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韶晖

作品数:15 被引量:54H指数:5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吉林省卫生厅重点实验室科研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腺癌
  • 4篇耐药
  • 3篇胆总管
  • 3篇多西紫杉醇
  • 3篇药物
  • 3篇药物监测
  • 3篇前列腺
  • 3篇前列腺癌
  • 3篇紫杉
  • 3篇紫杉醇
  • 3篇微生物敏感试...
  • 3篇细胞
  • 3篇键合
  • 2篇胆总管探查
  • 2篇手术
  • 2篇探查
  • 2篇球菌
  • 2篇耐药变迁
  • 2篇抗药
  • 2篇抗药性

机构

  • 9篇吉林大学第一...
  • 4篇吉林大学中日...
  • 4篇中国科学院
  • 2篇吉林大学
  • 2篇吉林省肿瘤医...
  • 1篇吉林省结核病...
  • 1篇吉林大学白求...

作者

  • 13篇刘韶晖
  • 7篇刘铜军
  • 5篇许建成
  • 4篇景遐斌
  • 3篇周琪
  • 3篇徐效义
  • 2篇王瑞
  • 2篇田玉新
  • 2篇陈学思
  • 2篇刘国辉
  • 2篇黄晶
  • 2篇李迎今
  • 1篇刘雨竹
  • 1篇李付光
  • 1篇李星亮
  • 1篇申振
  • 1篇李映潼
  • 1篇翟宏
  • 1篇王立强
  • 1篇李天一

传媒

  • 2篇中国实验诊断...
  • 2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中国抗生素杂...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中国药房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科技开发动态

