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位凡

作品数:9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西南林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一般课题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政治法律
  • 4篇经济管理
  • 3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林权
  • 3篇法律
  • 2篇资产
  • 2篇资产流转
  • 2篇习惯法
  • 2篇林权制度
  • 2篇林权制度改革
  • 2篇林业
  • 2篇民族
  • 2篇集体林
  • 2篇集体林权
  • 2篇集体林权制度
  • 2篇集体林权制度...
  • 1篇大学生
  • 1篇动因
  • 1篇中国林业
  • 1篇三权
  • 1篇森林资源
  • 1篇少数民族
  • 1篇少数民族习惯

机构

  • 5篇西南林学院
  • 4篇西南林业大学

作者

  • 9篇吴位凡
  • 5篇杨爱华
  • 4篇杨爱华

传媒

  • 3篇林业调查规划
  • 1篇林业经济
  • 1篇理论界
  • 1篇林业经济问题
  • 1篇西南林学院学...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5
  • 2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7
  • 2篇2004
  • 1篇2002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森林资产流转法律制度研究
2012年
以中国现行森林资产流转法律制度为研究对象,对资源管理法(公法)模式,民法(私法)模式,混合(公法为主,私法为辅或私法为主,公法为辅)模式进行分析,指出不同制度模式下对森林多种价值调整的不平衡性导致森林保护法律制度功能的弱化,提出在对森林资源按其功能、经营目的划分成不同森林类型的基础上,再按不同功能的森林分别采取公法(保障),私法(激励)的方式构建法律制度,方能实现法律制度对森林资产流转调整的理想目标。
杨爱华吴位凡
关键词:公法保障法律制度
对云南省森林资产流转的思考
2012年
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大背景下,森林资产流转进入一个新阶段。文章从云南省森林资产流转的历程和现状出发,在对流转运行环境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云南省森林资产流转的可能性不充分和向度不大,森林资产流转缺乏必要的制度保障等观点,主张把目光投向流转更基础性环节,并以此提出自己的建设性建议。
杨爱华吴位凡
关键词: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林地流转
论中国林业物权制度
本文在研究相关法律法规对林业物权规定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现行林业物权制度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改革林业物权制度的几点建议.
杨爱华吴位凡
关键词:林权采伐限额收益权处分权
文献传递
少数民族习惯法与森林资源的法律保护被引量:2
2007年
本文从少数民族和森林的依存关系出发,阐述了森林资源保护少数民族习惯法规范的特点;森林资源法律保护的现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少数民族习惯法规范与森林资源法律保护的调适与互动关系。
杨爱华吴位凡
关键词:少数民族习惯法规范森林资源法律保护
中国现行的林业政策与法律环境优化研究
面对中央“依法治林”的基本方针;面对林业“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新定位,本文从研究中国现行的林业政策与法律环境的现状入手.提出优化现行林业政策与法律环境的几点建议.
杨爱华吴位凡
关键词:林业生态建设
文献传递
国家林业法律制度对双柏县彝族地区的影响被引量:2
2010年
为调查研究国家林业法律制度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影响,特选择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双柏县作为考察对象,对双柏县8个彝族村寨进行了逐户调查.结果表明,国家林业法律制度在少数民族地区的作用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少数民族地区习惯法对少数民族在森林资源保护方面的影响不容忽视.建议在少数民族地区坚持国家制定法为价值导向的定位原则,充分发挥乡规民约等习惯法规制的作用,促使两者在不断调适的前提下,走向多元一体的融合格局,最终实现森林资源被良好保护和合理利用,实现生态安全.
杨爱华吴位凡
关键词:乡规民约习惯法民族地区
培养大学生环境意识的思考被引量:3
2002年
环境问题是一个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广泛关泣的问题。高等院校作为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的地方,不可推卸地肩负着培养学生环境意识的重任。从分析培养大学生环境意识的重要性入手,提出当今大学生应具备的环境意识,并指出培养大学生环境意识的途径。
吴位凡杨爱华
关键词:环境意识高等教育
对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法律问题的探讨被引量:1
2017年
从20世纪80年代的"两权分离"到当前中央提出的"三权分置"政策,都是适应我国农村土地发展的重大变革。文章从分析"三权分置"的政策目标人手,立足政策目标转换为法律价值的问题,提出为保障集体经济组织、农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平等权利,应设置用益物权性质的经营权并对不同主体的权利内容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吴位凡杨爱华
关键词:两权分离土地承包经营权承包权经营权
法经济学视野下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2015年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关键在于制度构建,而建构的制度是否高效,是否符合改革的目标更为关键。基于法经济学的立场、观点、方法,对改革动因、目标、改革途径进行分析,认为:集体林权制度的供给与需求促成了此次改革;改革以追求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实现共赢为目标,符合当今社会发展的实际要求,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改革路途选择、制度安排既符合理论的要求,又有政策法律的依据,改革总体上是有效益的。然而,现实中应然和实然之间的差距也无法回避,应关注现实中影响制度效益的因素。
杨爱华吴位凡
关键词: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法经济学改革动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