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雅清

作品数:10 被引量:982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气象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天文地球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9篇气温
  • 5篇气候
  • 5篇气候变化
  • 5篇最低气温
  • 5篇最高气温
  • 5篇极端气温
  • 5篇极端气温指数
  • 3篇热岛效应
  • 2篇地面气温
  • 2篇气候事件
  • 2篇气象
  • 2篇极端气候
  • 2篇极端气候事件
  • 2篇极端气温事件
  • 2篇城市
  • 2篇城市化
  • 2篇城市热岛
  • 2篇城市热岛效应
  • 1篇地表
  • 1篇订正

机构

  • 7篇中国气象局国...
  • 5篇中国气象局
  • 1篇北京市气象局
  • 1篇湖北省气象局
  • 1篇甘肃省气象局
  • 1篇山东省气象局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气象科学...
  • 1篇沈阳农业大学
  • 1篇青海省气象局
  • 1篇中国气象局国...
  • 1篇天津市气象局

作者

  • 10篇周雅清
  • 10篇任国玉
  • 3篇张爱英
  • 2篇周江兴
  • 2篇初子莹
  • 2篇任玉玉
  • 1篇陈正洪
  • 1篇邵雪梅
  • 1篇江滢
  • 1篇郭军
  • 1篇陈峪
  • 1篇张雷
  • 1篇赵宗慈
  • 1篇刘江
  • 1篇刘洪滨
  • 1篇白虎志
  • 1篇唐红玉
  • 1篇唐国利
  • 1篇徐铭志
  • 1篇翟盘茂

