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护士与病人沟通应具备的素质
- 2003年
- 在不断发展的整体护理工作中,护患交往贯穿整个治疗护理过程.护士的素质影响病人的心理直接影响治疗效果,影响病人疾病的转归.
- 钟爱华吴守英梁华胥小玲司果
- 关键词:护患沟通护士仪表知识结构表情
- 利福平致剧烈头痛1例被引量:1
- 2003年
- 司果刘冰钟爱华
- 关键词:利福平剧烈头痛抗结核药药物不良反应
- 改用克力芝对AIDS患者免疫功能及肝肾功能的影响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探讨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改用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片对HAART治疗后免疫功能重建不良的艾滋病(AIDS)患者免疫功能及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HAART治疗后因免疫功能重建不良改用克力芝方案的AIDS患者(研究组)和28例HAART治疗后存在免疫功能重建不良表现但仍持续HAART治疗的AIDS患者临床资料。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12个月后免疫功能、肝功能及肾功能变化情况,以及艾滋病病毒核糖核酸(HIV-RNA)病毒载量清除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免疫功能(CD_4^+T淋巴细胞计数)、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肾功能[血肌酐(Scr)、肌酐清除率(Ccr)]及HIV-RNA载量水平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治疗12个月后,研究组CD_4^+T淋巴细胞计数水平较治疗前及对照组高(P<0.05),HIV-RNA载量水平明显较治疗前及对照组低(P<0.05);对照组治疗12个月后,肝功能(ALT、AST)明显较治疗前上升(P<0.05),而研究组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治疗前后肾功能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改用克力芝对调节HAART治疗后免疫功能重建不良的AIDS患者免疫功能状态有利。
- 龙波罗大勇司果蒋奕武虹
- 关键词: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艾滋病
- 药物性肝损害100例治疗体会
- 2005年
- 目的观察注射用硫普罗宁在治疗药物性肝损害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了我院2000~2003年的100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予以注射用硫普罗宁静脉滴注,对照组50例,予以还原性谷胱甘肽静脉滴注,半个月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4%,对照组有效率%%,两组疗效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硫普罗宁是一种安全高效的治疗药物性肝损害的药物,同还原性谷胱甘肽疗效相当.
- 许斌任春梅司果
- 关键词:药物性肝损害硫普罗宁
- 两种联合抗病毒方案对耐药e抗原阳性乙肝患者血清学指标和ALT复常率及不良反应的影响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观察阿德福韦酯与恩替卡韦分别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对耐药e抗原阳性乙型肝炎(乙肝)患者血清学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复常率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将耐药e抗原阳性乙肝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均给予聚乙二醇干扰素180μg皮下注射,每周1次。A组口服阿德福韦酯10 mg,qd;B组口服恩替卡韦1 mg,qd。治疗时间均为72周。比较两组病毒学完全应答率、HBe Ag转阴率、HBe Ag血清转换率、HBV DNA转阴率、HBs Ag转阴率、ALT复常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结果两组治疗24,48,72周后病毒学完全应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治疗24,48,72周后HBe Ag血清转换率显著高于A组(P<0.05);两组治疗后HBe Ag转阴率、HBV DNA转阴率及HBs Ag转阴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24,48,72周后ALT复常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恩替卡韦治疗耐药e抗原阳性乙肝,可有效提高HBe Ag血清转换率,改善总体疗效,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 徐继尧龙波罗大勇司果陈丹齐燕刘翔
- 关键词:聚乙二醇干扰素耐药E抗原阳性
- 胸腔导管留置联合注射药物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探讨被引量:12
- 2012年
- 目的探讨留置胸腔静脉导管,联合注射尿激酶和糖皮质激素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选择结核性胸膜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胸穿留置胸腔静脉导管并注入尿激酶+地塞米松;对照组A:留置胸腔静脉导管后只注射尿激酶;对照组B:留置胸腔静脉导管后只注射地塞米松。对比3组胸水消失时间、胸膜粘连以及胸膜肥厚的程度。结果胸水吸收时间3组无明显差异,治疗组胸膜粘连肥厚的患者较对照组明显减少且程度明显减轻(P<0.05)。结论胸腔静脉导管留置联合注射尿激酶和糖皮质激素,能有效的减少胸膜粘连和胸膜肥厚的发生。
