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雪坚
- 作品数:13 被引量:22H指数:3
-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第七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梧州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子宫内膜息肉切除并雌孕激素受体检测的优质护理被引量:4
- 2014年
- 子宫内膜息肉是由于子宫内膜受雌激素持续作用,发生基底内膜局限性增生,慢慢向上生长,突出子宫内膜表面,逐渐形成蒂即为息肉[1]。临床表现为月经量过多、阴道不规则出血、月经周期不规律、腹痛等症状,常导致不孕发生[2]。为了进一步指导子宫内膜息肉治疗,2012年7月我科开始对子宫内膜息肉组织中的雌孕激素受体表达进行检测。在护理方面,要求紧密配合,2013年1月,我科实行全程优质护理,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 谭连吴雪坚刘旭霞何明珊钟伟珍梁锋黄小结
- 关键词:优质护理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
- 氧气袋套的制作与使用
- 2009年
- 吴雪坚
- 关键词:氧气袋清洗消毒呕吐物橡胶管污染棉布
- 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应用体位固定器的效果观察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 探讨自制体位固定器用于吞咽障碍患者进食体位固定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神经内科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随意进食体位护理,观察组采用体位固定器保持床头抬高30°~45°固定进食体位护理,比较两组进食体位执行情况及误吸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发生误吸的现象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使用固定器固定进食体位,保持床头抬高30°~45°进食,可减少误吸发生,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缩短住院天数,降低社会、家庭经济负担。
- 黎桂婵潘锋吴雪坚
- 关键词:脑卒中吞咽障碍
- 体外震波碎石病人简易尿液过滤器的研制及应用被引量:1
- 2017年
- 体外震波碎石术是利用体外冲击波聚焦后击碎体内结石,使之随尿液排出体外的一种非手术疗法,是泌尿系结石的临床首选方法[1]。体外震波碎石术后观察和收集到排出的结石碎屑是病人了解碎石效果简单而快捷的途径,并且收集结石碎屑进行结石成分分析,可了解结石成因,对指导结石治疗和预防复发有重要意义[2]。对于体外震波碎石病人排石的观察,传统的方法是让病人把尿液排到清洁容器内,倒掉尿液后用清水冲洗碎石,然后放入清洁容器内保留,以便观察排石量的多少[3]。这种观察排石的方法,
- 钟运露吴雪坚刘远玲
- 关键词:尿石症体外震波碎石
- 真空静脉采血针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 2012年
- 真空采血技术是当前最先进的采血技术,倍受医务界人士的欢迎和推崇。一次性真空静脉采血针是由穿刺针、集血针和软管三部分组成的双向无菌针。由于其具有操作简单,患者痛苦少,工作效率高,采血量不受限制,保护操作者及减少环境污染等[1]优点,在临床应用广泛。护理人员在实践中对真空静脉采血针的临床应用范围进行了研究,现综述如下。
- 吴雪坚
- 关键词:真空采血技术静脉采血针环境污染护理人员操作者穿刺针
- 两种不同穿刺方法在婴儿头皮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比较
- 2011年
- 目的比较两种穿刺方法一针穿刺成功率,输液中并发症出现及患儿家属满意度。方法将186例门诊输液病儿,随机分为A、B两个组,A组采用常规法穿刺,B组采用新法穿刺。结果新法穿刺一次穿刺成功率高于常规法穿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经过全员培训新法穿刺,应用于临床,效果满意,提高了治疗质量和护理服务满意度。
- 谭连吴雪坚
- 关键词:婴儿头皮静脉穿刺
- 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中皮肤损伤的原因分析及防范对策
- 2009年
- 吴雪坚
- 关键词:尿路结石碎石术
- 电磁冲击波治疗泌尿系结石的护理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探讨电磁冲击波治疗泌尿系结石的护理效果。方法:应用电磁冲击波碎石机配合B超定位监测治疗泌尿系结石6 500例。结果:肾结石治疗成功率为98%,输尿管结石治疗成功率为98%,膀胱结石治疗成功率为100%。结论:做好碎石治疗的护理有助于提高患者对结石病的认知能力,增强ESWL术中、术后配合,提高碎石疗效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能促进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降低泌尿系结石的发生率。
- 吴雪坚
- 关键词: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泌尿系结石护理
- 临床护理路径对体外震波碎石治疗效果的影响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体外震波碎石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490例体外震波碎石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30例与观察组260例,对照组采用一般的健康教育方法,观察组按临床护理路径表进行治疗护理及健康教育。结果:观察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有助于提高体外震波碎石治疗效果。
- 吴雪坚
-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体外震波碎石护理
- 四种静脉路径在婴幼儿采血的应用比较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不同静脉路径在婴幼儿静脉采血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580例需要采血标本的患儿随机分为大隐静脉、颈外静脉、股静脉、前额正中静脉四种静脉路径采血观察,每组145例。结果:大隐静脉组血样合格率最高,医源性污染最少;颈外静脉组一次性采血成功率最高,血样合格率、医源性污染率次于大隐静脉组;股静脉组医源性污染性最大;前额正中静脉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最差,医源性污染也较大。结论:婴幼儿静脉采血前要做好充分的评估,根据婴幼儿身体情况和采血量不同选择合适的静脉途径。
- 谭连吴雪坚
- 关键词:婴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