传媒

  • 4篇气候与环境研...
  • 1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高原气象
  • 1篇气象科技
  • 1篇山西省气象学...
  • 1篇山西省气象学...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5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城市化对华北地区最高、最低气温和日较差变化趋势的影响被引量:102
2009年
利用华北地区255个一般站和国家基本、基准站1961—2000年的实测资料,经过质量检验和均一性订正后,将所有台站根据人口和台站地理位置分为5个类别,分析了这5个类别台站和国家基本、基准站地面平均气温、最高、最低气温的年和季节变化趋势以及城市化影响。结果表明:华北全部台站的年平均气温、最高、最低气温均呈增加趋势,且以最低气温上升最为明显,导致年平均日较差呈现明显下降。就城市化影响而言,平均气温、最低气温变化趋势中城市热岛效应加强因素的影响明显,但城市化对最高气温趋势影响微弱,个别台站和季节甚至可能造成降温。在国家基本、基准站观测的年平均气温和年平均最低气温上升趋势中,城市化造成的增温分别为0.11℃.(10a)-1和0.20℃.(10a)-1,对全部增温的贡献率分别达39.3%和52.6%。各类台站的四季平均气温和最低气温序列中城市化影响均造成增温。城市化增温以冬季为最大,夏季最小。城市化还导致乡村站以外的各类台站日较差减小,近40年华北地区国家基本、基准站年平均和秋、冬季平均气温日较差明显下降均由城市化影响造成的。
周雅清周雅清
关键词:地面气温城市热岛效应最高气温最低气温气温日较差
中国近53年气温极端事件的变化特征
利用中国1956~2008年逐日最高、最低气温资料,分析我国温度极端事件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霜冻日数和结冰日数明显减少,减少显著的区域集中在我国的北方地区,夏季日数和热带夜数明显增多,增多显著的区域主要在我国的...
周雅清任国玉
关键词:极端气温指数最高气温最低气温
综合极端气候指数的定义和趋势分析被引量:49
2010年
综合极端气候指数对于极端气候变化监测、整体认识区域极端气候变化趋势及其原因和影响,具有实际意义。根据中国常年极端气候特点和不同种类极端气候事件的经济社会影响,选取全国平均高温日数、低温日数、强降水日数、沙尘天气日数、大风日数、干旱面积百分率和登陆热带气旋频数等7种极端气候指标,定义两个综合极端气候指数,分别为7种极端气候指标简单(等值权重)合成的综合指数I和加权(差异权重)合成的综合指数II。综合指数II主要依据各种极端气候事件引发的灾害严重程度及其社会影响大小,分别确定其对应指标的相对重要性和权重系数。分析结果表明:1956~2008年,综合指数I序列表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说明中国地区常见的极端气候事件总体有不断减少、减弱的趋势;同期综合指数II序列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升降趋势变化,说明对中国地区具有重大经济和社会影响的极端气候事件频率总体上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就各个单项极端气候指数变化来看,全国平均年高温日数、强降水日数和干旱面积百分率呈上升趋势,但除高温日数外,其他指数趋势变化均不显著;全国平均年低温日数、沙尘天气日数和大风日数呈下降趋势,且趋势性均很显著;登陆中国大陆的热带气旋频数有所减少,但趋势不很明显。因此,在全球气候显著变暖的半个多世纪内,中国地区多数常见的极端气候事件发生频率,或者显著减少,或者变化不明显;而对全国经济和社会具有重大影响的主要极端气候事件,其频率总体上未见明显趋势变化。
任国玉陈峪邹旭恺周雅清王小玲江滢任福民张强
关键词:极端气候事件气象灾害气候变化
中国大陆1956~2008年极端气温事件变化特征分析被引量:166
2010年
利用446个国家级气象站1956~2008年共53年的日最高、最低气温资料,分析了我国大陆地区气温极端事件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中国大陆地区霜冻日数和结冰日数明显减少,减少显著的区域集中在北方,夏季日数和炎热夜数明显增多,增多显著的区域主要在中东部。日最高(低)气温的极大(小)值整体都有上升趋势,最高(低)气温的极大值在北方上升较明显,而在长江中下游和西南地区有下降的趋势;最高(低)气温的极小值则在全国范围都呈明显上升,极端最低气温上升尤为显著,在北方大部分地区升温速率达1.0℃·(10a)-1以上。冷夜(昼)日数普遍明显减少,53年中减少趋势为7.9d·(10a)-1[2.8d·(10a)-1];暖夜(昼)日数明显增加,增加趋势为7.0d·(10a)-1[4.1d·(10a)-1]。冷夜(昼)日数减少主要发生在冬季,其次是春、秋季,而暖昼和暖夜日数增加最显著的季节分别出现在秋季和夏季。从转折时间上看,绝对指数和极值指数的冷指数是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显著减少的,暖指数显著增加的时间则推迟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但相对指数的冷指和暖指都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显著变化的。
周雅清任国玉
关键词:极端气温指数最高气温最低气温气候变化
城市化对北京气象站极端气温指数趋势变化的影响被引量:37
2011年
