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淑琴

作品数:23 被引量:129H指数:8
供职机构:山西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西省软科学研究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农业科学
  • 7篇天文地球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生物学
  • 2篇经济管理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历史地理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0篇植被
  • 7篇沙地
  • 5篇毛乌素沙地
  • 4篇植被覆盖
  • 3篇地形
  • 3篇动态监测
  • 3篇植被物候
  • 3篇物候
  • 3篇毛乌素沙地南...
  • 2篇地形因子
  • 2篇遥感
  • 2篇植被覆盖度
  • 2篇植被指数
  • 2篇最佳波段
  • 2篇归一化植被指...
  • 2篇覆盖度
  • 2篇SUPERM...
  • 2篇波段
  • 1篇地区植被
  • 1篇地物

机构

  • 19篇山西农业大学
  • 10篇西北农林科技...
  • 2篇新疆师范大学

作者

  • 23篇周淑琴
  • 17篇荆耀栋
  • 7篇张青峰
  • 7篇吴发启
  • 3篇刘立文
  • 3篇毕如田
  • 1篇秦明星
  • 1篇谢英荷
  • 1篇刘京
  • 1篇史广
  • 1篇常会庆
  • 1篇陈蜀江
  • 1篇洪坚平
  • 1篇牛秀峰
  • 1篇李娜
  • 1篇段永红
  • 1篇徐立帅
  • 1篇田晓红

