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萍

作品数:9 被引量:37H指数:4
供职机构:淮安市妇幼保健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宫颈
  • 4篇细胞
  • 3篇乳腺
  • 3篇宫颈癌
  • 3篇癌前
  • 3篇癌前病变
  • 3篇病变
  • 3篇病理
  • 2篇乳腺癌
  • 2篇子宫
  • 2篇子宫颈
  • 2篇细胞学
  • 2篇腺癌
  • 2篇宫颈癌前病变
  • 2篇E6/E7
  • 1篇蛋白
  • 1篇导管
  • 1篇导管癌
  • 1篇导管内
  • 1篇导管内癌

机构

  • 9篇淮安市妇幼保...
  • 1篇南京军区南京...

作者

  • 9篇吴萍
  • 5篇唐海旭
  • 2篇袁智民
  • 1篇王璇
  • 1篇陈凯
  • 1篇靳立功
  • 1篇辜卫红
  • 1篇项媛媛
  • 1篇石群立
  • 1篇张春花

传媒

  • 5篇中国妇幼保健
  • 2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广西医学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5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巨噬细胞来源SHP2通过PI3K/PTEN通路促进氧化应激和血管生成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凋亡表型的影响
2024年
目的研究巨噬细胞来源含Scr同源区2结构域蛋白酪氨酸磷酸酶2(SHP2)通过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磷酸酯酶与张力蛋白同源物(PTEN)通路促进氧化应激和血管生成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凋亡表型的影响。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5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子宫内膜组织和5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选取健康雌性C57BL/6小鼠12只,采用子宫组织自体移植腹膜壁的方法建立小鼠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将小鼠随机分为SHP2-NC组和SHP2-shRNA组,每组6只,利用慢病毒感染的方法构建稳定敲低SHP2基因的RAW264.7细胞,经小鼠尾静脉注射。使用HE染色、Western blot、TUNEL染色、CCK-8、成管实验分别检测子宫内膜组织的病理改变、CD68+巨噬细胞相关蛋白表达情况、内膜细胞凋亡、内膜细胞增殖活性以及内皮细胞血管生成情况。结果相较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异位子宫内膜组织CD68+巨噬细胞SHP2表达水平升高(P<0.05)。而在SHP2-shRNA组子宫内膜异常病变区域间质细胞出现,但腺体和血管形成减少,同时SHP2、NADPH氧化酶2(NOX2)、NADPH氧化酶4(NOX4)、环氧化酶2(COX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Bcl-2表达水平低于SHP2-NC组,而p53、Caspase-3、Bax表达水平高于SHP2-NC组(P<0.05)。与SHP2-NC组比较,SHP2-shRNA组内膜细胞凋亡数目增加,细胞增殖活性降低,内皮细胞血管生成数量减少(P<0.05)。与SHP2-NC干预比较,SHP2-shRNA干预使p-PI3K、NOX4、COX2和VEGF表达水平降低,而PTEN和p53表达水平升高(P<0.05)。在LY294002干预后,p-PI3K、NOX4、COX2和VEGF表达水平较干预前下降,而PTEN和p53表达水平较干预前上升(P<0.05)。在740 Y-P干预后,p-PI3K、NOX4、COX2和VEGF表达水平较干预前上升,而PTEN和p53表达水平较干预前下降(P<0.05)。结论SHP2通过促进PI3K/PTEN通路活性来增强氧化应激和内皮细胞血管新生,同时抑制子宫内膜细胞凋亡。
采丽吴萍唐海旭张春花傅雪淑熊骞
关键词:巨噬细胞PI3K血管新生