利用5个乡村气象站和北京气象站(简称北京站)1960~2008年日最高、最低气温资料,比较分析了北京地区城市和乡村极端气温指数年、季节的时间变化以及城市化对北京站各极端气温指数趋势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960~2008年北京站霜冻日数、冷夜日数、冷昼日数和平均日较差均显著减少,暖夜日数、暖昼日数、平均最高气温和平均最低气温均显著上升,这些指数的趋势变化全部通过了0.01显著性水平检验,其中霜冻日数、冷夜日数、暖夜日数、平均最低气温、平均气温日较差等与最低气温有关的极端气温指数比冷昼日数、暖昼日数、平均最高气温等基于最高气温记录的极端气温指数变化趋势更明显;城市化因素已致使北京站1960~2008年期间霜冻日数、冷夜日数和平均气温日较差显著减少,暖夜日数和平均最低气温显著增加,这些与最低气温有关的极端气温指数序列,其城市化影响都通过了0.01显著性水平检验.在北京站的霜冻日数、冷夜日数和平均气温日较差长期减少趋势中,城市化影响分别达到-5.78 d/10a、-17.83 d/10a和-0.73℃/10a,而在北京站暖夜日数和平均最低气温增加趋势中,城市化影响分别为14.76 d/10a和0.70 ℃/10a.在所有与最低气温有关的年平均极端气温指数的趋势变化中,城市化影响贡献率均达到100%,即观测到的趋势变化完全是由城市化因素造成的.城市化致使四季北京站冷夜日数、平均气温日较差均显著减少,暖夜日数、平均最低气温均显著增加,其中平均最低气温和平均气温日较差序列中的城市化影响在冬季最大,暖夜日数序列中的城市化影响在夏季最显著.
张雷任国玉刘江周雅清任玉玉张爱英冯亚文
关键词:极端气候事件极端气温指数气候变化
城市化对华北地区极端气温事件频率趋势变化的影响
通过分析、对比华北区域(33°~43°N,108°~120°E)国家基本、基准站(以下简称国家站)和乡村站1961~2008年极端气温指数的变化趋势发现,近48年与最低气温相关的指...
周雅清任国玉
关键词:极端气温指数最高气温最低气温
中国气温变化研究最新进展被引量:616
2005年
总结了“十五”攻关课题有关中国温度变化研究的若干进展。在资料质量控制和序列非均一性检验及订正的基础上,更新了中国地面近50年、100年和1000年气温序列。研究表明,不论是近54年还是近100年全国年平均地面气温升高趋势一般比原来分析结果表明的要强,分别达到0·25℃/10a和0·08℃/10a。中国现代增暖最明显的地区包括东北、华北、西北和青藏高原北部,最显著的季节在冬季和春季。近50多年中国近地面气候变暖主要是平均最低气温明显上升的结果,全国范围内极端最低气温也显著升高,而极端最高气温升高不多。中国与温度相关的极端气候事件强度和频率一般呈降低趋势或稳定态势。研究发现,城市化因素对中国地面平均气温记录具有显著影响,但在现有的全国和区域平均温度变化分析中一般没有考虑,因此需要在将来的研究中给予密切关注。在增温明显的华北地区,1961~2000年间城市化引起的年平均气温增加值达到0·44℃,占全部增温的38%,城市化引起的增温速率为0·11℃/10a。中国其他地区的增温趋势中也或多或少反映出增强的城市热岛效应影响。20世纪60年代初以来中国对流层中下层温度变化趋势不明显,仅为0·05℃/10a,比地面气温变化小一个量级;对流层上层和平流层底层年平均温度呈明显下降趋势,变化速率分别为-0·17℃/10a和-0·22℃/10a;整个对流层平均温度呈微弱下降趋势。中国对流层温度与地面气温变化趋势存在明显的差异,但这种差异在20世纪80年代初以后趋于减小。近千年来中国地面气温变化史上可能确存在“中世纪温暖期”和“小冰期”等特征性气候阶段,但“中世纪温暖期”的温暖程度似乎没有过去认为的那样明显。从全国范围看,11世纪末和13世纪中的温暖程度可能均超过了20世纪30~40年代暖期,表明20世纪的增暖可能并非史无前例
任国玉初子莹周雅清徐铭志王颖唐国利翟盘茂邵雪梅张爱英陈正洪郭军刘洪滨周江兴赵宗慈张莉白虎志刘学峰唐红玉
关键词:气温变化高空温度
我国地面气温参考站点遴选的依据、原则和方法被引量:54
2010年
由于城市化和观测环境变化的影响,我国现有国家级气象台站网观测的地面气温资料许多已不能满足气候变化检测研究的要求。利用我国全部气象观测站网的台站信息,对地面气温资料序列质量进行了系统评价,遴选出可用于气温变化研究的参考站点。这项工作建立了地面气温参考站点遴选的原则、方法和步骤,并据此确定了138个地面气温参考站。这些台站可代表背景地面气温场,其长期气温观测资料可用作城市台站或国家级台站城市化增温评价的参考,也可直接用于我国地面气温变化的检测分析。
任国玉张爱英初子莹周江兴任玉玉周雅清
关键词:地面气温气候变化城市热岛效应参考站
中国区域1961~2008年极端气温事件变化特征分析
利用526个国家级气象站1961~2008年的日最高、最低气温资料,分析了中国大陆地区气温极端事件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中国大陆地区霜冻日数和结冰日数明显减少,结冰日数减少显著的区域集中在北方,霜冻日数则在整个中国区域都...
周雅清任国玉
关键词:极端气温指数最高气温最低气温气候变化
华北地区地表气温观测中城镇化影响的检测和订正被引量:94
2005年
根据人口资料和台站位置将华北地区282个国家基本、基准站和一般气候站分为乡村站、小城市站、中等城市站、大城市站和特大城市站5个级别,用经过均一性检验和订正的平均气温资料分别讨论了各级城市站热岛效应对地面气温趋势的影响,发现人口为5×105~1×106的大城市站受到城市化影响最大,40年热岛增温达到0.64℃.作者还分析了华北地区城市化对国家基本、基准站1961~2000年期间观测的平均气温变化趋势的影响,结果表明,由热岛效应引起的国家基本、基准站年平均气温增暖为0.11℃/10 a,对这个时期全部增温的贡献达到37.9%.目前根据国家基本、基准站资料建立的区域和全国平均气温序列在很大程度上仍保留了城市化的影响.作者进一步对华北地区1961~2000年根据国家基本、基准站资料建立的区域年平均气温序列进行了订正,订正后气温线性趋势由0.29℃/10 a降低为0.18℃/10 a.消除城市化影响,研究时段内华北地区年平均地面气温线性增加值为0.72℃.
周雅清任国玉
关键词:均一性检验热岛效应气温序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