传媒

  • 2篇湖北农业科学
  • 2篇中国农学通报
  • 2篇山西农业大学...
  • 2篇测绘与空间地...
  • 1篇生态学报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山西农业科学
  • 1篇山西水土保持...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中国土地科学
  • 1篇江西农业学报
  • 1篇遥感信息
  • 1篇测绘科学
  • 1篇应用基础与工...
  • 1篇山西农业大学...
  • 1篇中南农业科技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4篇2021
  • 1篇2018
  • 4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07
  • 2篇2005
  • 1篇2001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吕梁山地区植被物候变化及对气候的响应被引量:5
2021年
吕梁山地区地形垂直差异明显,植被对气候变化反应敏感,研究吕梁山地区植被物候变化,探索植被物候变化与气候的响应关系,旨在为高海拔山区植被物候研究和生态治理提供借鉴。基于2000—2015年MODIS NDVI时间序列数据,通过动态阈值法提取吕梁山地区的植被物候,对气温、降水进行空间插值,并对植被2个关键物候期与气候因素进行偏相关分析。结果表明:(1)植被生长季开始日期(the start of the growing season,SOS)提前的区域约占85.7%,其中16.2%显著提前;植被生长季结束日期(the end of the growing season,EOS)推迟的区域约占90.6%,其中33.3%显著推迟。(2)区内74.8%、87.7%植被SOS分别与气温、降水呈负相关,气温升高或降水增加,植被SOS提前。植被SOS在高海拔山区受4月气温影响显著,而低海拔地区受4月降水影响显著。(3)区内72.6%、65.1%植被EOS分别与气温、降水呈正相关,气温升高或降水增加,植被EOS推迟。植被EOS在北部和西部地区受11月气温影响显著,而高海拔地区受9月降水影响显著。2000—2015年吕梁山地区植被物候发生显著变化,各地区对气温、降水的响应不同,研究结果可为区域物候、气候变化研究和陆地生态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王贝贝周淑琴荆耀栋宋晓静
关键词:植被物候气候响应
吕梁山植被时空分布规律及地形差异影响被引量:5
2021年
基于2000—2018年MODIS NDVI数据,应用均值法、趋势分析法揭示吕梁山植被的时空变化特征,探究地形因子对植被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2000—2018年吕梁山年均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整体呈增加趋势。全区99.77%的植被覆盖稳定趋向良好转化,其中吕梁山脉中段NDVI较高,晋西、晋西北NDVI较低。地形差异在不同程度上对NDVI的空间分布产生影响,高程在1250~2400 m时,NDVI随海拔升高而增大,高程大于2400 m时,NDVI随海拔升高而减小;坡度以35°为界,坡度<35°时,NDVI均值随坡度增加而增大;阴坡的NDVI高于其他坡向且差异明显,平地的NDVI最小。
宋晓静周淑琴荆耀栋王贝贝
关键词:地形因子
校园虚拟漫游设计初探被引量:16
2005年
虚拟漫游是现代设计表现方法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林校区为例进行了校园虚拟漫游的初步设计,介绍了校园虚拟漫游制作的基本流程。系统阐述了基于3DS Max平台的校园虚拟动画制作过程,重点探讨了数据采集、基本场景构造、后期处理等步骤中应该明确的思路、注意的问题、使用的方法与技巧,最后就全部场景的实现与虚拟校园漫游系统的发布进行了简要叙述。
张青峰吴发启周淑琴牛秀峰刘京
关键词:虚拟校园虚拟现实MAX
基于SuperMap Objects 5.0的影像数据库管理系统的设计与现实被引量:1
2011年
随着遥感技术的进步和时间的推移,影像数据量飞速增加,随之而来的是庞大影像数据的管理问题。利用影像数据库系统可以高效快捷地进行数据管理。系统以SuperMap Objects 5.0为开发平台,以VC++为开发工具,构建影像数据库,实现了影像管理的自动化。系统实现之后,利用国家二调的工作对系统的功能进行了检测应用,效果良好。
荆耀栋周淑琴
关键词:SUPERMAPOBJECTSVC++
汾河流域生态敏感性综合评价及时空演变分析
2024年
开展生态敏感性研究可服务于生态保护区识别。采用植被-地形-气候-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框架选取评价指标,运用耦合熵权法开展2000—2020年汾河流域生态敏感性综合评价,借助转移矩阵和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探究时空变化格局。结果表明,生态敏感性状况持续好转,不敏感等级面积占比增加21.2个百分点;极度敏感等级面积变化最为剧烈,主要转变为重度敏感等级;高敏感区沿吕梁山、太岳山分布,低敏感区主要位于太原、临汾盆地;全局莫兰指数均大于0.700,汾河流域具有较强的空间自相关性;汾河流域生态敏感性空间格局整体向离散化方向发展。根据研究结果,流域西北部芦芽、云中山区应为重点保护区;需加大力度建立生态监测体系,防止发生生态反弹事件。
王勇周淑琴荆耀栋刘立文
关键词:生态敏感性熵权法转移矩阵汾河流域
毛乌素沙地南缘土地覆盖的动态变化特征研究
本文对毛乌素沙地南缘土地覆盖的动态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文章通过对1986和2000年两个时期的植被覆盖和土地利用/覆盖进行分类,得出了两个时期的植被覆盖分类和土地利用/覆盖分类专题图。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比较分析,可以看出靖...
周淑琴
关键词:毛乌素沙地南缘土地利用植被覆盖专题图
文献传递
山西省植被物候时空变化以及地形对物候的影响被引量:14
2021年