HPVE6/E7 mRNA在宫颈癌和癌前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HPV E6/E7 m RA在宫颈癌和癌前病变(CINⅠ、CINⅡ及CINⅢ)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以该院2012-2016年收治的年龄30~65岁,阴道镜活体组织检查(活检)病理为CINⅠ、CINⅡ、CINⅢ及宫颈癌共200例为研究对象,分别行HPV-DNA及HPV E6/E7 m RNA检查,并比较HPV-DNA和HPV E6/E7 m RNA对CINⅡ、CINⅢ及宫颈癌病变诊断评估。结果 85例CINⅠ、65例CINⅡ、40例CINⅢ、10例宫颈癌HPV E6/E7 m RNA、HPV-DNA检测阳性率对比分别是36.47%对61.18%、55.38%对73.85%、70.00%对77.50%及100.00%对100.00%。随宫颈癌前病变级别的升高直至宫颈癌两种方法检测HPV感染率呈显著增加的趋势,CINⅠ、CINⅡ、CINⅢ级及宫颈癌之间相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93,9.04,均P<0.05)。HPV E6/E7 m RNA、HPV-DNA对115例CINⅡ、CINⅢ及宫颈癌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对比分别是65.80%对72.74%、80.93%对54.35%、62.53%对39.44%、85.38%对84.45%。两组比较敏感性及阴性预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特异性及阳性预测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随宫颈癌前病变级别的升高直至宫颈癌HPV E6/E7 m RNA表达呈显著增加的趋势,HPV E6/E7 m RNA及HPV-DNA仍是目前宫颈疾病筛查较好的方法,但是HPV E6/E7 m RNA有较好的特异性及阳性预测值,可能更适用于宫颈癌及高级别宫颈癌前病变发病风险评估。
靳立功袁智民项媛媛吴萍
关键词: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宫颈癌
子宫颈ASC-US细胞及组织学病理对照
2008年
目的:探讨意义不明确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的各种细胞学病理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对该院2006年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诊断为ASC-US的98例病例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ASC-US细胞病理变化表现六个方面:①非典型中表层细胞;②非典型化生;③非典型角化不全;④非典型萎缩;⑤ASC不能除外LSIL或ISL;⑥HPV感染证据不足,组织学检查结果可为炎症到CINⅢ级甚至SCC各个不同级别的病变。结论:ASC-US是一个疾病谱,可以为宫颈炎性病变到宫颈上皮内瘤变甚至宫颈癌变各个级别,应早期干预,以降低宫颈癌发病率和死亡率。
吴萍
关键词:子宫颈细胞学组织学
乳腺癌组织中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P-糖蛋白、谷胱甘肽-s-转移酶-π及DNA拓扑异构酶Ⅱ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P-糖蛋白(P-gP)、谷胱甘肽-s-转移酶-π(GST-π)及DNA拓扑异构酶Ⅱ(TopoⅡ)的表达水平。方法选取淮安市妇幼保健院2010年9月~2014年1月手术切除后经病理诊断为乳腺癌的91例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ER、PR、P-gP、GST-π、TopoⅡ在91例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强度。结果 ER、PR、GST-π、TopeⅡ的表达强度与组织学分级显著相关,TopoⅡ的表达强度与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gP的表达强度与肿瘤大小差异显著相关。ER和PR表达成正相关(r=0.637,P=0.000)。结论ER、PR、GST-π、P-gP、TopoⅡ的检测对选择化疗方案和评估预后有重要意义。
颜霞采丽唐海旭吴萍
关键词:乳腺癌P-糖蛋白谷胱甘肽-S-转移酶-Π
ER、PR、HER-2和Ki67在乳腺导管内癌与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差异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内癌(DCIS)及浸润性导管癌(IDC)中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2)和细胞核相关抗原Ki67的表达强度。方法选取2010年7月~2017年7月年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标本199例,其中DCIS31例,IDC168例。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ER、PR、HER-2和Ki67蛋白在两种病变中的表达水平。结果IDC组中HER-2和Ki67蛋白明显高于DCI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DCIS组和IDC组中,ER和PR的表达成正相关(r=0.728、0.377,P<0.05)。IDC组HER-2表达和Ki-67表达成正相关(r=0.189,P<0.05)。结论HER-2和Ki67在乳腺癌的增殖和转移过程中起关键作用。
