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耀义

作品数:16 被引量:59H指数:4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101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病理
  • 4篇手术
  • 4篇肿瘤
  • 3篇跑台
  • 3篇跑台运动
  • 2篇韧带
  • 2篇肉瘤
  • 2篇外科
  • 2篇外科手术
  • 2篇卵巢
  • 2篇骨肉瘤
  • 2篇病理学
  • 2篇病例
  • 1篇动脉
  • 1篇动脉夹层动脉...
  • 1篇动脉栓塞
  • 1篇动物
  • 1篇多普勒血流
  • 1篇多普勒血流图
  • 1篇心疝

机构

  • 8篇解放军第10...
  • 4篇江苏大学
  • 4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解放军101...
  • 2篇解放军第一0...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作者

  • 16篇吴耀义
  • 4篇赵海滨
  • 4篇于晓华
  • 3篇罗茜
  • 3篇徐明明
  • 3篇赵竹英
  • 3篇马传雨
  • 2篇潘功茂
  • 2篇刘树坤
  • 2篇李新
  • 2篇赵海滨
  • 1篇徐勤义
  • 1篇吴铭
  • 1篇蔡学见
  • 1篇倪斌
  • 1篇时忠华
  • 1篇梁加贝
  • 1篇胡一平
  • 1篇张云高
  • 1篇樊嵘