为了解山西省植被物候特征,基于MODIS NDVI数据,采用Double Logistic拟合法重建2000—2015年的MODIS NDVI时间序列,利用动态阈值法提取研究区植被物候,并分析植被物候的时空变化和地形差异对物候的影响。结果表明:山西省2000—2015年物候变化显著,植被生长季开始日期(the start of the growing season,SOS)每年提前约0.7 d(R^(2)=0.665,P<0.01),生长季结束日期(the end of the growing season,EOS)每年推迟约1.5 d(R^(2)=0.601,P<0.001),生长季长度(the length of the growing season,LOS)每年延长约2.2 d(R^(2)=0.772,P<0.001);不同植被物候变化速率不同,植被SOS按提前速率依次为草地>农作物>林地;EOS按推迟速率依次为林地>农作物>草地;LOS按延长速率依次为林地>草地>农作物;区内植被物候空间差异显著,植被SOS、EOS、LOS由低纬度到高纬度,从西经到东经依次表现为推迟、提前、缩短;研究区植被物候在海拔、坡向、坡度3种地形因子上差异显著;海拔1200 m以下,植被物候随海拔变化显著,海拔升高植被SOS显著推迟、EOS显著提前、LOS显著缩短;阳坡SOS比阴坡提前约1 d,EOS推迟约0.8 d,LOS延长约1.8 d;坡度小于16°的区域,坡度增大,SOS显著提前,EOS显著推迟,LOS显著延长;植被物候在长时间尺度上变化显著,而在同一个时间段内,地形是物候存在空间差异的重要影响因子。
王贝贝周淑琴荆耀栋宋晓静王荣宇
关键词:植被物候
毛乌素沙地植被空间自相关分布模式及变化特征被引量:9
2015年
针对SPOT-VEG NDVI数据,利用空间统计学和经典统计学方法,分析毛乌素沙地1998—2013年的植被空间自相关分布模式、功能特征、发展趋势及气象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1)近16a榆林市植被NDVI空间自相关显著,存在1个低值和3个高值集聚区.低值集聚在西北风沙区,核心为低-低型,低-高型依附于外;高值集聚在东南部植被较好的3个热点区,核心为高-高型,高-低型依附在外.核心区面积较大,外围缓冲区面积较小.(2)低-低型NDVI变化分退化(1998—1999)、恢复(1999—2002)、稳定(2002—2007)和反复退化(2007—2013)4个阶段.高-高型NDVI分退化(1998—1999)、恢复(1999—2003)、稳定(2003—2007)、发展(2007—2013)4个阶段.(3)16年间低-低型NDVI介于0.2—0.4,高-高型介于0.3—0.7,1999年前急速下降,随后波动上升,速率分别为0.80%/a和1.86%/a.(4)低-低型和低-高型NDVI稳定性较强,面积变化较小;高-高型和高-低型反之.(5)16年间榆林市低-低型集聚区内NDVI值介于0.2—0.3之间的像元频数与年降雨量在0.05水平上显著相关,相关性为0.50.研究结果可为揭示沙地植被空间分布与变化特征、植被修复与建设提供良好的理论和方法参考.
周淑琴荆耀栋张青峰吴发启
关键词:荒漠化防治植被覆盖空间自相关毛乌素沙地
基于自然-经济-景观多源体系的吕梁山土地生态风险评价
2022年
生态风险评价是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安全研究的基础。当前不合理的资源开发和低效土地利用导致植被退化、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弱化、区域生态风险加剧,生命共同体保护和建设面临新挑战。以吕梁山2000年、2010年和2018年3期土地利用动态监测数据为数据源,在ArcGIS、Fragstats及R的支持下构建自然-经济-景观多源评价体系,基于5 km×5 km格网核算19年以来区域植被退化趋势、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生态风险指数的时空分异特征及相关性,评价全域生态风险并提出保护建议。结果表明,吕梁山植被覆盖整体增加,植被变化具有显著性,显著区面积占比达84.94%。2000—2010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从507.803×10^(8)元增至507.874×10^(8)元,增幅较小,2010—2018年降至499.761×10^(8)元,共减少1.597%,林地、草地、耕地为主要贡献类型。景观生态风险整体呈上升趋势。风险指数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成负相关,聚集趋势有所增强。研究旨在为吕梁山更好发挥生态屏障作用,提高该地区风险预警和管控能力提供参考。
宋晓静周淑琴王勇荆耀栋刘立文王贝贝
关键词:植被退化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生态风险
吕梁山地区常绿植被物候的提取和分布差异被引量:1
2021年
山西省吕梁山地区气候、地形多变,常绿植被分布较多,其物候对环境变化敏感,提取和研究常绿植被物候能为全球变化和常绿植被的其他研究提供基础。利用MODIS NDVI数据,通过Savitzky-Golay滤波和动态阈值法提取吕梁山常绿植被物候,并运用趋势分析法定量分析了植被物候在空间和地形的差异。结果表明:(1)吕梁山地区常绿植被生长季开始日期(SOS)在第95~130天之间,生长季结束日期(EOS)在第280~320天之间,生长季长度(LOS)在第160~230天之间。(2)研究区常绿植被物候与纬度关系密切,随着纬度由南向北升高,植被SOS显著推迟(R^(2)=0.9265,P<0.001),EOS显著提前(R^(2)=0.8656,P<0.01),LOS显著缩短(R^(2)=0.9620,P<0.001)。(3)常绿植被物候在地形上的差异明显。海拔升高,植被SOS显著推迟、EOS显著提前、LOS显著缩短;坡度变大,植被SOS显著推迟,EOS显著提前,LOS显著缩短;各坡向的植被物候差异明显,植被SOS最大相差2.6 d,植被EOS最大相差3.6 d,植被LOS最大相差5.2 d。所提取的吕梁山地区常绿植被物候与其他研究结果相近,植被物候在空间和地形上存在显著差异。
王贝贝周淑琴荆耀栋宋晓静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