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必文

作品数:77 被引量:509H指数:17
供职机构:安徽省气候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3篇期刊文章
  • 25篇会议论文
  • 9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2篇天文地球
  • 21篇环境科学与工...
  • 8篇农业科学
  • 7篇自动化与计算...
  • 5篇水利工程
  • 1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4篇气象
  • 13篇气候
  • 10篇降水
  • 7篇气温
  • 7篇淮河流域
  • 6篇遥感
  • 6篇探测环境
  • 6篇能见度
  • 6篇气候变化
  • 6篇卫星遥感
  • 5篇电导
  • 5篇电导率
  • 5篇气溶胶
  • 5篇气象站
  • 5篇城市
  • 4篇降水酸度
  • 4篇城市热岛
  • 3篇月季
  • 3篇灾害
  • 3篇气候特征

机构

  • 40篇安徽省气象局
  • 35篇安徽省气候中...
  • 10篇安徽省气象科...
  • 6篇安徽农业大学
  • 5篇中国科学院大...
  • 4篇南京信息工程...
  • 4篇安徽省气象信...
  • 3篇南京气象学院
  • 3篇安徽省大气探...
  • 2篇合肥工业大学
  • 2篇南京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气象局国...
  • 2篇合肥市气象局
  • 1篇安徽省农业科...
  • 1篇安徽大学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中国气象科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 77篇吴必文
  • 26篇石春娥
  • 23篇杨元建
  • 21篇邓学良
  • 11篇温华洋
  • 11篇张浩
  • 9篇卢燕宇
  • 9篇唐为安
  • 8篇田红
  • 6篇谢五三
  • 6篇徐光清
  • 6篇鲁俊
  • 6篇杨关盈
  • 5篇张苏
  • 5篇翟菁
  • 5篇霍彦峰
  • 4篇王胜
  • 4篇石涛
  • 4篇荀尚培
  • 4篇于彩霞

