其核心是经济。
刘邵权陈国阶陈治谏
关键词:三峡库区山地生态系统预警
西南典型山区农户生计资本与生计策略关系研究被引量:46
2015年
农户可持续生计问题是解决山区聚落贫困与生态环境脆弱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借用英国国际发展署(DFID)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利用西南典型山区三峡库区实地调研数据,对农户的生计资本状况和由此决定的资产配置方式——生计策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发现:农户5种生计资本极不平衡,物质资本、人力资本、金融资本、自然资本和社会资本得分分别为0.490,0.379,0.245,0.073和0.069;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结果表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提高农户的人力资本、自然资本和物质资本有利于农户类型由纯农型向农为主型转化;提高农户的人力资本,有利于农户类型由纯农型向非农为主型转化;提高农户的人力资本和金融资本,降低农户的自然资本,有利于农户类型由纯农型向非农型转化.基于实证研究提出若干政策建议:一是有针对性的开展农业、非农技术培训,提高农户职业技能;二是制定贷款政策时适当向农户倾斜;三是鼓励乡村能人整合村落基于血缘、地缘和业缘的关系网络资源,增强集体抵抗外部风险的能力.
徐定德张继飞刘邵权谢芳婷曹梦甜王小兰刘恩来
关键词:可持续生计生计资本生计策略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