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手术
  • 4篇外科
  • 3篇原发性
  • 3篇肿瘤
  • 3篇静脉
  • 2篇动脉
  • 2篇原发性肝癌
  • 2篇造影
  • 2篇外科手术
  • 2篇淋巴
  • 2篇门静脉
  • 2篇肝癌
  • 1篇胆肠
  • 1篇胆肠吻合
  • 1篇胆肠吻合口
  • 1篇胆道
  • 1篇胆道损伤
  • 1篇胆道造影
  • 1篇胆管
  • 1篇胆管病

机构

  • 12篇广州医学院第...

作者

  • 12篇吕诗寿
  • 5篇黎绍基
  • 2篇曾毅克
  • 2篇陈渭球
  • 1篇区景松
  • 1篇岑钧华
  • 1篇邓守勇
  • 1篇刘衍民
  • 1篇胡启适
  • 1篇杨运有

传媒

  • 6篇广州医学院学...
  • 3篇广州医药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国普通外科...
  • 1篇广东医学

年份

  • 1篇2000
  • 2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7
  • 1篇1996
  • 6篇1989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门静脉分支血流阻断或药物灌注治疗肝癌的现代研究被引量:4
1989年
1952年Markowitz在动物实验的基础上提出肝动脉阻断治疗肝癌的概念以来,临床上广泛开展了肝动脉结扎、肝动脉栓塞、肝脏完全去动脉化治疗不能手术切除的肝癌,但效果尚欠满意。随着对肝脏正常组织和肝脏肿瘤血管分布的深入研究。
吕诗寿侯树藩
关键词:血流阻断门静脉分支药物灌注治疗动脉阻断静脉灌注
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形成的临床意义
1989年
随着甲胎蛋白诊断原发性肝癌(PHC)的广泛临床应用和超声诊断技术、放射诊断技术的发展,对PHC的诊断已不满足于过去的定性和定位诊断,目前提出了新的诊断内容,包括肿瘤有无包膜。
吕诗寿侯树藩
关键词:门静脉癌栓原发性肝癌门静脉系统肿瘤临床小肝癌
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诊断和治疗被引量:2
1996年
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发生率低,术前较难诊断。本文报告12例,半数病人术前得到明确诊断,经手术和化疗,已有6例生存超过五年。
吕诗寿黎绍基刘衍民胡启适陈渭球
关键词:胃肿瘤淋巴肉瘤
加强操作技能培训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被引量:1
1998年
由于社会对人材综合素质的要求不断增高,为提高医学生综合素质,纠正目前部分医学生对素质教育的错误认识,使每位医学生都能正确认识操作技能在诊治疾病。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意义,作者结合自己多年的带教经验和实例,就医学生应在体格检查技能、穿刺操作技能、总诊抢救技能、手术操作基本技能及其他有关动手操作技能方面加强培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作一深入探讨。
区景松杨运有黎绍基吕诗寿
肝纤维板层癌
1989年
过去普遍认为肝细胞癌(以下简称HCC)的预后与病理组织类型无关,但这一观点最近颇有争议,因为近年来发现一种特殊类型的肝细胞癌,即肝纤维板层癌(以下简称 FCL),其临床特征和预后都与普通型肝细胞癌不同。本文对 FCL 的最新研究进展综述如下。发病情况FCL 由 Edmondson(1958年)首次报告,近年来报告日见增多。
吕诗寿侯树藩
关键词:病理组织类型假包膜淋巴道姑息切除
医源性胆道狭窄的现代外科处理(综述)被引量:1
1989年
医源性胆道损伤是腹部手术的一个严重并发症。即使是轻微的胆道损伤术后也会引起胆道狭窄,治疗这种狭窄需要手术重建胆道,重建术后仍有部分病人再次发生狭窄。因此,治疗医源性胆道狭窄仍是现代外科的一个难题,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
吕诗寿侯树藩
关键词:外科处理医源性胆道损伤手术重建胆管病静脉胆道造影胆肠吻合口
梗阻性黄疸血清锌、铜浓度改变研究被引量:1
1989年
微量元素锌、铜在体内参与许多物质代谢过程,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和营养作用。肝与锌、铜代谢关系密切,体内80%的铜经胆道排泄,胆汁排泄障碍时可引起血清铜的升高和铜/锌比值的改变。因此,我们对不同原因引起的阻塞性黄疸患者血清锌、铜浓度改变进行了初步研究,旨在探讨其变化规律和临床意义。
吕诗寿侯树藩
关键词:梗阻性黄疸血清锌血清铜
表现为顽固性腹泻的原发性肝癌两例
1989年
原发性肝癌以顽固性腹泻为主要临床表现极为罕见,Steiner 1986年曾报告一例。至今,国内仍未见有报告。作者就临床治疗的两例报告如下,并对有关文献进行复习。病例一:男,30岁。水样腹泻两个多月,每天6—7次,无脓血粘液,无里急后重,每当劳累或情绪紧张时腹泻加重,曾按"胃肠炎""结肠炎"治疗无效。两个月后出现黄疸,行 B 型超声波检查,发现肝右叶占位性病变而住院。
吕诗寿黄业广侯树藩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顽固性腹泻肝右叶腹腔动脉造影肝左叶
结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的外科治疗探讨被引量:1
1999年
结肠癌是引起肠梗阻的常见病因之一,并引起急腹症,癌肿往往已是中晚期。其外科治疗方法并不一样。我院于1993~1998年收治结肠癌合并急性梗阻22例,本文报告其治疗结果并探讨外科治疗方法。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男13例,女9例,年龄最大83岁,最小37岁,...
邓守勇吕诗寿
关键词:结肠癌合并症肠梗阻外科手术
乙胺碘肤酮用作甲亢术前准备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00年
目的 :初步探讨乙胺碘肤酮 (Amiodarone)用于甲亢术前准备的可行性。方法 :12名患者非随机分为两组 ,以使其平均年龄、甲亢的严重程度和甲状腺肿大程度相匹配 ,分别使用Lugol液和Amiodarone作术前准备 ,比较两组患者切除的腺体质量 (m) ,术中出血量 (V) ,甲状腺组织的碘含量 (mI)。结果 :Amiodarone组m =(89.81± 51.4 1)g ,V =(12 8.16± 30 .92 )ml,mI=(0 .0 33±0 .0 17) % ;Lugol液组m =(81.2 8± 39.81) g ,V =(194 .97± 57.77)ml,mI=(0 .0 34± 0 .0 13) % ;两组对比在切除腺体质量相当时 ,Amiodarone组的术中出血量较少 (t检验P <0 .0 1) ;而腺体碘含量无显著差异 (t检验P >0 .0 5)。结论 :乙胺碘肤酮用于甲亢术前准备对甲亢控制良好 ,能达到常规Lugol液的准备效果 ,而且口服无刺激 ,较Lugol液优越。
曾毅克黎绍基吕诗寿
关键词:乙胺碘肤酮术前准备甲亢外科手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