颜霞采丽唐海旭吴萍
关键词:乳腺导管内癌浸润性导管癌孕激素受体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E6/E7 mRNA联合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测对宫颈癌前病变筛查的临床价值被引量:21
2018年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E6/E7 mRNA联合薄层液基细胞学(TCT)检测对筛查宫颈癌前病变的效果。方法选择1 543例接受宫颈癌前病变筛查的受试者,分别采用全自动核酸检测系统及TCT检测宫颈标本的HR-HPV E6/E7 mRNA及癌前病变,分析两种方法筛查宫颈癌前病变的检出率和一致性;以病理学活检为金标准,对比两种方法筛查宫颈癌前病变的效果。结果两种方法的阳性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种方法的一致性一般(P<0.05)。两种联合检测的灵敏度高于单独TCT检测,而特异度低于两者单独检测。联合检测的阴性预测值增高,而阳性预测值降低。结论 HR-HPV E6/E7 mRNA检测联合TCT检查筛查宫颈癌前病变的价值更高。
颜霞唐海旭吴萍
关键词:MRNA检测液基细胞学宫颈癌
40例宫颈疾病的临床及病理分析
2010年
目的:为改善广大妇女的生活质量,早期发现、及时诊断和治疗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提高宫颈疾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对2007年1月-2008年3月份期间在淮安市妇幼保健院体检或妇科门诊确诊的的40例宫颈病患者进行回顾性追访及分析。结果:细胞学与阴道镜下活检病理检查的符合率为27.2%,其中宫颈刮片与阴道镜下活检病理的符合率为25%,TCT与阴道镜下活检病理的符合率为31.9%,阴道镜下活检与锥切或全子宫切除病理的符合率为62.5%。结论:建立和进行有效的筛查体系,合理诊断、治疗宫颈癌及癌前期病变,需要病理科医师和临床医师的不断探讨和努力,从而提高宫颈病的诊治水平。
袁智民辜卫红吴萍
关键词:宫颈癌宫颈癌前病变符合率
子宫颈鳞形细胞癌患者HPV-DNA、p16^(INK4A)表达变化及其与疾病严重程度关系研究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探讨子宫颈鳞形细胞癌患者HPV-DNA、p16^(INK4A)表达变化及其与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为评估患者疾病的严重程度、提高诊断的准确性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患有子宫颈鳞形细胞癌变的患者165例为研究对象,其中CINⅠ30例、CINⅡ30例、CINⅢ30例,宫颈鳞形细胞癌Ⅰ期30例、Ⅱ期25例、Ⅲ~Ⅳ期20例;同时选择30例正常宫颈组织,采用第二代杂交捕获法(HC-2)对HPV-DNA进行检测,免疫组织化学检测p16^(INK4A)蛋白表达含量。结果宫颈癌变组织中CINⅠ、CINⅡ、CINⅢ以及宫颈鳞形细胞癌Ⅰ期、Ⅱ期、Ⅲ~Ⅳ期HPV-DNA的阳性检出率以及p16^(INK4A)蛋白表达阳性率均显著高于正常宫颈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随着组织的不断恶化,疾病严重程度的加深,HPV-DNA的阳性检出率以及p16^(INK4A)蛋白表达阳性率不断增高;同时根据相关性分析,HPV-DNA的阳性检出率与p16^(INK4A)蛋白表达阳性率成正相关关系(P<0. 05)。结论HPV-DNA以及p16^(INK4A)表达变化有利于子宫颈鳞形细胞癌的诊断以及疾病严重程度的评估,值得临床推广。
采丽吴萍卢沭雄熊骞唐海旭王璇陈凯石群立
关键词:P16^INK4A
102例乳腺癌临床病理学分析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探讨乳腺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对我院1999~2004年102例乳腺癌病例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乳腺癌多见于40岁左右的妇女,好发于乳腺外上象限,以浸润性导管癌为多见,腋淋巴结转移因病理类型、肿块大小、病程长短而不同.结论:应针对乳腺癌高危人群实施早期干预,以降低发病率、减少死亡率,提高生存质量.
吴萍
关键词:乳腺癌病理特点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