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强
- 作品数:13 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安徽省统计局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 统筹安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 2012年
- 本文以安徽17市为研究地域单元.以人均GDP为测度指标.借助于多元统计中的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定量测度和评价了安徽区域经济差异状况,并探讨了统筹安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基本路径。一、安徽区域经济差异分析,区域经济差异测度方法大体可分为单指标测度方法和多指标测度方法两种。
- 周强
- 关键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区域经济差异聚类分析方法人均GDP
- 聚焦“五度”坚守五经普数据质量生命线被引量:1
- 2024年
- 开展经济普查,是把脉“国之大情”、掌握“国之大数”、服务“国之大者”、推动“国之大策”的重大举措。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依法普查,强化责任担当,严把数据质量关,从高度、力度、精度、深度、广度五个维度着力,牢牢守住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以下简称五经普)数据质量生命线。
- 周强刘刚
- 关键词:数据质量责任担当生命线五经
- 安徽省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综合评价研究
- 2024年
- 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通过构建区域协调发展综合监测评价体系,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从纵向和横向两个层面监测安徽区域协调发展取得的阶段成效、特色经验、短板弱项,以期为政府决策咨询和协调监测工作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党的十八大以来,安徽区域协调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效,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突出。统筹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应在做大做强“经济蛋糕”、强化区域联动发展、推进生态环境协同治理、充分发挥政府职能作用等方面精准施策、久久为功、善作善成。
- 周强
- 关键词:协调发展综合评价
- 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皖北振兴的短板效应与对策研究
- 2024年
- 皖北地区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通过构建区域综合实力评价体系,运用主成分、因子、聚类分析等多元统计方法,对皖北地区综合实力进行深入研究。结果显示:皖北地区不仅是安徽的“皖底”,更是长三角的“垫底”。本文进一步对皖北差距形成的深层原因进行分析,提出加强人力资本建设,充分挖掘比较优势,强化创新驱动战略等建议,以期推动皖北全面振兴,补齐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拼图。
- 周强
- 关键词:长三角一体化综合实力评价发展路径研究
- 2009年三大需求对我省经济的影响分析
- 2010年
-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2008年下半年尤其是四季度我省经济增速下滑,主要经济指标纷纷跳水,2009年初下行趋势并未改变,人们对经济增长的期望值不高。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的重大考验,我省积极贯彻国家“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惠民生”一揽子计划,通过一系列正确的应对措施,带动我省经济迅速回升,四季度增长加速,
- 周强
- 关键词:经济增速国际金融危机经济指标经济增长经济衰退
- 安徽省区域协调发展综合评价研究
- 2024年
- 本文从人民基本生活水平、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础设施通达程度、科技创新支撑能力、地区比较优势发挥、生态环境协同发展等六个维度构建区域协调发展监测指标体系,测度安徽16市区域协调发展整体成效,探究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问题,提出持续做大做强经济蛋糕、深入实施区域联动战略、加力扶持皖北全面振兴、推进生态环境跨界治理等对策建议。
- 周强
- 关键词:聚类分析
- 中国式现代化安徽篇章统计监测研究
- 2023年
- 本文紧扣中国式现代化科学内涵,对接国际标准、对应国家要求、对照安徽省情,基于目标导向原则、问题导向原则、可操作性原则、结合实际原则,对现有监测方法进行了拓展和创新,构建了一套具有安徽特色、操作性较强的基本现代化地区篇统计监测指标体系,并提出从深化研究、加强横向协作、加强协调督导等方向进一步改进监测体系,以期能为政府决策和中国式现代化监测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 周强
-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统计监测指标体系
- 着力扩大消费需求 加快转变发展方式
- 2011年
-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规定,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长期以来,安徽坚持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经济增长的基本立足点,并且采取了一系列提高居民收入、刺激居民消费的政策措施,消费需求总量不断扩大,成为经济实现平稳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
- 周强
- 关键词:扩大消费需求消费需求总量扩大内需居民消费
- 全面小康社会离我们有多远——对2000—2010年安徽全面小康进程的分析与思考
- 2012年
-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本世纪头二十年的奋斗目标。经过“十五”和“十一五”(新世纪第一个十年)的建设发展.安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展如何?与全国的差距有多大?展望下一个十年.全面小康建设重点和难点是什么?
- 周强
- 关键词:全面小康社会小康进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小康建设
- 突出“八个导向”推动统计教育培训高质量发展
- 2023年
-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的新部署新要求。统计教育培训是继续教育的组成部分,发挥着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加快构建高质量统计教育培训体系,是践行党的二十大精神、服务统计现代化改革的重大举措和时代要求。构建高质量统计教育培训体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制度、管理、方式、师资、课程、教材、资源配置等各种因素,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培训的重要论述和重要部署,深化理论研究,坚持导向思维,持续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
- 周强
- 关键词:统计教育培训协同创新高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