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俊丽

作品数:61 被引量:489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期刊文章
  • 19篇会议论文
  • 3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1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天文地球
  • 3篇医药卫生
  • 2篇经济管理
  • 2篇水利工程
  • 2篇农业科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19篇生态风险
  • 16篇污染
  • 15篇沉积物
  • 13篇生态风险评价
  • 11篇水质
  • 10篇长江口
  • 9篇水质基准
  • 8篇多环芳烃
  • 8篇新化学物质
  • 7篇水体
  • 7篇污染物
  • 7篇表层沉积物
  • 6篇辽河流域
  • 6篇河流
  • 5篇生态风险评估
  • 5篇重金
  • 5篇重金属
  • 5篇物种敏感度分...
  • 5篇流域
  • 5篇风险评估

机构

  • 55篇中国环境科学...
  • 12篇北京化工大学
  • 6篇北京师范大学
  • 6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山东科技大学

作者

  • 61篇周俊丽
  • 46篇刘征涛
  • 13篇高富
  • 10篇闫振广
  • 9篇王宏
  • 9篇方征
  • 9篇余若祯
  • 9篇杨霓云
  • 9篇冯流
  • 8篇裴淑玮
  • 8篇武江越
  • 7篇张亚辉
  • 7篇李霁
  • 5篇张娟
  • 5篇王晓南
  • 4篇曹莹
  • 4篇王伟莉
  • 4篇杨建丽
  • 4篇庞智勇
  • 4篇李政

