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新华

作品数:129 被引量:1,463H指数:24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文化科学历史地理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5篇期刊文章
  • 32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21篇天文地球
  • 3篇文化科学
  • 3篇历史地理
  • 2篇理学
  • 1篇生物学
  • 1篇建筑科学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艺术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37篇岩石
  • 35篇地球化
  • 35篇地球化学
  • 29篇中生代
  • 27篇同位素
  • 24篇岩石圈
  • 21篇火山岩
  • 20篇地幔
  • 13篇山岩
  • 13篇火山
  • 12篇地质
  • 11篇岩石圈地幔
  • 11篇晚中生代
  • 9篇地球化学特征
  • 9篇源区
  • 9篇造山带
  • 9篇化学特征
  • 9篇捕虏体
  • 8篇早白垩世
  • 8篇镁铁岩

机构

  • 101篇中国科学院
  • 29篇中国科学院地...
  • 14篇香港大学
  • 11篇北京大学
  • 9篇中国科学院研...
  • 8篇中国科学院大...
  • 7篇中国地质大学
  • 6篇中国地震局
  • 5篇南京大学
  • 4篇中国地质大学...
  • 3篇中国科学技术...
  • 3篇沈阳地质矿产...
  • 3篇河北地质大学
  • 2篇中国地质调查...
  • 1篇长春科技大学
  • 1篇天津地质矿产...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西北大学
  • 1篇石家庄经济学...
  • 1篇同济大学

作者

  • 129篇周新华
  • 31篇英基丰
  • 20篇张宏福
  • 19篇张连昌
  • 16篇孙敏
  • 11篇张玉涛
  • 11篇王非
  • 9篇侯泉林
  • 9篇汤艳杰
  • 9篇陈志广
  • 9篇邵济安
  • 8篇陈绍海
  • 8篇陈立辉
  • 8篇杨进辉
  • 8篇刘庆
  • 7篇任胜利
  • 7篇谢烈文
  • 6篇陈文寄
  • 5篇路凤香
  • 5篇张国辉

