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敬超
- 作品数:47 被引量:38H指数:4
-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陕西省重大科技创新专项计划项目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全国农学文献信息中心研究项目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化学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乙酰异戊酰泰乐菌素纳米乳的制备及药效评价
- 乙酰异戊酰泰乐菌素(Acetylisovaleryltylosin,简写为AIV)是一种新型的泰乐菌素衍生物,AIV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家禽的急慢性呼吸道疾病、猪的气喘病、猪红痢、支原体关节炎等疾病。根据...
- 宋冰欧阳五庆刘梅雪芮弦吴敬超
- 文献传递
- 复方特比萘芬纳米乳的皮肤安全性及经皮渗透性试验
- 2012年
- 考察复方特比萘芬纳米乳的透皮特性及皮肤毒性,为其临床应用提供试验依据。应用皮肤刺激性试验、皮肤急性毒性试验及皮肤过敏性试验考察复方特比萘芬纳米乳的皮肤安全性;采用改良的Franz立式扩散池,对复方特比萘芬纳米乳进行体外经皮透过性评价。结果显示,复方特比萘芬纳米乳对家兔无皮肤刺激性和皮肤急性毒性,对豚鼠皮肤无致敏性。复方特比萘芬纳米乳中特比萘芬与其混悬液的透皮速率(J)分别为0.840 3μg/cm.h和0.266 8μg/cm.h。表明复方特比萘芬纳米乳是一种安全性较好的外用制剂,且纳米乳增强了特比萘芬的经皮透过性。
- 刘梅雪欧阳五庆吴敬超宋冰芮弦
- 关键词:特比萘芬纳米乳透皮
- 一种水包油型香附油纳米乳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包油型香附油纳米乳,该纳米乳的粒径在10~100nm之间,由下列组分的原料组成:表面活性剂20.98%~36.66%、助表面活性剂0%~19.72%、油0%~10.00%、香附油0.10%~10.92%...
- 欧阳五庆吴敬超李雅
- 文献传递
- 莫西沙星纳米乳的制备及其体外抗菌试验
- 莫西沙星主要用于治疗呼吸系统感染、生殖系统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等,具有良好的广谱抗菌活性。但是莫西沙星的水溶性差,主要剂型是片剂,其稳定性欠佳。莫西沙星片剂的吸收快而半衰期短,频繁给药易引起毒性反应;片剂亦影响了其临床应...
- 吴敬超欧阳五庆芮弦刘梅雪宋冰张倩倩
- 文献传递
- 乙酰异戊酰泰乐菌素纳米乳的制备及其体外抑菌活性和急性毒性测定
- 目的:制备乙酰异戊酰泰乐菌素纳米乳,并对其理化性质、体外药效和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利用伪三元相图法优选处方,制备乙酰异戊酰泰乐菌素纳米乳,用透射电镜、激光粒度分析仪对其形态和粒径分别进行考察:通过高速离心、留样观察试验...
- 宋冰欧阳五庆刘梅雪芮弦吴敬超
- 关键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纳米乳
- 乙酰甲喹钠米乳的制备及药效研究
- 目的:乙酰甲喹对由大肠埃希菌引起的仔猪黄白痢有良好的疗效,但是其剂型较单一,生物利用度较低,且仔猪给药困难。为此,研制乙酰甲喹纳米乳,为治疗仔猪黄白痢提供一种新型透皮药物。 方法:(1)乙酰甲喹纳米乳的制备及质量评...
- 吴敬超
- 关键词:乙酰甲喹纳米乳透皮给药仔猪黄白痢
- 文献传递
- 乙酰甲喹纳米乳的制备及药效研究
- 乙酰甲喹对由大肠埃希菌引起的仔猪黄白痢有良好的疗效,但其剂型较单一,生物利用度较低且仔猪给药困难。为此,研制乙酰甲喹纳米乳(M-NE),为治疗仔猪黄白痢提供一种新型透皮药物。根据溶解度选择溶解乙酰甲喹的最佳油相,通过伪三...
- 吴敬超欧阳五庆
- 文献传递
- 知识图谱方法在科研选题中的应用研究——以乙酰甲喹纳米乳的研制及药效评价研究为例被引量:6
- 2013年
- 为了系统、全面地梳理科学前沿进展,提高选题的科学性、创新性、适用性和有效性,本研究以乙酰甲喹剂型研发为例,在信息分析人员与科研人员优势互补的基础上,遴选检索点、观察点,通过文献专业检索,信息分步提取,构建1-模、2-模矩阵,梳理选择数据等步骤,采用聚类分析、战略坐标分析、社会网络分析和高频关键词分类排序等知识图谱方法对数据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知识图谱方法能够揭示乙酰甲喹研究生长点、趋势及其实验检测指标,这与该研究传统选题结果基本吻合,而且观察更迅速、更直观、更系统,说明知识图谱方法可为科研选题提供更加有效的新思路和方法。
- 李雅侯海燕朱建春吴敬超欧阳五庆
- 关键词:知识图谱可视化乙酰甲喹实证分析
- 一种乙酰甲喹纳米乳抗菌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乙酰甲喹纳米乳抗菌药物,该纳米乳粒径在1~100nm之间,由下述质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乙酰甲喹0.005%~10.00%、表面活性剂15.00%~45.00%、油1.00%~15.00%,余量为蒸馏水,上...
- 欧阳五庆吴敬超欧阳伸雨
- 文献传递
- 纳他霉素纳米乳的制备及其质量评价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研制纳他霉素纳米乳制剂并对其进行质量评价。方法:采用伪三元相图法进行配方筛选,并观测纳米乳的形态、粒径分布、Zeta电位。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纳他霉素纳米乳中纳他霉素的含量。最后通过光照和加速实验对其稳定性进行考察。结果:制备的纳他霉素纳米乳,在透射电镜下观察为球状液滴,平均粒径为10.5 nm(25℃),Zeta电位为+13.0 mV(25℃,pH 3.5)。纳他霉素纳米乳中纳他霉素的平均含量为(17.31±0.02)g.L-1。在避光条件下保存,可长期保持稳定。结论:纳他霉素纳米乳制备工艺简单,切实可行,性质稳定,是一种很有前途的纳他霉素新制剂。
- 芮弦欧阳五庆吴敬超宋冰刘梅雪董睿
- 关键词:纳他霉素纳米乳粒径分布ZETA电位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