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外科
  • 5篇腹腔
  • 5篇腹腔镜
  • 3篇淋巴
  • 2篇医师
  • 2篇培训课程
  • 2篇肿瘤
  • 2篇住院医师
  • 2篇外科住院医师
  • 2篇微创
  • 2篇微创外科
  • 2篇细胞
  • 2篇模拟教学
  • 2篇进阶
  • 2篇课程
  • 2篇来那度胺
  • 2篇教学
  • 2篇骨髓
  • 2篇白血
  • 2篇白血病

机构

  • 14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复旦大学附属...

作者

  • 14篇吴超
  • 6篇阎骅
  • 6篇徐文彬
  • 6篇俞晴
  • 6篇叶晨静
  • 5篇黄磊
  • 5篇郑民华
  • 4篇马君俊
  • 4篇潘睿俊
  • 4篇孙晶
  • 3篇李军民
  • 3篇薛佩
  • 3篇王佳玉
  • 2篇吴超
  • 2篇胡伟国
  • 2篇张鲁阳
  • 2篇孙晶
  • 1篇何子锐
  • 1篇朱斌
  • 1篇董峰

传媒

  • 2篇白血病.淋巴...
  • 2篇中国实用外科...
  • 2篇内科理论与实...
  • 2篇中华消化外科...
  • 1篇外科理论与实...
  • 1篇中华血液学杂...
  • 1篇中国药师
  • 1篇中华全科医师...
  • 1篇中国医药
  • 1篇中华医学教育...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1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腹腔镜基础技能模拟培训BEST课程的实施效果与思考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分析总结近10年腹腔镜基础技能模拟培训课程实施效果及课程内容与模具更新的实践经验。方法:收集2012年至2022年参加腹腔镜基础技能模拟培训(basic essential surgical technique training,BEST)课程的学员的课前评估问卷、腹腔镜基本操作考核成绩及课后评估问卷等信息。按照课程建设的时间段分为两组,即参加前期使用单一培训系统课程的学员(传统组)和后期课程模具更新后使用多种培训系统整合课程的学员(试验组)。比较两组学员完成轨道移圈、穿隧道和高低柱3项操作的客观成绩及学员对课程设置、实施效果方面的主观课程反馈评价。研究依照数据类型使用SPSS 13.0分别进行t检验、Wilcoxon检验或卡方检验。结果:150名传统组学员完成轨道移圈、穿隧道和高低柱3项的用时分别是1.08 min(0.81 min,1.60 min)、2.20 min(1.60 min,3.27 min)和4.86 min(3.28 min,6.36 min),而75名试验组学员对应用时为1.27 min(0.87 min,1.83 min)、2.57 min(1.58 min,4.07 min)和4.35 min(2.90 min,6.42 min),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学员对课程评价方面,试验组学员在课堂环境氛围、授课方式安排、培训设备器械、培训练习机会、助力临床工作及符合课前预期这6项的主观评价满意百分率均高于传统组。结论:不断更新的BEST课程可保证学员的培训质量并获得学员们对课程更高的满意度,而本课程对临床实际中的获益可通过对这些培训学员进行长期随访而进一步验证。
吴超吴超邵岩飞洪希周张鲁阳张鲁阳王佳玉薛佩王佳玉潘睿俊孙晶
关键词:腹腔镜模拟教学
泊沙康唑预防性抗真菌治疗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 研究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中预防性使用泊沙康唑抗真菌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至2017年4月上海瑞金医院102例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期间预防性使用泊沙康唑抗真菌治疗的效果,采用Spearman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102例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期间,给予泊沙康唑预防性治疗后,2例(1.96%)发生侵袭性真菌感染.2例患者治疗期间发生死亡,但与泊沙康唑治疗无关.11例患者因不良反应停用泊沙康唑,不良反应导致的停药率为10.8%;2例侵袭性真菌感染抗真菌治疗失败和1例未确诊侵袭性真菌病患者停用泊沙康唑,泊沙康唑整体停药率为13.7%(14/102).泊沙康唑使用时间与住院时间、中性粒细胞缺乏时间均无相关性(rs=-0.02,P=0.853;rs=0.167,P=0.113),住院时间与中性粒细胞缺乏时间呈正相关(rs=0.448,P=0.000).结论 泊沙康唑用于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侵袭性真菌病的预防性治疗,有效性和安全性均较佳.
叶晨静徐文彬俞晴吴超黄磊胡炯李军民阎骅
关键词:血液肿瘤真菌病泊沙康唑
RV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被引量:11
2020年