传媒

  • 22篇岩石学报
  • 17篇矿物岩石地球...
  • 11篇科学通报
  • 5篇地球化学
  • 5篇中国科学(D...
  • 4篇地震地质
  • 4篇地学前缘
  • 3篇地质科学
  • 3篇地球科学(中...
  • 2篇中国地质
  • 2篇极地研究
  • 2篇地球学报(中...
  • 2篇2008年全...
  • 2篇2012年全...
  • 1篇岩石矿物学杂...
  • 1篇岩矿测试
  • 1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矿物岩石
  • 1篇地质地球化学
  • 1篇自然科学进展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6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10篇2009
  • 8篇2008
  • 13篇2007
  • 8篇2006
  • 5篇2005
  • 4篇2004
  • 5篇2003
  • 5篇2002
1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多元同位素制约研究大陆富集地幔端元地球化学特征
<正>大陆岩石圈研究中涉及的主要科学问题之一是对陆下岩石圈地幔(subcontinental mantle)性质的厘定,特别是对其地球化学特征的判定和识别,这将直接关系到对岩石圈地壳部分地质时代众多岩浆活动和火山作用源区...
周新华英基丰孙扬储著银邵济安
文献传递
华北克拉通北缘下地壳多期次改造:捕虏体证据
<正>华北克拉通是世界上最为古老的克拉通之-,过去十余年来,中外学者对华北克拉通岩石圈的演化开展了地质、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等多学科综合研究,可以说,华北克拉通岩石圈研究是当前地球科学领域内有关克拉通岩石圈演化研究最为深入...
英基丰张宏福汤艳杰苏本勋周新华
文献传递
试论月球科学与类地行星研究的学科属性被引量:1
2010年
我国月球探测一期工程获国家批准立项和"嫦娥一号"卫星成功发射及运行这一历史性事件标志着我国已继人造地球卫星、载人航天阶段之后,开始进入人类航天活动的第三领域——深空探测。无疑此时探讨人类这一伟大社会实践活动的自然科学意义,特别是深空探测对象的科学内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随着相关技术的开发、创新和成熟,工作重点将逐渐转移到深空探测对象本身的科学研究上来,即认识地球之外的行星体以及更深刻地重新审视地球。本文讨论了现阶段深空探测对象——月球及类地行星的基本物质属性,回顾美国和前苏联两国探月计划实施历史的启示,Apollo计划的演变-科学内容的纳入及宇航员地学素养的要求,Apollo登月计划的实施对月球科学本身的促进,以及对20世纪地球科学发展、人才队伍建设和分析技术进步等的重大影响,总结了前苏联探月计划的成败及其教训,并对我国月球探测工程立项历史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论述了月球科学及类地行星研究的地球科学属性,并强调指出地球科学家应将月球及整个类地行星研究纳入到地球系统科学的框架之中。
周新华林杨挺
关键词:地球科学比较行星学类地行星学科属性
华北克拉通北缘晚中生代火山岩Sr-Nd-Pb同位素填图及其构造意义被引量:106
2001年
辽宁西部广泛分布着晚中生代火山岩,横跨华北克拉通和兴-蒙造山带两大构造单元,一般认为它们是以在这一地区发育的两条主要断裂——西拉木伦河断裂和赤峰-开源断裂为界。这些火山作用曾被认为是中生代伊泽奈崎板块西向或西北向消减作用的结果。在岩性上它们主要以中酸性岩石为主,玄武岩等中基性岩石较少。为查明下伏岩石圈对这些岩浆作用成因的影响,对其中的 SiO2含量 < 60%的中基性火山岩进行了详细的 Sr- Nd- Pb同位素研究。结果显示,以西拉木伦河断裂和赤峰-开源断裂两侧为界,两侧火山岩的同位素特征存在显著区别。南区有明显的 EMI特征并具 EMI- PM混合趋势,而北区则显示了原始或略亏损的特征。南北两区之间的过渡带(介于西拉木伦河断裂和赤峰-开源断裂之间)则表现了同位素组成上相应的过渡特征。这一地球化学观测与已有的地质和地球物理资料颇为吻合。基于新生代幔源岩石化学反演的中国东部陆下地幔化学区划研究揭示了克拉通下 (subcratonic)岩石圈地幔与 EMI存在着密切关系。本研究所提供的地球化学证据说明了采用中生代中基性岩类作为类似研究途径的可行性,并进一步提出对华北克拉通边缘中生代火山作用成因另一种可能的解释。
周新华张国辉杨进辉陈文寄孙敏
关键词:晚中生代火山岩地质填图
北意大利Ivrea—Verbano带角闪岩类成因的…
1997年
本文研究了意大利北部Ivrea-Verbano带中我闪岩同位素组成特征。系统的同们 及地球化学资料表明该区处于与消减带有关的增生楔环境。
陆梅华周新华
关键词:角闪岩微量元素岩石成因同位素
