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镜然
- 作品数:27 被引量:86H指数:5
-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基础部全军免疫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 医学免疫学实验技术课程MCAI模式探讨被引量:2
- 2004年
- 从实验技术课程教学设计和计算机软件工程学的设计理念出发,对医学免疫学实验技术课程的教学设计与多媒体学习平台的结构进行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以培养学生三维知识建构能力为目的,运用网络结构进行MCAI软件平台开发为手段,从而对实验技术课程进行优化教学的MCAI模式.
- 姜曼周镜然倪兵
- 关键词:优化教学教学设计软件工程
- 抗人补体膜攻击复合物新抗原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
- 2002年
- 目的 研制针对人补体膜攻击复合物 (MAC)新抗原的特异性单克隆抗体。方法 在兔红细胞表面组装人MAC ,分离纯化RBC膜蛋白。以初步纯化的MAC免疫Balb c小鼠 ,取免疫小鼠脾细胞与SP2 0骨髓瘤细胞融合 ,采用免疫斑点杂交的方法分别以纯化的单一补体成分C5、C6、C7、C8、C9和MAC同时进行阴性和阳性筛选。结果 获得了 2株仅与MAC反应而不与各单体成分反应的单克隆抗体。进一步以体外组装的补体终末复合物进行鉴定 ,证实所获单克隆抗体可特异性识别MAC复合物中C9分子暴露出的新抗原。经ELISA法测定 ,2株杂交瘤细胞的培养上清液和腹水效价分别为 1× 1 0 -3 ,1× 1 0 -3和 1× 1 0 -6,1× 1 0 -7;单克隆抗体的重链均属小鼠IgG1亚类 ,轻链均为κ型。结论 获得了 2株特异性识别MAC新抗原的单克隆抗体。
- 王更银陈兴白云周镜然李烛姜曼
- 关键词:补体膜攻击复合物新抗原单克隆抗体
- 补体攻膜复合物细胞非致死性效应及其信号转导机制被引量:4
- 2000年
- 有核细胞能通过自身机制抵抗同源补体溶破 ,同时亚溶破 MAC在细胞膜上沉积后 ,能刺激多种细胞的多种生物学活性改变 ,包括产生活性氧、释放花生四烯酸及其代谢产物、产生多种细胞因子、诱导膜蛋白表达和诱导细胞进入细胞周期等 ,此称 MAC的细胞非致死效应。这些效应是由 MAC活化细胞跨膜信号转导机制介导的。
- 周镜然白云朱锡华
- 关键词:补体膜攻击复合物信号传导
- 重组MHCⅠ类分子K^b-EGFP分子的构建及表达被引量:1
- 2004年
- 目的 构建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MHCⅠ类分子Kb(Kb EGFP融合蛋白 ) ,并在哺乳动物细胞中获得功能性表达。方法 RT PCR的方法获得小鼠MHCⅠ类分子KbcDNA ,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EGFP N1中EGFP分子的上游 ,脂质体转染COS 7细胞 ,G4 18加压筛选获得抗性重组细胞。荧光显微镜下观测重组分子的表达及胞内定位情况。结果 分子克隆的方法获得了预期的重组质粒 ,质粒经DNA序列测定证实阅读框无误 ,转染COS 7细胞后的抗性克隆胞浆内可以观察到明亮的绿色荧光 ,特征性地分布于细胞质膜 ,及核周、膜下的囊泡结构中。结论 所构建的Kb EGFP融合蛋白在细胞内表达后具有MHCⅠ类分子的特征性分布 ,提示该重组分子具有野生型MHCⅠ类分子的生物学特性和胞内分布特征 。
- 姜曼万瑛周镜然邹丽云韩俊峰吴玉章
- 关键词:绿色荧光蛋白融合蛋白
- 重组可溶性CD59分子的表达研究
- 该研究中,研究人员在原核和哺乳动物细胞两种表达系统对天然CD59分子77个氨基酸序列的游离多肽片段进行了表达探索.通过PCR技术,选择性扩增适于不同载体的目的片段,构建了pBV220-CD59、PinPoint-CD59...