目的:评价来那度胺、硼替佐米及地塞米松(RV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我中心接受RVD方案治疗的新诊断MM(newly diagnosed MM,NDMM)及复发/难治MM(relapsed/refractory MM,RRMM)患者共28例,其中NDMM 10例,RRMM 18例,评估RVD方案诱导及挽救治疗后的疗效及安全性。在NDMM中比较RVD方案与硼替佐米、多柔比星或脂质体多柔比星及地塞米松(PAD)方案的疗效。结果:10例NDMM中位治疗周期为3个周期,中位起效时间1.0个月,诱导治疗后总缓解率(overall response rate,ORR)90.0%,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CR)率40.0%,非常好的部分缓解(very good partial response,VGPR)率20.0%,1例高危患者诱导治疗后CR;中位随访时间5.0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期及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期均未达到。18例RRMM中位治疗周期为6个周期,中位起效时间2.0个月,挽救治疗后ORR为72.2%,CR率22.2%,VGPR率27.8%,4例高危患者的ORR为100.0%,1例硼替佐米及沙利度胺双耐药患者治疗后疾病进展(progressive disease,PD);中位随访时间20.5个月,中位PFS期33.0个月,中位OS期未达到。RVD方案诱导治疗NDMM的ORR与PAD方案比较(90.0%比80.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VD方案治疗相关3级以上不良事件发生率14.3%,主要血液学毒性为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主要非血液学毒性为呼吸道感染、皮疹。1例因不良事件中断治疗,无导致死亡不良事件发生。结论:RVD方案治疗NDMM及RRMM患者具有良好的疗效及安全性。
吴超徐文彬黄磊叶晨静阎骅俞晴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来那度胺硼替佐米疗效安全性
阿扎胞苷联合venetoclax治疗新诊断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观察被引量:8
2021年
目的:观察以阿扎胞苷联合venetoclax治疗新诊断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2018年3月至2020年9月收治的14例新诊断初治、不适合强化疗老年AML患者,阿扎胞苷75 mg/m^(2)第1~7天(d1~7)皮下注射,venetoclax每日口服400 mg d1~28,28 d为1个疗程(首次疗程venetoclax 100 mg d1、200 mg d2、400 mg d3~28口服)。临床观察主要终点为复合完全缓解率[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CR)+CR伴血细胞不完全恢复(CR with incomplete blood count recovery,CRi)]、总反应率(overall response rate,ORR)、首次到达反应时间及反应持续时间(duration of response,DOR),次要终点为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期及药物安全性。结果:14例老年AML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12.5(2.0~24.0)个月,CR+CRi率为71%,ORR为79%,中位首次到达反应时间为1.1(1.0~2.1)个月,中位DOR为16.0个月[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4.0~未达到(not reached,NR)],中位OS期为14.0个月(95%CI:2.0~NR);在细胞遗传学中高危的12例患者中,共8例(67%)获CR+CRi,中位DOR为9.0个月(95%CI:2.0~NR),中位OS期为11.0个月(95%CI:2.0~NR);在CR+CRi的10例患者中,至少1次达到微小残留病灶(minimal residual disease,MRD)<0.01%有8例(80%),其中位DOR为17.0个月(95%CI:4.0~NR),中位OS期未达到(95%CI:6.0~NR)。所有患者都发生血液系统不同程度的细胞减少,最常见的3级以上不良反应为粒细胞减少(100%),粒细胞减少伴发热6例(43%),血小板减少7例(50%),贫血5例(36%);血液系统以外常见的主要为胃肠道反应,皆为可控的1~2级;1例发生肿瘤溶解综合征;大部分患者耐受。结论:初步结果表明,阿扎胞苷联合venetoclax有效且安全,为不适合强化疗的初治老年AML患者提供了治疗选择。
黄磊叶晨静吴超徐文彬俞晴李军民阎骅
关键词:急性髓系白血病老年阿扎胞苷
以下肢淋巴水肿为首发症状的GATA2缺陷症1例
2024年
该文报道1例男性患者, 13岁时出现左下肢非凹陷性水肿, 检查未发现白细胞减少, 未进一步诊治。15岁时发生咯血, 且合并感染, 血常规检查示白细胞系、血小板降低。18岁时入院完善骨髓穿刺提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完善基因检测发现GATA2基因异常, 最终诊断为GATA2缺陷症。该文旨在通过回顾该病例的诊治过程, 探讨在基层全科诊疗实践中, 面对难以改善症状的患者时, 如何合理转诊、有效地进行分级诊疗。
宁方政俞晴徐文彬吴超阎骅童建菁张晨莉叶晨静
关键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淋巴水肿下肢