- 蒋奕司果熊凤鸣薛丽容
- 关键词:结核性胸膜炎尿激酶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感染病原菌分布与Notch信号通路蛋白异常研究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分析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感染病原菌分布,探讨感染患者Notch通路蛋白的表达变化,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医院2011年5月-2014年11月200例慢性乙型肝炎感染患者(感染组)进行研究,另选择慢性乙型肝炎未感染患者180例为未感染组,150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的微生物全自动鉴定仪进行病原菌鉴定分型,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感染患者血清中Notch1、Notch2、Notch3及CAM、Bax/Bcl2的变化;研究采用WHONE5.5和SPSS2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例慢性乙型肝炎感染患者共分离出病原菌200株,其中革兰阳性菌80株占40.0%,以肺炎链球菌22株占11.0%、酿脓链球菌15株占7.5%为主;革兰阴性菌80株占60.0%,以肺炎克雷伯菌23株占11.5%、鲍氏不动杆菌21株占10.5%为主;感染患者血清中Notch1、Notch2、Notch3及CAM、Bax水平明显高于未感染组与对照组(P<0.05),而Bcl2水平明显低于未感染组及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易感染病原菌,且感染后患者血清中Notch蛋白水平明显升高。
- 彭思璐刘冰罗大勇司果蒋奕陈惠靳冬香王勇王艺菲
-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病原菌NOTCH信号通路细胞凋亡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治疗及不良反应监护被引量:4
- 2020年
-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药物治疗与药物不良反应监护。方法隔离收治明确诊断的15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分轻型、普通型、重型及危重型,使用重组人干扰素α-2a、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片、盐酸阿比多尔片、磷酸氯喹、利巴韦林注射液等抗病毒药物治疗,联合抗病毒用药≤3种,同时进行对症支持治疗,在药物治疗过程中实施药学监护,及时发现药物不良反应并对症处理。结果截至2020年3月5日,治愈出院患者9例,在院患者6例,3例患者临床症状及胸部CT均好转,核酸检测为阳性,1例重型患者转为普通型,2例危重型患者转为重型;治疗过程中11例患者出现不同症状、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达73.33%,8例患者出现消化系统症状,2例患者出现皮疹伴瘙痒,1例患者治疗过程中肝酶轻微升高,根据国家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分级,2例为新的不良反应,9例为一般的不良反应。结论目前没有经过临床验证有效的治疗方法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有限的诊疗方案推荐下需要摸索相关的药物治疗,包括药物选择、用法用量及疗程,药物在临床治疗时需进行不良反应监护,及时发现并对症处理,避免因药物引起的机体损害。
- 王琳王静涂杰霞司果姜琪任雪松杨英柯英蒋正方
- 关键词:药物治疗
- 尿激酶联合糖皮质激素胸腔注药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探讨被引量:7
- 2010年
- 目的探讨尿激酶联合糖皮质激素胸腔注药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选择结核性胸膜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胸穿抽液并注入尿激酶+地塞米松;对照组A:胸穿抽液后只注射尿激酶;对照组B:胸穿抽液后只注射地塞米松。对比3组胸水消失时间、胸膜粘连以及胸膜肥厚的程度。结果治疗组胸水吸收时间较对照组短,胸膜粘连肥厚的患者较对照组明显减少且程度明显减轻(P<0.05)。结论尿激酶联合糖皮质激素胸腔内注射,为治疗结核性胸膜炎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方法。
- 蒋奕胡腾司果薛丽容
- 关键词:结核性胸膜炎尿激酶糖皮质激素
- 联用环丝氨酸治疗耐多药肺结核临床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主要是通过联用环丝氨酸来治疗耐多药肺结核,观察临床疗效,探讨该药和免疫系统之间的关系。〔方法〕共102例患者,根据对照原则分为:实验组,52例;对照组,50例。采用标准MDR-TB的治疗方案,实验组加用环丝氨酸,对照组加用乙胺丁醇。〔结果〕从性别、肺野数、空洞数、耐药情况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差别不大;痰细菌学阴转率,实验组65.3%,对照组62.0%,差异不大;X线检查病灶的有效率,实验组82.3%,对照组76.0%,有明显差异;空洞关闭率,实验组26.9%,对照组24.0%,无统计学上的差异;治疗后CD3+、CD4+、IFN-γ值明显升高,CD8+和IL-4值明显降低。〔结论〕联用环丝氨酸能在一定程度上使T淋巴细胞亚群得到调整,细胞免疫功能提高,该药治疗耐多药肺结核较为安全、有效。
- 龙波罗大勇司果陈丹
- 关键词:环丝氨酸耐多药肺结核临床疗效免疫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