- 周镜然
- 关键词:CD59分子基因重组分子表达大肠杆菌融合蛋白
- 大肠杆菌在巨噬细胞中的降解与交叉递呈研究
- 2006年
- 目的通过表达的红色荧光蛋白(DsRed)与卵白蛋白(ovalbumin,OVA)表位融合蛋白,研究表达此融合蛋白的大肠杆菌在巨噬细胞中降解与交叉递呈的时相。方法构建红色荧光蛋白与卵白蛋白表位融合蛋白的原核表达质粒(pET-16bOR),流式细胞计数仪检测表达融合蛋白的大肠杆菌,然后动态观察此大肠杆菌在巨噬细胞中的降解与交叉递呈。结果表达红色荧光蛋白(DsRed)与卵白蛋白(ovalbumin,OVA)表位融合蛋白的大肠杆菌能被488nm波长激发荧光。在巨噬细胞中,内质网与吞噬的大肠杆菌共聚;吞噬的大肠杆菌3~5h快速降解;而在此时相产生的H-2Kb-OVA257-264复合物达到顶峰。结论表达此红荧光蛋白与OVA表位融合蛋白的大肠杆菌具有荧光特性,内质网参与大肠杆菌吞噬体形成,巨噬细胞吞噬大肠杆菌后3~5h是抗原快速降解和交叉递呈的时相。
- 刘娜吴玉章周镜然邹丽云郭晟万瑛
- 关键词:红色荧光蛋白抗原递呈交叉递呈
- 城镇社区卫生服务模式发展与全科医学人才培养
- 2003年
- 石统东周镜然李晋涛
- 关键词:社区卫生全科医学人才
- Caveolin家族分子研究进展被引量:10
- 2002年
- Caveolae是近年新认识的一种膜特异性微区结构,caveolin分子是形成caveolae所必需的重要结构蛋白。近几年人们对caveolin分子结构和功能的认识获得较大进展,特别是其参与跨膜信号转导和调节、细胞胆固醇转运以及与肿瘤发生相关等方面尤其引起人们重视。本文对caveolin分子家族成员的基因定位、分子特性、生物学功能以及该分子与疾病的关联进行了综述。
- 周镜然
- 关键词:细胞信号转导
- 脱脂棉及尼龙棉柱分离纯化T淋巴细胞的比较研究被引量:9
- 2003年
- 目的 建立脱脂棉柱纯化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方法 ,并与尼龙棉柱分离法进行比较。方法 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通过玻璃器皿黏附的方法去除其中的单核巨噬细胞 ,再分别以脱脂棉柱或尼龙棉柱纯化T淋巴细胞。纯化的T淋巴细胞经流式细胞仪检测T淋巴细胞纯度 ,台盼蓝排斥实验检测纯化T细胞活力。结果 脱脂棉及尼龙棉柱滤过法对纯化T细胞的活力均无影响。
- 姜曼许桂莲黎万玲周镜然吴玉章
- 关键词:脱脂棉纯化T淋巴细胞
- 体外组装补体膜攻击复合物建立肾小管上皮细胞亚溶破模型
- 2007年
- 目的体外组装补体膜攻击复合物(membrane attack complex,MAC),建立肾小管上皮细胞HK一2亚溶破模型,为进一步探讨小管间质的免疫性损伤效应奠定基础。方法用酵母多糖激活急性期患者血清制备补体优球蛋白C56,以新鲜正常人血清(NHS)作为C7~C9来源,体外组装sMAC建立HK-2亚溶破模型,LDH检测评价细胞亚溶破剂量,激光共聚焦显微镜(LSCM)鉴定sMAC沉积,流式细胞仪检测sMAC对HK-2表面HLA-DR分子表达的影响。结果确定C56 1:480,NHS 1:20为HK-2最适亚溶破量;LSCM显示sMAC沉积于HK-2细胞表面;不同时相观察sMAC刺激后HK-2细胞HLA—DR表达量逐渐升高,HLA—DR比对照组显著增加(P〈0.01)。结论成功建立了肾小管上皮细胞补体膜攻击复合物亚溶破模型,补体活化可能导致TEC本身参与了免疫炎症效应。
- 张静波陈永文周镜然张瑞李景怡姜曼黎万玲袁发焕吴玉章
- 关键词:补体膜攻击复合物肾小管上皮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