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广鑑
- 作品数:16 被引量:56H指数:4
- 供职机构:南通大学附属海安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全髋和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监测CRP和ESR的临床意义被引量:2
- 2009年
- 近年来由于假体的材料、骨水泥及外科技术的明显进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发生率已降至1%以下,但是一旦发生感染,后果严重,治疗非常棘手,常常导致假体置换手术的失败。CRP和ESR一直被认为是可靠的炎症早期临床上易于检测的相关指标,而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早期诊断有助于治疗方法的选择并增加治疗成功的可能性。本研究自2006年1月~2008年10月,通过监测24例患者关节置换术后CRP和ESR的变化,为早期感染的筛选提供理论依据。
- 周广鑑陈志刚吕书军张剑平史少华李立东崔益祥
- 关键词:红细胞沉降率关节置换
-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合并椎管内骨块无脊髓神经损伤的手术研究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观察采用经骨折椎椎弓根螺钉复位非椎板减压与减压两种方法治疗合并椎管内骨块无脊髓神经损伤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6例合并有椎管内骨块而无脊髓神经损伤患者分为经骨折椎椎弓根螺钉复位椎板减压术组(A组)和非椎板减压术组(B组),每组13例。结果 2组手术时间及出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前、术后伤椎前缘压缩比、椎管容积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间接复位非椎板减压治疗合并椎管内骨块无脊髓神经损伤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方法对于适合的患者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
- 李立东周广鑑陈志刚吕书军史少华
- 关键词:胸腰椎脊柱骨折手术
- 肘管综合征25例远期随访报告被引量:1
- 2002年
- 目的:探讨肘管综合征的病因及手术方法的选择.方法:对1992年-1996年手术的25例肘管综合征的病因、手术方法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术后平均随访30.5个月。按2000年中华手外科学会周围神经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价,功能恢复优良率88.5%。结论:肘管综合征的手术治疗以神经松解术为主,术中根据尺神经病理变化选择神经内或外松解术。
- 邓爱东周广鑑
- 关键词:肘管综合征神经松解术
- 以病人安全为目标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被引量:1
- 2008年
- 周广鑑钱梅军
- 关键词:和谐医患关系病人安全安全评估省卫生厅
- 四肢骨折手术前后C反应蛋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0
- 2009年
- 目的探讨四肢骨折手术前后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抽取骨折手术患者入院时、术前1 d、术后1-6 d及12 d的血标本,用散射比浊法测量CRP。结果术后无并发症的患者CRP变化相似:术后2 d出现的峰值水平与骨折部位有关,并反映手术创伤程度。深部切口感染术后4 d CRP临界值为96 mg/L。结论根据CRP反应动力学确定骨折术后时间相关的CRP参考值。CRP偏离参考值特别术后4 d〉96 mg/L,有助于早期发现术后感染并发症。
- 陈志刚周广鑑吕书军张剑平史少华李立东崔益祥
- 关键词:C反应蛋白质四肢骨折外科伤口感染
- 前路减压钛网融合器联合ZEPHIR钢板治疗脊髓型颈椎病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减压钛网融合器联合ZEPHIR钢板内固定术在脊髓型颈椎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1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颈椎前路减压钛网融合器联合ZEPHIR钢板内固定术,比较术前、术后的JOA评分及平均椎间高度的变化。结果:患者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时JOA评分与术前比较有明显性差异(P<0.05)。术后1个月、末次随访时的平均椎体高度与术前比较有明显性差异(P<0.05),术后1个月与末次随访之间无明显性差异(P>0.05)。所有病例椎间植骨均融合,有1例出现融合器陷入椎体,但无明显临床症状。结论:颈椎前路减压钛网融合器联合ZEPHIR钢板内固定术后颈椎即时稳定性好,椎间融合率高。
- 史少华陈志刚吕书军周广鑑
- 关键词:脊髓型颈椎病前路减压椎间融合器
- 前路减压自体髂骨植骨联合锁定钢板治疗脊髓型颈椎病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探讨前路减压自体髂骨植骨联合锁定钢板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37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颈椎前路开槽减压自体髂骨植骨+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比较术前、术后的JOA评分及平均椎间高度的变化。结果患者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时JOA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与末次随访时的平均椎体高度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病例椎间植骨均融合。17.2%患者术后出现取骨区并发症。结论前路减压自体髂骨植骨联合锁定钢板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疗效可靠,安全性高。
- 李立东陈志刚吕书军周广鑑史少华
- 关键词:脊髓型颈椎病前路植骨
- 前路三种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比较被引量:6
- 2009年
- 目的评价三种不同的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根据JOA评分及X线表现比较三种方法的治疗结果。结果三组患者术后JOA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椎前路减压自体植骨和钛网融合器加锁定钢板内固定均可使颈椎融合节段获得术后即刻稳定,提高骨性融合率,且能维持术后椎间高度和脊髓减压效果。
- 陈志刚吕书军周广鑑史少华
- 关键词:脊髓型颈椎病前路
- 三Endobutton钢板解剖重建喙锁韧带治疗肩锁关节脱位被引量:16
- 2012年
- 目的探讨三Endobutton钢板解剖重建喙锁韧带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初步临床疗效。方法对25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应用三Endobutton钢板解剖重建喙锁韧带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25例均获随访,时间14~29个月。X线检查证实肩锁关节脱位均完全复位。肩关节外展活动范围术前为40°~80°,术后为140°~150°。肩关节功能按Constant标准,评分术前为(66.5±3.2)分,术后3个月为(90.5±2.3)分,术后6个月为(93.5±3.1)分。结论三Endobutton钢板解剖重建喙锁韧带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固定确实,不损伤关节面,术后患者可以早期功能锻炼,无需二次手术,疗效满意。
- 吕书军曹勇洪晔蒋栋周广鑑
- 关键词:肩锁关节脱位ENDOBUTTON钢板喙锁韧带重建
- Quadrant通道下经肌间隙入路TLIF治疗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探讨Quadrant通道下经肌间隙入路TLIF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治疗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共收治25例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采用Quadrant通道下经肌间隙入路TLIF手术(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MIS-TLIF组)10例,传统开放腰椎椎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开放组)15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手术并发症、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血肌酸激酶值(creatine kinase,CK)。结果 MIS-TLIF组术中出血及术后切口引流量明显少于开放组,而手术时间却长于开放组(P〈0.05)。两组术前VAS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但术后1周、1个月和3个月VAS评分MIS-TLIF组患者低于开放组患者(P〈0.05),术后第1天、第3天CK值MIS-TLIF组明显低于开放组(P〈0.05),但术后第7天两组CK值又基本恢复至正常水平。两组患者随访时间5~24个月,平均12个月,末次随访时MIS-TLIF组出现1例未融合。结论 MIS-TLIF治疗单节段下腰椎退行性疾病可获得与开放手术相同的融合率,同时具有出血少、椎旁肌损伤小、术后恢复良好等优点。
- 陈志刚吕书军李立东周广鑑洪晔林俊安丁春劲
- 关键词:腰椎退行性疾病QUADRANT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