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丹蓉

作品数:115 被引量:416H指数:12
供职机构: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属公益类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专项农业部热带作物种质资源保护项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8篇期刊文章
  • 43篇专利
  • 3篇科技成果
  • 1篇标准

领域

  • 51篇农业科学
  • 20篇轻工技术与工...
  • 4篇生物学
  • 3篇医药卫生
  • 2篇经济管理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5篇果实
  • 15篇芙蓉李
  • 12篇花色
  • 11篇采后
  • 9篇果树
  • 8篇植物
  • 8篇贮藏
  • 8篇辣木
  • 8篇花色苷
  • 8篇基因
  • 7篇栽培
  • 7篇种质
  • 6篇营养
  • 6篇生物信息
  • 6篇生物信息学
  • 6篇种质资源
  • 6篇果实品质
  • 5篇液相色谱
  • 5篇栽培技术
  • 5篇色谱

机构

  • 115篇福建省农业科...
  • 2篇福建农林大学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长江大学

作者

  • 115篇周丹蓉
  • 107篇叶新福
  • 87篇方智振
  • 74篇姜翠翠
  • 64篇潘少霖
  • 49篇林炎娟
  • 19篇王小安
  • 16篇陈文光
  • 13篇廖汝玉
  • 9篇韦晓霞
  • 4篇吴如健
  • 4篇高敏霞
  • 3篇陈秀萍
  • 2篇姜帆
  • 2篇蒋际谋
  • 2篇许家辉
  • 2篇潘少林
  • 2篇郑少泉
  • 2篇孙文鹏
  • 2篇邓朝军

传媒

  • 17篇东南园艺
  • 8篇福建农业学报
  • 7篇食品安全质量...
  • 6篇中国南方果树
  • 6篇热带作物学报
  • 4篇核农学报
  • 3篇食品研究与开...
  • 2篇食品科学
  • 2篇江苏农业科学
  • 2篇果树学报
  • 2篇园艺学报
  • 2篇福建果树
  • 1篇应用与环境生...
  • 1篇食品科技
  • 1篇营养学报
  • 1篇植物遗传资源...
  • 1篇分子植物育种
  • 1篇中国果业信息
  • 1篇南方农业学报