来那度胺治疗中高危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临床观察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 观察以来那度胺为基础的治疗方案治疗中高危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2015年6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23例中高危B-NHL患者,其中复发难治者7例,采用来那度胺联合利妥昔单抗(R2)+不同挽救化疗方案(DHAP、GDP、ICE)治疗,28 d为1个疗程;老年初治者5例,采用R2方案治疗,28 d为1个疗程;维持治疗者11例,采用来那度胺单药治疗,28 d为1个疗程,或采用R2方案治疗,3个月为1个疗程.临床观察主要终点为总有效,次要终点为无进展生存(PFS)时间及药物安全性.结果 复发难治组及老年初治组中位随访时间为4.5个月(1~20个月),其中复发难治组中位起效时间为3个月(2~7个月),3例获完全缓解(CR),总有效3例,中位PFS时间为7个月;老年初治组中位起效时间为4个月(2~5个月),4例可评价患者中1例获CR,2例获部分缓解(PR),总有效3例,中位PFS时间未达到.维持治疗组(11例)中位随访时间为15个月(2~32个月),中位PFS时间未达到,1年PFS率为64%(95%CI 36%~92%).最常见3~4级不良反应为白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各占35%,大部分患者能耐受.结论 来那度胺作为免疫调节剂对老年初治、复发难治及维持治疗的中高危B-NHL患者疗效确切,并且安全可靠,可延长患者生存期.
黄磊俞晴吴超徐文彬叶晨静阎骅
关键词:来那度胺
进阶整合二段式腹腔镜模拟培训课程在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探讨
2024年
目的:探讨采取进阶整合二段式腹腔镜模拟培训课程在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可行性及课程设计的合理性。方法:2019年12月至2021年12月于我院进行规范化培训的2019—2020级外科住院医师中开展进阶整合二段式腹腔镜模拟培训课程。课程分为2个阶段。一阶段BEST课程(best essential surgical technique train‐ing)采用达尔文^(■)腔镜培训系统、天堰^(■)腔镜培训系统、微创医疗^(■)3D腹腔镜以及简易模具进行培训。二阶段BEST PLUS课程采用一阶段培训系统及动物离体模型进行培训。采取问卷调查法(课前与课后问卷)对课程形式、课程使用模具、教师授课方式、课程时间安排、课程内容难度、课程培训效果和课程满意度等课程设置进行评价。结果:总共37位外科住院医师完成两阶段课程培训并完成调查问卷。对于课程设计安排的总体满意率为100%,认为一阶段课程显著提高临床水平的有32人(86.5%),认为二阶段课程对临床水平有显著提高的有35人(94.6%),认为一阶段课程对二阶段课程有显著帮助的有36人(97.3%)。结论:接受培训的外科住院医师课后对进阶整合二段式腹腔镜模拟培训课程的认可度高,该课程整体设计合理且可行,对于外科住院医师具有吸引力。
张鲁阳鞠萍鞠萍邵岩飞吴超吴超吴超王佳玉蔡伟
虚拟现实技术在外科医学教育实践中的应用与探索被引量:1
2023年
虚拟现实技术是一种将计算机生成的三维场景与用户感官交互的技术,已逐步应用到医学领域。笔者团队自2016年成功尝试3D腹腔镜胃肠手术虚拟现实技术直播以来,经过对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探索(2016—2017年)和深入研究阶段(2018—2019年)后,如今进入到应用实践阶段(2020年—至今)。随着技术迭代及应用经验的丰富,笔者中心目前的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主要聚焦在面向医学本科生的急性阑尾炎早期接触临床教学场景及面向临床患者术前谈话沟通的临床医疗场景,并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随着软件和硬件方面不断的突破和创新,虚拟现实技术将会应用于更多临床虚拟现实技术场景,课程受众也将拓展到更广泛群体。部分新近热点如元宇宙、ChatGPT等的融入将会弥补虚拟现实技术内容场景和交互性方面的短板,其应用前景拥有无限可能。
吴超薛佩王佳玉王诗潇孙晶马君俊潘睿俊胡伟国郑民华
关键词:虚拟现实医学教育
药物对临床诊断的干扰及其对策被引量:9
2011年
临床对疾病的诊断往往通过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器械检查来分析判定,但其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对疾病诊断的正确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没有正确的诊断,就没有正确的治疗,也无法准确的进行疗效观察与不良反应监测。为使诊断结果更客观、真实、可靠,必须排除药物对临床诊断的干扰,这既是药物治疗临床思维的要点内容,也是临床合理用药的重要部分。
朱斌吴超蔡映云余波翟青
关键词:药物合理用药
微创肿瘤手术临床研究结果的启示与思考:如何提高微创外科手术的质量控制被引量:8
2020年
以腹腔镜微创技术为代表的肿瘤微创外科发展已近30年。尽管手术技术及操作流程不断进步,但近来的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微创手术在部分恶性肿瘤中的肿瘤学疗效仍有争议。无论真相如何,手术的质量控制至关重要。严格把握手术指征,为肿瘤患者提供最合适的治疗方式有助于手术质量控制与风险降低。通过构建系统化培训体系,规范微创手术操作可保证肿瘤微创手术的质量。针对新兴微创手术技术,以严谨、审慎的态度加以开展,对于手术质量控制尤为重要。在微创外科高度发展的今天,除继续"保持速度",还应更好地"保证质量"才能使微创手术给更多的肿瘤患者带来获益。
郑民华马君俊吴超
关键词:肿瘤微创外科腹腔镜检查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