传媒

  • 6篇安徽农业科学
  • 3篇高原气象
  • 3篇气象科技
  • 3篇南京气象学院...
  • 2篇环境科学学报
  • 2篇气象
  • 2篇长江流域资源...
  • 2篇遥感技术与应...
  • 2篇气象学报
  • 2篇气象与环境学...
  • 2篇第26届中国...
  • 2篇第34届中国...
  • 1篇生态学报
  • 1篇安徽农学通报
  • 1篇气象科学
  • 1篇安徽大学学报...
  • 1篇合肥工业大学...
  • 1篇环境科学
  • 1篇南京大学学报...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18
  • 9篇2017
  • 6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4
  • 5篇2013
  • 5篇2012
  • 7篇2011
  • 6篇2010
  • 9篇2009
  • 8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3
  • 2篇2002
7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安徽省大雾气候特征分析
为了深入了解大雾,减少它给我们带来的危害,学者们在大雾的物理结构、化学组成、数值模拟以及人工消雾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1-5],这些研究大多关注的是单次雾过程或局地雾的研究,对于雾的区域分布和长期变化规律研究较少。吴兑...
邓学良石春娥吴必文张浩杨关盈于彩霞
关键词:气候特征
文献传递
湿球温度循环迭代算法及其应用被引量:12
2011年
许多大型能源项目的前期可行性论证工作都必须计算干湿球温度的设计参数,但从2001年开始,按照中国气象局的要求,安徽省各台站陆续将干湿球温度表更换为湿敏电容传感器,至2007年,所有台站的自动观测设备安装完毕。新的自动观测仪器对湿球温度不再进行观测。为了解决缺少资料的问题,设计了一种计算湿球温度的循环迭代算法,并把结果数据与查表计算的结果相比较,误差小于0.1℃的占92.52%,小于0.2℃的占99.49%,结果可靠,与传统查表方法相比,具有方便快捷的特点,适合作为补充历史湿球温度序列的方法,满足了气候应用服务的需要,可以在电站设计标准计算上得到广泛的应用,也可以作为地面历史资料审核程序的有益补充。
程智吴必文朱保林郭秀云
关键词:湿球温度误差分析迭代算法
安徽国家基准气候站自动与人工气温对比分析
利用安徽省寿县国家基准气候站2003-2007年自动站与人工站的气温平行观测数据,分析了自动与人工观测的气温数据的差异及造成差异的原因,并进行了自动与人工观测气温数据的相关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自动与人工观测气温数据的对...
唐为安吴必文徐光清温华洋
关键词:气温
文献传递
星载SAR在涡阳县冬小麦测产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13年
由于雷达遥感的全天候、全天时的优势,使之成为南方大范围农业信息动态监测的最佳遥感手段。应用星载合成孔径雷达(SAR)—RadarSat-2,选择安徽省涡阳县冬小麦产区进行测产研究。利用SAR的多极化特点(HH/HV/VH/VV),针对此卫星影像比较选择VV极化,并在试验田取样,获得试验田产量,从而建立产量和后向散射系数关系的线性测产模型,在提取冬小麦种植区基础上,应用此模型对冬小麦进行大面积产量测产。通过计算,得到了超过80%精度的测产模型和冬小麦较准确的测产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在冬小麦收割前一周左右应用SAR进行测产,从而为农保提供服务,这种思路和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范伟荀尚培杨元建何彬方张宏群吴必文高锷孙喜波陈磊
关键词:RADARSAT-2冬小麦
降水和风对大气PM2.5、PM10的清除作用分析被引量:44
2018年
对合肥2015—2017年的降水、风和PM_(2.5)、PM_(10)浓度观测数据统计研究发现,降水对PM_(2.5)、PM_(10)有一定的清除作用,尤其在秋冬季节.秋冬季节小雨、中雨分别导致PM_(2.5)和PM_(10)浓度降低23.1%、40.4%和32.0%、63.7%.雨日PM_(2.5)/PM_(10)比例上升8.4%,表明降水对PM_(10)清除作用更显著.降水前后PM_(2.5)浓度变化与降水前PM_(2.5)浓度、降水强度、降水时长密切相关.当降水强度大于4 mm·h^(-1)或PM_(2.5)初始浓度高于115μg·m^(-3)时,降水对PM_(2.5)产生明显清除作用;而降水强度小于1 mm·h^(-1)或PM_(2.5)初始浓度低于115μg·m^(-3)时由于吸湿增长作用极易造成PM_(2.5)浓度反弹升高;且持续3 h以上雨强介于1~4 mm·h^(-1)的降水也对PM_(2.5)产生清除作用.降水前后PM_(10)浓度变化与初始浓度密切相关,而与雨强相关性较弱.当PM_(10)初始浓度大于50μg·m^(-3),降水就对PM_(10)产生明显清除作用,且PM_(10)初始浓度越高,降水后PM_(10)浓度下降越多.风速大于2 m·s^(-1)可显著降低PM_(2.5)浓度,因此,当风速大于4 m·s^(-1)时合肥较少出现中度及以上污染,但易造成地面起尘,使PM_(10)浓度不降反升.合肥冬季严重污染主要出现在西北风向,夏季中度以上污染天气较少,主要出现在风速低于3 m·s^(-1)的东南风向.
