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治平
- 作品数:41 被引量:186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海口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海口市重点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亚低温对全脑缺血性癫痫大鼠认知功能和海马synapsin Ⅰ表达及突触超微结构的影响被引量:8
- 2015年
- 目的:探讨亚低温对全脑缺血性癫痫大鼠认知功能和海马synapsinⅠ表达及突触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C)、假手术组(Sham)、常温癫痫组(NT)和亚低温癫痫组(HT)。采用胸部挤压法建立全脑缺血声源性癫痫模型,HT组在NT组的基础上给予亚低温干预。免疫组化观察癫痫后24 h、3 d和14 d海马synapsinⅠ的表达,分别用Morris水迷宫实验和电镜观察大鼠的认知功能和突触超微结构。结果:与NC和Sham组比较,NT组大鼠的synapsinⅠ表达降低,逃避潜伏期延长,穿过平台数减少(P<0.05);突触减少,线粒体肿胀,前后膜不清,髓鞘断裂。与NT组比较,HT组synapsinⅠ表达在24 h无差异,3 d和14 d增加(P<0.01),逃避潜伏期降低、穿过平台数增加(P<0.01);突触结构转清,界面增长,突触后致密物质增厚。结论:亚低温可上调synapsinⅠ表达并减轻突触结构损伤,改善全脑缺血性癫痫大鼠的认知功能。
- 杨国帅周小艳周治平安学芳余丹
- 关键词:癫痫亚低温突触超微结构
- 参芎注射液对青年脑梗塞ACA和D-二聚体含量的影响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研究参芎注射液对青年脑梗塞患者血清抗心磷脂抗体(ACA)及D-二聚体(D-Dimer)含量的影响,探讨参芎注射液对防治青年缺血卒中的机制。方法58例青年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参芎治疗组(30例)和常规治疗组(28例),两组均予常规治疗,参芎治疗组每天加用参芎注射液20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14d;采用ELISA法测定两组治疗前后血清中ACA,D-Dimer的含量,并与18例健康人做对照。结果参芎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在治疗前ACA阳性率和D-二聚体含量显著高于健康组(P<0.01),两组治疗后14d神经功能评分、ACA阳性率和D-Dimer含量与治疗前比较均有下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但参芎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比较降低更加明显(P<0.01)。结论ACA和D-Dimer是青年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参芎注射液是治疗青年脑梗死的有效药物,能降低青年脑梗死复发的危险性。
- 杨国帅周小艳李海鹏宋延民周治平余丹
- 关键词:参芎脑梗死
- 大鼠脑出血后HIF-1α表达与血脑屏障通透性相关分析
- 2012年
- 目的探讨血肿周边脑组织中HIF-1α蛋白的表达变化与血脑屏障(BBB)通透性之间的关系。方法SD大鼠56只随机分假手术对照组(sham组)和脑出血组(ICH组)。ICH组又分为6h组、24h组、3d组、7d组和14d组,每组8只。采用自体血脑内注射法建立脑出血动物模型,测定血肿周边脑组织中伊文思蓝(EB)外渗量,以EB外渗量反映BBB通透性的变化,以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脑出血后不同时间血肿周边脑组织中HIF-1α蛋白表达情况,并应用干湿比重法测定脑组织含水量。结果脑出血后3d内,BBB通透性和脑组织含水量均呈进行性增加,并于出血后第3d达到高峰,此后逐渐下降,对照组与出血组脑组织含水量及BBB通透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出血组HIF-1α蛋白阳性表达率60.42%(29/48),对照组HIF-1α蛋白阳性表达率为0%,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出血后,HIF-1α蛋白表达于出血后3d达到高峰并维持到第7d,脑出血后不同时间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IF-1α的表达变化与BBB通透性和脑组织含水量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HIF-1α在血肿周边脑组织中的表达与BBB通透性改变及脑水肿的形成和发展密切相关。
- 王爱岳李强周治平许琼冠
- 关键词:缺氧诱导因子-1Α血脑屏障脑出血脑水肿
- 亚低温对大动脉闭塞性脑卒中动脉溶栓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影响被引量:7
- 2014年
- 目的:探讨亚低温对大动脉闭塞性脑卒中动脉溶栓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的影响。方法:50例动脉溶栓术后END患者随机分为亚低温组和常规组,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24 h、7 d颅内压(ICP)、中心静脉压(CVP)、平均动脉压(MAP)、血K+、凝血酶原时间(PT)、血小板计数(PLT)、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和NIHSS评分,用MRS评价90 d预后和病死率。结果 :(1)与治疗前比较,亚低温组7 d时NIHSS评分降低(P<0.01);24 h、7 d时ICP和ScvO2改善(P<0.05);24 h时血K+降低(P<0.05),7 d时血K+无显著差异。(2)与常规组比较,亚低温组7 d时NIHSS评分和24 h、7 d ICP和ScvO2均有改善(P<0.05)。(3)两组治疗前后CVP、MAP、PT和PLT无显著差异。(4)亚低温组90 d转归良好率高于常规组(P<0.01),病死率与常规组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亚低温可改善脑卒中动脉溶栓后END,虽不能降低病死率,但能给生存患者带来更好的转归。
- 杨国帅周小艳周治平余丹
- 关键词:亚低温动脉溶栓早期神经功能恶化
