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司荣祥

作品数:7 被引量:20H指数:2
供职机构:沈阳市肛肠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预后
  • 3篇手术
  • 3篇肠癌
  • 2篇早期胃癌
  • 2篇胃癌
  • 2篇临床病理
  • 2篇临床病理特征
  • 2篇腹腔
  • 2篇腹腔镜
  • 2篇病理
  • 2篇病理特征
  • 2篇大肠
  • 2篇大肠癌
  • 1篇短期预后
  • 1篇右半结肠
  • 1篇右半结肠癌
  • 1篇针刀
  • 1篇直肠
  • 1篇直肠腺瘤
  • 1篇生物学

机构

  • 4篇沈阳市肛肠医...
  • 2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作者

  • 7篇司荣祥
  • 2篇路平
  • 2篇徐惠绵
  • 2篇李华
  • 2篇关华鹤
  • 1篇刘彩刚
  • 1篇李兴东

传媒

  • 2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当代医学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国普通外科...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年份

  • 1篇2021
  • 3篇2016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小肠减压管胃肠减压后施行腹腔镜手术与急诊开腹手术治疗右半结肠癌并梗阻的疗效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探析小肠减压管胃肠减压后施行腹腔镜手术和急诊开腹手术治疗右半结肠癌合并梗阻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11月本院收治的右半结肠癌合并梗阻采取手术治疗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两组患者均采取小肠减压管胃肠减压,减压后腹胀仍显著采取急诊开腹手术治疗的作为对照组,采取择期腹腔镜手术治疗的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炎性因子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3 d平均引流量、术中出血量、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IL-2、IL-6、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观察组患者IL-2、IL-6、TNF-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半结肠癌合并梗阻者采取小肠减压管胃肠减压后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可有效改善炎性因子水平,并可及时缓解患者术前腹胀的情况,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减少术后引流量,促使患者及早恢复胃肠道功能。
司荣祥李兴东杨博
关键词:右半结肠癌腹腔镜手术
青年早期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因素探讨被引量:14
2007年
探讨青年早期胃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因素,为其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回顾性分析31例青年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及预后资料。诊断依赖于胃镜病理组织学检查,治疗主要依赖于手术。结果示,最常见症状是上腹不适和隐痛;3,5年生存率为100%和85.2%。胃镜病理活检确诊率为93.5%。胃中部黏膜下癌4例淋巴结转移中N7转移3例,N8转移1例。胃下部黏膜下癌5例淋巴结转移中N7,N8各2例转移,N9转移1例。组织学分型和浸润深度对患者预后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肿瘤部位、大体分型、淋巴结转移、手术方式无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胃镜病理确诊率最高。组织学分型和浸润深度是青年早期胃癌独立的预后因素,对于分化差且侵及黏膜下层者宜行D+根治术式。
李华路平刘彩刚司荣祥关华鹤徐惠绵
关键词:胃肿瘤预后青年人
小针刀肛门内括约肌松解术治疗重度混合痔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小针刀肛门内括约肌松解术治疗重度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 334例重度混合痔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成治疗组(165例)和对照组(169例)。治疗组采用混合痔内扎外切术配合小针刀肛门内括约肌松解术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混合痔内扎外切术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术后肛门疼痛程度、肛门水肿、肛门狭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愈合时间(10.0±1.6)d优于对照组(13.0±2.2)d(P<0.05)。结论小针刀肛门内括约肌松解术治疗重度混合痔较传统方式疗效确切,可明显降低术后并发症。
司荣祥
关键词:小针刀混合痔括约肌松解术疗效观察
大肠癌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对患者围手术期的影响
2016年
目的探讨大肠癌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对患者围手术期的影响。方法 46例大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开放式手术,实验组患者给予腹腔镜大肠癌根治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情况、并发症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138.6±23.7)min、术中出血量(26.2±5.7)ml、术后排气时间(25.9±8.5)h、住院时间(9.7±3.6)d均优于对照组的(172.4±26.9)min、(149.3±15.8)ml、(37.9±7.7)h、(15.2±6.1)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均未出现腹腔出血、吻合口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实验组患者出现2例切口延迟愈合,并发症发生率为8.70%;对照组患者出现5例切口延迟愈合,2例切口脂肪液化,并发症发生率为30.43%,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大肠癌根治术可以明显改善大肠癌患者的围手术期情况,并且并发症较少,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司荣祥
关键词:大肠癌腹腔镜大肠癌根治术开放式手术围手术期
经肛门内镜微创治疗147例直肠腺瘤临床分析
2016年
目的评价经肛门内镜微创手术(TEM)在治疗直肠腺瘤手术中的适应证及临床效果。方法对施行TEM手术治疗的147例直肠腺瘤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肿瘤平均直径(1.9±0.9)cm,病灶距肛缘的平均距离(7.5±3.0)cm,手术平均用时(60±38)min,术后平均住院时间(6±2)d,术中估计失血量均<10 ml,术后出现发热轻微并发症7例。147例直肠腺瘤均获完整切除,切缘均阴性。术后平均随访(11±2)个月,局部复发3例(6个月内)。结论 TEM可使术野显露良好,切除范围准确,术后恢复快、复发率低,住院时间短,是一种可用于治疗距离肛缘>4 cm且基底较宽腺瘤(<3/4周径)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方法。
司荣祥
关键词:经肛门内镜微创手术直肠腺瘤局部切除短期预后
老年早期胃癌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老年早期胃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因素,为老年早期胃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57例老年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及预后。结果老年早期胃癌最常见症状是上腹不适和隐痛。3年和5年生存率为100.0%和91.8%。胃镜病理活检确诊率为94.6%。胃上部黏膜下癌3例,淋巴结转移限于第1站;胃中部黏膜下癌10例,其中胃左动脉旁淋巴结转移4例;胃下部黏膜下癌20例,其中左动脉旁淋巴结转移3例、肝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4例、腹腔动脉旁淋巴结转移1例。癌浸润深度和组织学分型是老年人早期胃癌独立的预后因素(P=0.001)。结论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浸润深度和组织学分型是老年早期胃癌独立的预后因素。建议对老年早期胃癌组织学分型分化差且侵及黏膜下层者宜行D1+根治术式。
李华路平关华鹤司荣祥徐惠绵
关键词:早期胃癌临床病理特征预后
LIT1基因印记状态与大肠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
目的:大肠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是大肠癌发病率相对低的国家,近年来呈上升趋势。有报道显示,大肠癌的发病率已居恶性肿瘤的第三位,死亡率位列癌症死因的第五位。研究发现与大肠癌发生发展相关的遗传学改变有许多,如APC基...
司荣祥
关键词:大肠癌淋巴结转移生物学行为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