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萍

作品数:6 被引量:30H指数:2
供职机构: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语言文字
  • 2篇文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翻译
  • 2篇译者
  • 2篇文学
  • 1篇大学英语
  • 1篇学理
  • 1篇学习环境
  • 1篇以学习为中心
  • 1篇译文
  • 1篇译文读者
  • 1篇译语
  • 1篇英语
  • 1篇英语教学
  • 1篇语辞
  • 1篇语用阐释
  • 1篇语用效果
  • 1篇原作
  • 1篇原作者
  • 1篇源语
  • 1篇源语文本
  • 1篇认知语用

机构

  • 6篇福建师范大学

作者

  • 6篇吴萍
  • 1篇唐炯

传媒

  • 1篇江西师范大学...
  • 1篇南平师专学报
  • 1篇齐齐哈尔大学...
  • 1篇外国语言文学
  • 1篇西南政法大学...

年份

  • 1篇2011
  • 2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语辞反讽理解的认知语用阐释被引量:2
2004年
反讽的研究目前在语言学界颇受重视。反讽的识别与使用具有很强的认知性与语用效力。RT、CB与Im plicitDisplayTheory对解释语辞反讽有着各自的理论优势,将它们结合起来更有价值。语境的制约作用与认知的偏差作用阐释了反讽的对立本质特性。
吴萍
关键词:反讽语用效果
以学习为中心的模式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影响被引量:13
2005年
目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费时费力的教学效果使得改革势在必行。如何使大学英语教学顺应时代潮流是提高大学生英语应用水平的关键。本文拟从“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切入,围绕良好的学习环境,明确的学习需求,积极的学习主体及互动的学习过程展开讨论,探索实现大学英语教学效率的途径。
吴萍
关键词:大学英语英语教学教学效果教学理念学习环境
现代阐释学视野下的文学文本翻译者的主体性问题被引量:14
2004年
 在意义多元化的语境中,文学文本翻译者的主体性逐渐凸现。本文拟从现代阐释学代表人物伽达默尔的理论角度,论述译者在文学文本解读中的主体性,其实质是通过分析译者与作者、源语文本、译语文本及其与读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来探寻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
吴萍
关键词:文学文本翻译者源语文本翻译过程译语
典雅流畅 神形兼俱——评析译林版《红字》
本文试图通过语篇的衔接意识、语言风格的传达及文化差异的认知这三个方面来对译林版的《红字》译本进行简要的分析。笔者认为译林版的《红字》文采绚丽,文笔流畅,比较准确地传达了原著的风格,神形兼俱。
吴萍
关键词:翻译衔接文化
文献传递
生命礼赞——重读《啊,拓荒者!》被引量:1
2011年
以薇拉·凯瑟的第一部草原小说《啊,拓荒者!》为分析案例,论文旨在通过考察作品的创作动机,人物塑造及承载的意义来正确解读文本意蕴。揭示凯瑟创作的先锋性及透过作品所弘扬的拓荒精神,不仅丰富了正在崛起的美国民族文学,而且在追寻传统美德的过程中,沟连起过去、现在和未来。
唐炯吴萍
关键词:《啊,拓荒者!》精神家园
论文学翻译中译者的多重视角
2005年
翻译活动的主体———译者既要以原作者的视角,又要以读者的视角,还要以创造者的视角来再现与传达原作,本文拟就文学作品的翻译,探讨译者对原作者的忠实,译者对译文读者的负责及译者的创造性。
吴萍
关键词:译者译文读者翻译活动忠实原作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