- HIF-1α、VEGF在脑出血灶周的表达意义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观察血肿周边脑组织中HIF-1α与VEGF蛋白的表达情况并探讨二者表达的相关性。方法SD大鼠35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脑出血组,脑出血组又分为6h、24h、72h、7d和21d5个亚组,每组5只。采用自体血脑内注射法建立脑出血动物模型,应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脑出血后不同时间血肿周边脑组织中HIF-1α与VEGF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脑出血后,HIF-1α和VEGF蛋白的表达均随时间呈进行性增加,并于出血后24~72h达到高峰且维持到第7天。与对照组和假手术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脑出血后,HIF-1α和VEGF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HIF-1α与VEGF蛋白在血肿周边脑组织中均有表达,并具有一致性,可能与脑出血后微循环的重建有关。
- 王爱岳李强周治平
- 关键词:缺氧诱导因子-1Α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脑出血
- 脑皮质发育不良所致癫痫的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探讨脑皮质发育不良(MCD)所致癫痫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8例2004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院神经内科经头颅MRI诊断为脑皮质发育不良所致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结果:与对照组比较,28例皮质发育不良所致癫痫患者的年龄为(12.29±5.65)岁;复杂部分性发作继发全面性强直-阵挛性发作(GTCS)占57.1%(16例);伴认知功能障碍占28.6%(8例);发作间期脑电图异常占53.6%(15例),其中25%(7例)有节律性放电;78.6%(22例)对3种或以上抗癫痫药物疗效不佳。结论:脑皮质发育不良所致癫痫患者的发病年龄在儿童期多见,发作类型以复杂部分性发作继发GTCS为主,部分合并认知功能障碍,发作间期异常脑电检出率较高,大部分患者为药物难治性癫痫。
- 杨国帅宋延民周小艳周治平周艳辉余丹
- 关键词:癫痫
- HIF-1α、VEGF在高血压脑出血灶周的表达和意义
- 目的:观察血肿周边脑组织中HIF-1 α和VEGF的表达情况并探讨二者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RT-PCR和Western蛋白印迹技术检测39例脑出血灶周脑组织中HIF-1α和VEGF的表达.结果:脑出...
- 王爱岳余丹李瀛周治平
- 多奈哌齐对急性大脑前动脉闭塞患者静脉溶栓后抑郁发作的影响
- 2021年
- 目的探讨多奈哌齐对急性大脑前动脉闭塞患者静脉溶栓后抑郁发作的影响。方法选取急性大脑前动脉闭塞静脉溶栓患者,患者在静脉溶栓24 h病情稳定后转入神经内科病房继续治疗。对照组从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病情稳定后常规治疗6个月,多奈哌齐组从静脉溶栓病情稳定后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开始给予多奈哌齐片口服治疗(江苏豪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0472),5 mg/次,1次/晚,治疗6个月。在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分别对研究对象的指标进行评定。其中,评估抑郁发作程度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评分,前额叶神经细胞的代谢程度通过磁共振质子波谱成像技术来计算胆碱复合物/肌酸比值和N-乙酰天门冬氨酸/肌酸比值来评估,认知功能通过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评分来评估。结果治疗6个月后,多奈哌齐组胆碱复合物/肌酸比值、乙酰天门冬氨酸/肌酸比值及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总分较对照组显著升高,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评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急性大脑前动脉闭塞静脉溶栓后,前额叶神经细胞代谢降低,多奈哌齐能促进胆碱类递质在神经细胞间的传导,改善认知功能,提高前额叶神经细胞的代谢活性,从而降低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
- 向群李景辉侯丹周治平计超
- 关键词:多奈哌齐静脉溶栓抑郁
- 奥扎格雷联合灯盏细辛治疗青年人脑梗塞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观察奥扎格雷联合灯盏细辛治疗青年人脑梗塞的疗效。方法72例青年人脑梗塞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6例)应用奥扎格雷钠针160mg和灯盏细辛针30ml,分别加入生理盐水250ml,每日一次静滴,连用15天;对照组(36例)予复方丹参针20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每日一次静滴,连用15天。观察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疗效评定和血液流变学改变。结果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降低(P<0.05),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下降(P<0.05),且与对照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奥扎格雷联合灯盏细辛治疗青年人脑梗塞安全有效。
- 周治平
- 关键词:奥扎格雷灯盏细辛脑梗塞
- 致痫CD大鼠海马区谷胱甘肽硫转移酶-π的研究
- 2010年
- 目的动态观察锂-匹罗卡品诱导的皮质发育不良(Cortical dysplasia,CD)大鼠痫性发作后海马区谷胱甘肽-硫转移酶-π(GST-π)的表达,探讨GST-π在CD所致癫痫中耐药的可能机制。方法在SD大鼠孕17d腹腔内注入卡莫司汀(BCNU)制作CD大鼠模型,锂-匹罗卡品诱导CD大鼠痫性发作,应用免疫组化观察致痫后急性期、静止期和慢性期GST-π在海马区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GST-π在CD组大鼠海马的明显表达增高(P<0.05);与CD组比较,GST-π在CD癫痫组大鼠海马区的表达在致痫后3h、24h和3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5d时逐渐增加,并于60d时达到高峰(P<0.01~0.05)。结论GST-π的高度表达是CD大鼠慢性期内癫痫反复发作并产生耐药的可能机制之一。
- 杨国帅周小艳周治平宋延民余丹
- 关键词:皮质发育不良难治性癫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