传媒

  • 2篇中国矫形外科...
  • 2篇颈腰痛杂志
  • 2篇中华今日医学...
  • 1篇诊断病理学杂...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临床与实验病...
  • 1篇中华结核和呼...
  • 1篇江苏医药
  • 1篇临床耳鼻咽喉...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中国运动医学...
  • 1篇中国实用妇科...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3
  • 2篇2002
  • 3篇2001
  • 1篇1999
  • 1篇1997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胃原发性骨肉瘤1例
2002年
赵海滨吴耀义
关键词:胃肿瘤骨肉瘤病理CT
胃动脉血管瘤合并胃癌1例
2003年
赵海滨吴耀义
关键词:胃癌胃镜检查手术治疗病理检查
跑台运动对大鼠骨骼肌急性钝挫伤后TGF-β1和bFGF表达的影响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观察跑台运动对大鼠骨骼肌急性钝挫伤后修复过程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33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n=3)、自然愈合组(B组,n=15)和跑台运动组(C组,n=15)。A组于建模前全部处死取材(6肢)。B组与C组用自制重物坠落打击装置造成双侧后肢腓肠肌中段闭合性急性钝挫伤,建立骨骼肌急性钝挫伤模型(60肢)。建模后B组不施加运动干预,自然愈合;C组每天进行定时定量跑台训练。B组和C组分别于伤后第3、6、9、12、21天随机选取3只(6肢)处死,在击打中心部位取材制成病理切片,行免疫组化染色,并使用Imagepro plus 6.0图像分析软件进行定量分析,计算TGF-β1和bFGF的平均光密度,观察其表达水平。结果:A组仅有微量TGF-β1和bFGF表达。B组伤后3天TGF-β1、bFGF平均光密度值开始增高,6天达到峰值,9天开始逐渐下降,两因子表达特点相似。B、C两组伤后各取材时间点两因子的表达均显著高于A组(P<0.01)。C组伤后各取材时间点TGF-β1平均光密度值显著高于B组(P<0.01);伤后3、6、9、12天bFGF平均光密度值均升高(P<0.01或P<0.05),3天时达峰值,21天时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骨骼肌急性钝挫伤后,早期施加运动干预促进TGF-β1和bFGF表达,提示骨骼肌愈合过程中可能发生瘢痕过度增生而影响愈合质量。
徐明明于晓华吴耀义马传雨刘树坤罗茜赵竹英
关键词:骨骼肌急性钝挫伤跑台运动BFGF
第79例——高热、进行性肝脾肿大、黄疸
2001年
曾昭成仲兆银吴耀义赵红
关键词:巨细胞病毒感染临床病理讨论
胃肠道间质瘤影像诊断——附12例分析被引量:25
2002年
夏云宝吴铭刘光彦潘功茂奚孔明赵海滨吴耀义
关键词:胃肠道间质瘤影像诊断消化道肿瘤病例分析
食管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一例
2001年
康建宏栗兰凯吴耀义
关键词:食管癌钡餐诊断外科手术病例报告
鼻腔原发性non-Hodgkin's淋巴瘤的诊断及预后评估被引量:9
1999年
探讨鼻腔原发性non-Hodgkin’s淋巴瘤(NHL)的诊断及其分类分期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10例鼻腔原发性NHL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鼻腔原发性NHL均经病理检查证实,其分类分期与治疗效果密切相关;随访7例,其中5例T细胞恶性淋巴瘤(T-ML)伴全身症状者均于4~6个月内死亡,1例早期T-ML者治疗后健在无复发,1例B细胞恶性淋巴瘤者治疗后生存2.5年。结论:对鼻腔可疑病灶须反复活检,以求早期诊断;鼻腔原发性T-ML晚期者预后极差。
殷朝兴吴耀义张云高孙秀兰
关键词:鼻肿瘤NHL预后
股骨毛细血管扩张型骨肉瘤2例报道被引量:2
2007年
孙荣超杨树东张丽华吴耀义梁加贝
关键词:骨肿瘤毛细血管扩张型骨肉瘤
单、双侧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髓核取出量比较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测量单、双侧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分别取出的髓核量,并通过椎间盘造影术探讨术后椎间盘的形态学表现。方法取4具猪的腰椎节段标本,随机编号为A、B、C、D。标本A用于称量完整髓核的重量;标本B用于观察术前椎间盘造影后的形态学表现;标本C、D分别用于评估单、双侧开窗取出的髓核量与术后椎间盘造影的形态学表现。结果标本A、C、D取出的髓核量分别为(0.80±0.05)g、(0.26±0.29)g、(0.31±0.38)g。标本A的髓核取出量多于标本C、D,P<0.01。标本D的髓核取出量多于标本C,P<0.01。标本B、C、D造影剂充盈面积分别为(141.9±12.0)mm2、(59.7±21.4)mm2、(75.1±19.5)mm2。标本B的造影剂充盈面积大于标本C、D,P<0.01。标本D的造影剂充盈面积大于标本C,P<0.01。髓核摘除量与造影剂充盈面积之间具有正相关性,r=0.649,P<0.05。样本回归方程为Y=-22.341+318.107X。结论单侧或双侧椎板开窗均不能取出全部髓核组织,双侧开窗取出的髓核明显多于单侧开窗,残存髓核成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复发的可能原因。
胡一平于晓华樊嵘潘功茂宋升吴耀义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术椎间盘造影术
早期跑台运动对SD大鼠股骨内髁软骨缺损修复的影响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了解SD大鼠膝关节软骨急性缺损后早期高强度跑台运动对软骨修复的影响。[方法]将24只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A组,n=12)与对照组(B组,n=12),两组大鼠均在双侧股骨内髁制造直径1.6 mm全层关节软骨缺损。建模后两组大鼠分笼饲养,自由活动,A组大鼠每天进行一次定时定量的小动物跑台训练,B组不施加运动干预。建模后2、6、10、14周时两组各随机处死3只大鼠,分别进行实验部位的大体观察和HE染色;然后进行番红O-固绿染色,并采用Image-pro plus 6.0图像分析软件测定单位面积番红O-固绿染色的平均光密度值,用以显示糖氨多糖(glycosaminoglycan,GAG)的含量;参照软骨缺损修复的改良Pineda半定量评分法进行评分。[结果]术后2周时,实验组与对照组大体观察实验部位仍存在缺损凹陷;术后6周时,两组缺损处凹陷已基本填平,表面较光滑,色泽较均匀,术后14周时,两组缺损处已与周围正常软骨无明显区别。术后2周时,HE染色两组均可见缺损区凹陷,有少量肉芽组织填充,间质内毛细血管及炎细胞浸润,少量纤维细胞、肌纤维母细胞增生,番红O-固绿无异染性着色;术后6周时,缺损区内炎症明显减轻,底部可见骨小梁,表层有成纤维细胞覆盖,可见少量岛类软骨细胞生长,修复组织和周边软骨组织之间有裂隙或不连续,缺损边缘的组织细胞少,纤维细胞及肌纤维母细胞明显增生,少量纤维软骨形成,番红O-固绿染色见缺损修复区组织染色明显减少;术后10周时,修复组织与周边软骨组织整合程度增加,主要由透明变形的纤维软骨及类透明软骨细胞填满并延伸到两侧关节软骨面,底部及边缘可见骨组织及软骨增生,番红O-固绿染色见修复组织内染色轻度减少,与正常软骨染色区别不明显;术后14周时,表面主要为纤维软骨细胞或类透明软骨细胞覆盖,底部及边缘软骨增生较前增加,但镜�
李新于晓华吴耀义赵竹英马传雨徐明明罗茜
关键词:SD大鼠软骨跑台运动组织病理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