于彩霞邓学良邓学良吴必文石春娥杨关盈吴必文
关键词:降水雨强PM2.5PM10
“双套站”气温模拟评估
利用2009年5月-10月在锡林浩特参加试验考核的两套仪器的气温观测数据模拟成为"双套站"资料,从缺测率,差值误差等多个角度对其进行了模拟评估,结果表明了"双套站"具有显著减少缺测率保持数据完整性,减少误差保证数据准确性...
华连生温华洋徐光清吴必文汪腊宝
关键词:气温
文献传递
传输指数在合肥市重污染过程中的应用分析被引量:11
2017年
利用潜在源区贡献法计算了合肥市2015年冬季传输指数,并基于传输指数和PM_(2.5)浓度将合肥市的重污染过程划分为3类,同时对各类重污染过程进行气象成因分析.结果表明:污染物传输型重污染过程的传输指数明显增大且PM_(2.5)浓度急剧增大;污染物积累型重污染过程的传输指数无明显增大且PM_(2.5)浓度逐渐增大;污染物暴发性排放型重污染过程的传输指数无明显增大但PM_(2.5)浓度急剧增大.污染物传输型重污染过程主要是高压南下迫使北方重污染气团输送引起的;污染物积累型重污染过程主要是静稳的天气形势导致污染物堆积造成的;污染物爆发性排放型重污染过程是由污染物暴发性排放而无法及时扩散引起的.
霍彦峰邓学良杨关盈吴必文翟菁于彩霞程龙
环境温度对水产养殖定量化影响的研究被引量:20
2007年
分析了环境温度条件对水产养殖的作用,从而为生产实践借鉴。分别对自然池塘溶解氧以及人工增氧情况下的水体中溶解氧与水温进行观测,研究了水温与养殖水体溶解氧、pH值及氨氮量的关系。并分别以尼罗罗非鱼、中华鳖和文种金鱼为养殖对象,系统地分析了水温对养殖对象生长、摄食、繁殖机能的影响。水温与溶氧量关系符合等比级曲线模型,水温与氨氮总量整体上呈负相关。不同水产生物对水温具有不同的适应性,在适温范围,水温越高,养殖对象摄食量越大,生长速度越快,饵料系数越小。水温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受精卵的孵化时间,在适温范围内,水温越高孵化时间越短。水温不仅影响养殖水体水质状况,还影响养殖对象的生长发育。
郭秀云王胜吴必文石磊
关键词:水温水环境因子水产养殖
干旱指数在中国东北、西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适用性分析被引量:15
2021年
基于气温、降水、土壤墒情以及历史干旱灾情等资料,从干旱时空分布特征、典型干旱过程诊断、不合理跃变分析以及与土壤墒情、干旱灾情的相关性等方面,分析标准化降水指数(SPI)、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相对湿润度指数(MI)、气象干旱综合指数(MCI)在我国东北、西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适用性。结果发现,四种指数对干旱的年际变化诊断基本一致,而对干旱空间分布的诊断,MCI与MI指数与实况更加吻合。针对典型干旱过程的逐日诊断,MCI指数对干旱过程的刻画效果最好,不合理跃变次数较SPI、SPEI和MI指数分别下降82.6%、73.8%和97.8%;各指数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不合理跃变次数最少,其次为西南地区,东北地区相对较多。与土壤墒情的相关性方面,MCI指数最好,均通过99%的信度检验,较SPI、SPEI和MI指数分别提高9.2%、54.7%和68.8%;西南地区代表站与土壤墒情的相关性最好,其次为长江中下游地区,东北地区相对较差。与干旱受灾面积的相关性方面,MCI指数也是最好的,较SPI、SPEI和MI指数分别提高16.9%、37.1%和27.6%;各指数在东北地区与灾情的相关性优于长江中下游地区,西南地区总体较差。综合来看,MCI指数适用性最好,这与干旱指数的构造方法及其考虑的干旱影响因子、时间尺度、不同时段降水权重等因素密切相关。
谢五三张强李威吴必文
关键词:干旱指数长江中下游
气象台站环境的卫星遥感调查与评估——以安徽代表气象站为例被引量:20
2011年
气象观测环境的保护与代表性在天气预报和气候变化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多时相的高分辨率陆地卫星资料,结合GIS技术,提取了气象台站3km缓冲区内的土地利用类型,并将其分为四大类:耕地、植被、水体和城建用地。选取了安徽省6个气象站作为代表,分析了其周边土地类型的时空变化特征,并应用于气象站点环境代表性的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卫星遥感的气象站点缓冲区内土地利用类型时空演变能很好地应用于气象站的环境代表性调查与评估,且效果良好。遥感结果显示安徽省国家气候基准站的环境代表性较好,而受到城市化影响严重的合肥国家基本站环境代表性较差。此外,上述卫星遥感的气象站环境分析方法也可以有效地应用于城市热岛研究中参考站点的选取与判别。
杨元建石涛唐为安吴必文荀尚培张宏群
关键词:气象台站探测环境遥感LANDSAT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