石榴石的成分环带与地幔交代及变形作用被引量:6
1999年
南非金伯利地区白垩纪金伯利岩携带的复合 (Polymict)橄榄岩捕掳体 (JJG1 41 4)中含有部分具环带结构的石榴石 .通过对这些环带状石榴石的电子探针、离子探针和激光氟化法释氧分析 ,揭示从中心到边缘石榴石存在系统的主、微量元素和氧同位素组成的变化 ,通常边部比中心富集Ca ,Ti,Cr,LREE ,Sr和Nb ,而亏损Mg ,Al和18O .反映这些石榴石曾受到过熔 /流体的改造 ,即为流体参与下地幔变形作用非平衡的产物 .
张宏福M.A.Menzies周新华路凤香
关键词:地幔交代石榴石
汉诺坝玄武岩中麻粒岩捕虏体的发现被引量:15
1993年
近十余年来,中外地质学家对我国河北西北部的汉诺坝玄武岩及其深源包体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发现了种类繁多的上地幔岩石捕虏体,发表了不少专著和论文,但有关麻粒岩捕虏体的报导,迄今为止尚未见到。本文作者经过三年的努力,在汉诺坝玄武岩中发现了五类八种麻粒岩捕虏体,其中包括石榴辉石麻粒岩、斜长石榴辉石麻粒岩、斜长单辉麻粒岩、斜长二辉麻粒岩、石榴钾长石英麻粒岩、石榴斜长石英麻粒岩、辉石二长麻粒岩、辉石钾长麻粒岩。初步研究表明这些麻粒岩大部分是在下地壳环境下形成的,它们具有麻粒岩矿物组合和结构构造特征,但又不完全类同于古老高级变质地体中的麻粒岩。
谢漫泽冯家麟张改兰袁万明周新华任胜利
关键词:玄武岩麻粒岩捕虏体
大兴安岭根河地区早白垩世火山岩深部源区与构造-岩浆演化:Sr-Nd-Pb-Hf同位素地球化学制约被引量:104
2007年
北大兴安岭根河地区发育大面积晚中生代火山岩,是大兴安岭中生代火山岩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年代学(火山岩基质^(40)Ar/^(39)Ar年龄和SHRIMP锆石U-Pb年龄)测定,发现该区火山岩年龄为140~100Ma,属早白垩世火山岩。通过根河西岸旱白垩世火山岩剖面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研究,认为根河早白垩世发生了三次大的火山喷发活动。火山岩剖面下部和上部主要为碱性的中基性-基性火山岩,剖面中部主要为一套碱性-亚碱性过渡性质的中酸性、酸性火山岩组合。该剖面下部和上部的基性、中基性火山岩具有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显示高Al_2O_3、K_2O和全碱含量,较高的MgO和Mg~#值;LREE富集、LREE和HREE分馏较强、Eu异常不明显,富集LILE而亏损HFSE元素,尤其强烈亏损Nb和Ta元素;(^(87)Sr/^(86)Sr)_i-ε_(Nd)(t)和ε_(Nd)(t)-ε_(Hf)(t)图解表现出地幔源区特征。而剖面中部的中酸性火山岩与剖面上和下部的基性火山岩具有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不同的是MgO含量和Mg~#较低,Ti、Sr和Ba元素亏损明显,负Eu异常明显,以及初始(^(87)Sr/^(86)Sr)_i值较高。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基性和中基性火山岩均反映陆内伸展环境和陆缘弧火山岩的一些特征,这种特性可能与该区火山岩浆源于受古生代俯冲洋壳流体交代的地幔楔有关。火山岩浆演化以分离结晶作用为主要方式,上升过程基本未受地壳物质混染。结合最新资料,我们认为根河地区早白垩世火山岩形成于古亚洲洋向滨太平洋过渡阶段,是蒙古-鄂霍茨克海造山后伸展和西太平洋板块俯冲共同作用的产物。
张连昌陈志广周新华英基丰王非张玉涛
关键词:晚中生代火山岩构造-岩浆演化同位素地球化学
东亚造山带碰撞后引张的地球化学记录:晚中生代火山岩时代与源区特征
<正>位于华北克拉通与西伯利亚克拉通之间的东亚造山带是全球显生宙大陆地壳生长最显著、最具典型意义的地区,同时保存了中国、乃至亚洲大陆最后拼合的地质地球化学记录。这些记录同时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中新生代中国东部大陆岩石圈转...
周新华英基丰张连昌王非郭锋
关键词:造山带地球化学晚中生代
文献传递
沿雅鲁藏布江(东段)地区推覆与反向冲断构造的地质特征及其形成机制被引量:6
1996年
沿雅鲁藏布江(东段)两岸至少发育着两套断裂系统。其一是断面北倾,由北向南远距离的推覆断裂系,发育着构造窗和飞来峰。该断裂系形成在洋-陆俯冲和陆-陆碰撞两个造山阶段(100~26Ma);其二是断面向南陡倾,由南向北逆冲,切割了早期的由北向南的推覆断裂系的反向冲断层系。该断裂系形成于碰撞造山阶段晚期(<26Ma)的局部反向道冲作用或造山期后的重力伸展作用。上述两套断裂系的叠加造成沿江地区构造的复杂。
郝杰周新华李齐陈文寄
关键词:推覆体冲断层地质特征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