年份

  • 3篇2024
  • 4篇2023
  • 4篇2022
  • 11篇2021
  • 17篇2020
  • 19篇2019
  • 13篇2018
  • 10篇2017
  • 9篇2016
  • 7篇2015
  • 8篇2014
  • 3篇2013
  • 5篇2012
  • 2篇2011
1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李果实中多酚含量及其抗氧化能力研究被引量:21
2017年
为分析不同李品种果实中多酚含量及其抗氧化能力,以14个李品种为试材,测定果皮和果肉中的多酚含量,采用超氧自由基(O_2^-)清除法、羟自由基(OH·)清除法、DPPH法、FRAP法和TBARS法测定抗氧化能力,比较多酚含量、抗氧化能力的差异,分析多酚含量与抗氧化能力的相关性,比较抗氧化能力测定方法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李果实中富含多酚并且品种间存在差异,不同品种果皮中含量为1.40~3.37 mg·g^(-1) FW,果肉中含量为0.50~0.97 mg·g^(-1) FW,果皮中含量远大于果肉中含量;果皮中多酚含量较高的李品种为皇后李、猪肝李,其次为黑宝石李、红玫瑰李;果肉中多酚含量最高的为秋姬李,其次为威克逊李。(2)李果皮、果肉多酚提取物均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果皮提取物综合抗氧化能力较强的为皇后李、黑宝石李和猪肝李,果肉的为红美丽李、红玫瑰李和秋姬李。(3)果皮中多酚含量与清除O_2^-、OH·能力及DPPH、FRAP、TBARS均呈极显著正相关,果肉中多酚含量与抗氧化能力呈显著正相关。(4)对5种方法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评价李果多酚抗氧化能力,方法间均具有很好的相关性,DPPH法与FRAP法综合评价最佳,可作为主要选择。
周丹蓉方智振叶新福潘少霖姜翠翠
关键词:果皮果肉多酚抗氧化
一种成年李树周年施肥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成年李树周年施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基肥:采果后的秋末至冬初施基肥,施肥量占全年的60%‑65%;(2)壮花肥:开花前每亩施复合肥和硼锌肥各17 kg,施肥量占全年的5%‑10%;(3)稳果肥:幼果...
姜翠翠叶新福方智振周丹蓉潘少霖
文献传递
一种诱导采后芙蓉李果皮和果肉积累花色苷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诱导采后芙蓉李果皮和果肉积累花色苷的方法,将五成熟以上的芙蓉李果实放入含有0.02g/L ABA、温度为40~45℃的温水中处理,处理时间为30‑40秒;随后,将果实从温水中捞出,沥干水分,置于18‑20℃...
方智振叶新福周丹蓉姜翠翠张雅玲
文献传递
果实类植物离体组织的挥发性气体采集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果实类植物离体组织的挥发性气体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部开口、内部中空的杯体,所述杯体开口部设有外螺纹,所述杯体开口部的外螺纹可拆连接有用于密封的杯盖,杯盖上设有贯通杯盖且与杯体内部导通的抽气管口和...
方智振叶新福周丹蓉姜翠翠林炎娟
文献传递
‘芙蓉李’糖转运蛋白家族基因鉴定及表达分析被引量:3
2022年
基于‘芙蓉李’(Prunus salicina)基因组数据,采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鉴定糖转运蛋白家族基因,并对其蛋白质理化特性、亚细胞定位、系统进化树、蛋白质保守结构域以及表达模式进行分析。共鉴定出49个该家族基因,根据保守结构域和系统发育分析将其分为7个亚家族。蛋白质介于313~948个氨基酸之间,预测定位于质膜或液泡膜;所有的蛋白都含有保守的糖转运体结构域(PF00083),其中大多数含有12个跨膜螺旋。通过比对‘芙蓉李’果实发育过程的RNA-seq数据,对49个基因进行表达谱分析,其中15个在果实不同发育阶段差异表达;qRT-PCR分析表明,15个差异表达基因中有9个基因与果实葡萄糖和蔗糖含量显著正/负相关,其中1个肌醇转运蛋白亚家族基因(PsINT4)、1个糖转运蛋白亚家族基因(PsSTP11)、1个糖促进蛋白亚家族基因(PsSFP5)和1个液泡单糖转运蛋白亚家族基因(PsTMT1)在‘芙蓉李’果实发育过程中具有较高的表达量,可能在‘芙蓉李’果实发育和成熟过程中对糖分积累起重要作用。
姜翠翠方智振周丹蓉林炎娟叶新福
关键词:基因组基因家族生物信息学
一种实验用集均质和恒温一体的反应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实验用集均质和恒温一体的反应装置,包括相互固定连接的恒温锅和均质器,恒温锅内设有温控装置,恒温锅外安装有控制面板,控制面板上设有温控开关,温控开关电连接温控装置,恒温锅内固定安装有电动伸缩杆,电动伸缩...
林炎娟叶新福周丹蓉姜翠翠梁华俤方智振潘少霖
文献传递
一种成年李树周年施肥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成年李树周年施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基肥:采果后的秋末至冬初施基肥,施肥量占全年的60%‑65%;(2)壮花肥:开花前每亩施复合肥和硼锌肥各17 kg,施肥量占全年的5%‑10%;(3)稳果肥:幼果...
姜翠翠叶新福方智振周丹蓉潘少霖
文献传递
光照对芙蓉李果肉花色苷积累的影响被引量:13
2018年
在福建省古田县,以芙蓉李为试材,研究地面铺反光膜对树冠下部光照条件、果实品质和花色苷含量的影响,以及外黄内黑双层纸袋套袋对果面着色和果肉花色苷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铺反光膜可显著增强树冠下部光照,提高果肉可溶性固形物和花色苷含量,而对果实大小和可滴定酸含量无显著影响。在套袋后的无光条件下,芙蓉李果皮为黄色,果肉花色苷含量显著降低。光照是影响芙蓉李果皮和果肉花色苷积累的重要因素。
潘少霖林炎娟方智振周丹蓉姜翠翠叶新福
关键词:反光膜芙蓉李光照果实品质花色苷
南方李柰种质资源评价与创新利用
叶新福周丹蓉方智振廖汝玉潘少林姜翠翠曾洪挺曾志芳林程王小安
李是蔷薇科李属落叶果树。福建省李栽培历史悠久,种质资源丰富,栽培面积达80多万亩,居该省落叶果树首位。生产上李子以加工为主,鲜食为辅;栽培上李种植粗放,品质不佳;研究上李种质资源保护与创新利用研究薄弱;产业上适合福建湿热...
关键词:
关键词:种质资源新品种培育栽培技术
福建省白栎资源及其开发利用被引量:1
2013年
白栎(Quercus fabri Hance)为壳斗科栎属落叶植物,广布于江苏、安徽、江西、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等省(区)。白栎在福建省较为常见,根系发达,耐干旱贫瘠,多生长于山坡杂木林中。种子含淀粉,民间多利用白栎种子加工成食品,是福建省利用程度较高的野生果树之一。白栎木质坚硬,树枝可培植香菇,果实的虫瘿可入药,有着很高的利用价值。本文结合对福建省白栎资源的调查,以期为深入认识并有效开发利用该树种提供参考依据。
韦晓霞张艳芳周丹蓉吴如健叶新福
关键词:白栎种子加工落叶植物野生果树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