年份

  • 1篇2012
  • 4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4
  • 2篇2003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胰腺结核误诊为胰腺癌1例临床分析
2003年
刘韶晖刘铜军许建成刘雨竹
关键词:胰腺结核误诊胰腺癌
2003-2007年医院感染肠球菌耐药监测分析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了解2003-2007年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肠球菌的耐药性变化情况。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根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SI)的标准判断结果。采用WHONET-5软件进行分析。结果2003-2007年我院收集肠球菌642株,来自尿液、呼吸道标本、分泌物及脓液、血液的比例分别占44.4%,21.8%,18.7%,8.6%。庆大霉素高耐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检出率分别为57.4%-72.5%,72.1%-93.8%。未发现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耐药的肠球菌。肠球菌多重耐药严重,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呈逐年上升趋势。结论加强肠球菌细菌耐药监测,了解其耐药变迁,指导临床合理用药,防止耐药菌株的传播。
许建成刘韶晖周琪黄晶
关键词:肠球菌抗药性微生物敏感试验药物监测
生物降解胆总管内置支架及其制备方法
2004年
景遐斌刘铜军陈学思刘韶晖徐效义
关键词:生物降解胆总管内置支架
键合多西紫杉醇的聚乳酸-聚乙二醇嵌段共聚物对前列腺癌PC-3细胞增殖抑制作用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研究键合多西紫杉醇(TSD)的聚乳酸-聚乙二醇嵌段共聚物(PLA-PEG/TSD)对人前列腺癌细胞PC-3的增殖抑制作用。方法 TSD、PLA-PEG/TSD和聚乳酸-聚乙二醇(PLA-PEG)作用于PC-3细胞,应用MTT法检测各组药物在不同浓度下作用24、48、72 h后PC-3细胞的抑制率,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PC-3细胞周期变化,应用电镜观察PC-3细胞凋亡的形态学特征。结果 PLA-PEG/TSD和TSD比较,对PC-3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相似(P>0.05),并且两组均具有浓度和时间依赖性,随药物浓度和作用时间的增加,抑制率逐渐增高。PLA-PEG和对照组比较,对PC-3细胞的增殖没有影响(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PLA-PEG/TSD和TSD两组PC-3细胞明显阻滞于G2/M期,两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镜观察:PLA-PEG/TSD和TSD两组PC-3细胞凋亡的形态学特征一致。结论 PLA-PEG/TSD与TSD相比较,抑制PC-3细胞增殖的特点和机制相似,PLA-PEG/TSD在治疗前列腺癌方面有研究价值。
刘韶晖徐效义田玉新王瑞刘铜军景遐斌
关键词:多西紫杉醇前列腺肿瘤PC-3细胞细胞增殖
键合多西紫杉醇的聚乳酸-聚乙二醇嵌段共聚物对PC-3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2011年
目的研究键合多西紫杉醇(TSD)的聚乳酸-聚乙二醇嵌段共聚物(PLA-PEG/TSD)对人PC-3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方法 PLA-PEG/TSD和TSD作用于PC-3细胞,应用MTT法检测两组药物对PC-3细胞的体外抑制特点,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PC-3细胞周期变化,应用电镜观察PC-3细胞凋亡的形态学特征。结果 PLA-PEG/TSD与TSD对PC-3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相似,并且具有浓度和时间依赖性,随药物浓度和作用时间的增加,抑制率逐渐增高。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两组PC-3细胞周期变化无显著性差异,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电镜观察两组PC-3细胞凋亡的形态学特征一致。结论 PLA-PEG/TSD与TSD抑制PC-3细胞增殖的特点和机制相似,PLA-PEG/TSD在治疗前列腺癌方面有研究价值。
刘韶晖刘国辉田玉新王瑞刘铜军景遐斌
关键词:多西紫杉醇前列腺癌细胞
键合多西紫杉醇嵌段共聚物胶束对前列腺癌PC-3细胞株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
在西方国家,前列腺癌是男性最常见恶性肿瘤之一。经过内分泌治疗后,前列腺癌往往进展成为激素抵抗性前列腺癌(HRPC),而HRPC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仅为12个月。目前多西紫杉醇(docetaxel)是治疗HRPC首选的化疗药...
刘韶晖
关键词:多西紫杉醇靶向性PC-3细胞
胆总管探查后内置可降解的支架并Ⅰ期缝合胆总管的实验性研究
目的:探讨胆总管探查(CBDE)后置入可降解的支架,并Ⅰ期缝合胆总管(CBD)在动物实验中的可行性,以期提供一种安全、简单、有效的方法,代替CBDE后放置T管引流术,从而减少术后并发症,减轻患者的痛苦.结论:CBDE后内...
刘韶晖
关键词:胆总管探查可降解支架胆道手术
胆总管探查后内置可降解支架并行Ⅰ期缝合的研究被引量:6
2004年
目的 探讨胆总管 (CBD)探查后内置可降解支架并行Ⅰ期缝合在动物实验中的可行性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用 160只Wistar大鼠模拟CBD探查术 ,将其随机分为两组 :Ⅰ期缝合组 (对照组 ) ,内置可降解支架后行Ⅰ期缝合组 (实验组 )。观察手术前后大鼠碱性磷酸酶 (ALP)、体重、CBD外径的变化 ;记录缝合时间和总手术时间 ;术后观察胆漏的发生率、支架降解情况 ,并取肝组织做病理学检查。结果 两组在缝合时间、总手术时间及胆漏的发生率上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术后第 5周时内支架完全降解 ;对照组术后ALP持续性增高 ,实验组术后ALP一过性增高 ;实验组术后体重较对照组明显增加 ;对照组术后CBD较实验组明显扩张 ;对照组术后肝损伤的发生率 (8/15 )显著高于实验组 (1/15 )。结论 CBD探查后内置可降解支架并行Ⅰ期缝合的方法在动物实验中是较为安全有效的。
刘韶晖刘铜军景遐斌陈学思徐效义张凯申振
关键词:胆总管外科手术
急性肾梗塞二例被引量:1
2012年
病例1女性,51岁,因“左侧腹部疼痛48h”来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急诊科就诊,48h前突发左侧腹痛,呈持续性,伴恶心,未吐,放散至左侧腰部,无发热,无肉眼血尿。
刘韶晖李付光李天一李迎今李星亮
关键词:急性肾梗塞医院急诊科无肉眼血尿腹部疼痛持续性
液体复苏救治老年创伤失血性休克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研究不同的液体复苏方法对老年创伤失血性休克(HTS)患者的作用效果。方法选取136例老年HTS病例。随机分为3组:生理盐水+乳酸林格液组(A组),生理盐水+羟乙基淀粉组(B组),生理盐水+7.5%高渗氯化钠溶液组(C组)。记录患者复苏1 h所需液体量,28 d内MODS的发生率和患者死亡率,复苏前和复苏后1 h PT、APTT、FIB、RBC、Hb、P lt的检验结果。结果 A组输液量(2 545±587)m l最多,C组输液量(1 652±386)m l最少。C组MODS的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和B组(P<0.05),A、B、C三组的死亡率无明显差异(P>0.05)。A组和B组复苏1 h后的PT、APTT值明显高于C组(P<0.05),A组复苏1 h后的RBC、Hb值明显低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复苏早期给予小剂量高渗盐溶液有利于HTS患者的救治。
刘韶晖刘国辉李迎今刘铜军
关键词:创伤失血性休克高渗盐溶液老年人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