传媒

  • 11篇环境科学研究
  • 7篇环境化学
  • 6篇环境科学与技...
  • 3篇2008年中...
  • 2篇环境保护
  • 2篇环境科学
  • 2篇化学物质环境...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海洋科学
  • 1篇海洋学报
  • 1篇水资源保护
  • 1篇海洋科学进展
  • 1篇生态与农村环...
  • 1篇生态毒理学报
  • 1篇环境工程技术...
  • 1篇第四届全国环...
  • 1篇中国毒理学会...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7篇2015
  • 4篇2014
  • 6篇2013
  • 5篇2012
  • 6篇2011
  • 1篇2010
  • 8篇2009
  • 8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6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辽河流域盘锦段水质污染状况简析被引量:3
2013年
研究采用水质指数评价方法,对辽河流域盘锦段4个监测断面水质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辽河流域盘锦段以三岔河断面水体污染最为严重。2002-2008年期间各断面水质均表现为劣Ⅴ类,首要污染因子为氨氮、生化需氧量和化学需氧量。从水质逐月变化来看,枯水期水质指数最高,丰水期水质指数较低。通过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能够准确反应水体污染状况及主要污染指标,研究发现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和高锰酸盐指数对流域污染的贡献率达了47%,表明该地区耗氧有机物污染严重,需控制该地区工农业废水及生活污水的排放,以遏制污染加剧。
裴淑玮周俊丽刘征涛
关键词:水环境质量水质污染辽河流域水质指数主成分分析
不同形态的砷水生生物基准探讨及在辽河流域的初步应用
砷是公认的有毒元素之一,自然界水域检出的砷浓度变化范围很大.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矿业活动导致我国14省20多个湖泊存在严重的砷污染,砷检出浓度高达1900μg·L-1,超出自然水域背景值104倍对自然生态系统构成...
张娟闫振广高富武江越裴淑玮周俊丽刘征涛
关键词:生态风险分析水质基准
辽河流域盘锦段水体污染状况分析
研究采用水质指数评价方法,对辽河流域盘锦段4个监测断面水质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辽河流域盘锦段以三岔河断面水体污染最为严重。2002~2008年期间各断面水质均表现为劣V类,首要污染因子为氨氮、生化需氧量和化学需氧...
裴淑玮周俊丽刘征涛
关键词:水环境质量水质污染辽河流域水质指数
文献传递
环境优控污染物筛选研究进展被引量:26
2013年
通过对国内外主要环境优控污染物筛选方案的研究,分析了优控污染物筛选的原则、方法及主要评价参数的选择,并提出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发现,由于我国早期的优控污染物筛选工作中所能获得的数据有限,考虑的因素不是很全面,且名单长时间未进行更新,已不能充分反映我国的环境污染现状。针对研究中发现的相关问题,建议今后优控污染物的研究工作应由政府、科研人员、企业和公众共同参与,在监测数据的基础上采用半定量评分方法进行优控污染物排序。
裴淑玮周俊丽刘征涛
关键词:污染物毒性
我国新化学物质生态风险评价数据外推技术研究
在进行新化学物质生态环境效应评价时,通常依据危害性识别确定需要关注的环境效应,然后应用毒理学数据外推得出预测无效应浓度(PNEC)。一般情况,由于实验数据有限使得外推生态系统环境效应受到限制,这种情况下由少数的实验室数据...
王宏杨霓云余若祯方征周俊丽刘征涛
关键词:新化学物质风险评估
文献传递
农业土壤中邻苯二甲酸酯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综述被引量:8
2024年
邻苯二甲酸酯(PAEs)作为添加剂已被大量应用于农业投入品中,然而其却是一种具有“致癌、致畸、致突”作用的环境污染物。近年来,随着塑料制品的大量使用,PAEs已成为我国农业土壤中残留最多的有机污染物,引起了广泛关注。因此,了解当前我国农业土壤中PAEs污染现状,对于选用恰当的土壤修复技术有着重要的科学意义。该文在系统梳理我国各地区农膜使用量、农田土壤中PAEs污染调查数据及不同蔬菜中不同种类PAEs含量的基础上,综述了全国尺度农业土壤中PAEs污染程度和分布特征,并通过对比统计分析的方法,得出典型区域农业土壤中PAEs浓度与农膜使用量、作物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1)我国农业土壤已受到不同程度的PAEs污染,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同时,我国农业土壤中PAEs浓度普遍高于国外,且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和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含量较高。(2)不同种类PAEs单体化合物在我国农业土壤中的分布具有空间规律。(3)我国农业土壤中PAEs分布特征主要受农膜使用量和农用地类型等宏观因素影响,也与土壤环境和PAEs单体理化性质等相关。
史陈雪武倩倩刘泉利赵健周俊丽任加国刘玥
关键词:农业土壤酞酸酯影响因素
崇明东滩湿地重金属分布特征及其污染状况被引量:26
2003年
用ICP-AES测定了2001年4月来自崇明东滩高、中、低潮滩柱状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并以上海土壤环境为背景值,用均方根法对长江口滨岸湿地表层沉积物重金属进行了污染综合指数计算,并对崇明东滩重金属分布和污染状况作出评价和分析.结果表明,重金属分布从低潮滩向高潮滩呈增加趋势,铁、锰、铜、锌、铬、铅、钴和镍浓度变化范围分别为2 2%~4 6%,400~1050,10~50,50~160,30~95,10~70,8~18,14~43mg/kg;高潮滩重金属在根系沉积物中(3~10cm)明显富集;在高潮滩30~70cm和中潮滩10~40cm波动较大;粒径控制柱状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分布;崇明东滩细颗粒粒径与有机碳呈显著正相关,有机质是粒径控制重金属分布的潜在因子;以上海土壤环境背景值为评价标准。
康勤书吴莹张经周俊丽程和琴
关键词:湿地重金属
太湖水中微囊藻毒素的测定及其分布特征被引量:9
2012年
为了调查太湖水体中微囊藻毒素的污染程度,运用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测定了微囊藻毒素(MC-RR,MC-LR)的含量水平。该方法线性范围0.2~5 mg/L,相关系数大于0.99,2种藻毒素的最低检测限分别为0.05μg/L(MC-RR)和0.048μg/L(MC-LR)。结果表明,夏季太湖水体中MCs总体含量高于冬季;微囊藻毒素MC-LR的含量大于MC-RR。总体上看来,太湖北部(梅梁湾)水域中藻毒素的污染比其它区域水体严重。
曹莹张亚辉高富周俊丽刘征涛
关键词:微囊藻毒素高效液相色谱太湖
长江口湿地生态系统中有机质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研究——以崇明东滩为例
本文选择长江口最大的湿地—崇明东滩作为研究区域,采集了表层沉积物(洪、枯季)、3根柱状沉积物(分别位于高潮滩、中潮滩和光滩)、植物、动物和长江口水体中的悬浮颗粒物样品,并对样品进行元素(C,N,P,S)、稳定同位素(δ1...
周俊丽
关键词:长江口湿地同位素
文献传递
太湖水体中微囊藻毒素的测定及其分布特征
<正>目前,我国大多数湖泊水库都受到富营养化的困扰,产生的蓝藻水华污染造成主要危害是向水体释放各种藻类毒素,其中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s,MCs)是由淡水蓝绿藻细胞,破裂后产生的一类常见环七肽缩氨酸肝毒素。太...
曹莹张亚辉高富周俊丽刘征涛
文献传递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