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唐炼

作品数:21 被引量:97H指数:5
供职机构: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骨折
  • 8篇疗效
  • 6篇髓内
  • 6篇髓内钉
  • 4篇手术
  • 4篇锁髓内钉
  • 4篇肱骨
  • 4篇疗效分析
  • 3篇上段骨折
  • 3篇中上段
  • 3篇中上段骨折
  • 3篇内固定
  • 3篇滑脱
  • 3篇交锁
  • 3篇交锁髓内钉
  • 3篇关节
  • 3篇钢板
  • 2篇治疗肱骨
  • 2篇顺行
  • 2篇顺行交锁髓内...

机构

  • 20篇泸州医学院附...
  • 1篇泸州医学院附...

作者

  • 20篇唐炼
  • 17篇鲁晓波
  • 8篇尹一然
  • 7篇阳运康
  • 6篇葛建华
  • 6篇万永鲜
  • 6篇张喜海
  • 5篇徐杨博
  • 4篇邓勇
  • 4篇陈洁盈
  • 3篇卓乃强
  • 2篇叶俊武
  • 1篇叶里子
  • 1篇田泽高
  • 1篇张德绸
  • 1篇罗雷茗
  • 1篇王治
  • 1篇王勇

传媒

  • 2篇国外医药(抗...
  • 2篇第十七届全国...
  • 2篇第二届海峡两...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国生化药物...
  • 1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国药房
  • 1篇泸州医学院学...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西南军医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第八届全国创...

年份

  • 2篇2016
  • 6篇2015
  • 6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9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交锁髓内钉与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对照研究被引量:13
2015年
目的比较交锁髓内钉与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87例患者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3例,观察组采用交锁髓内钉治疗,对照采用钢板内固定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骨折愈合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术后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3.20±0.42)个月,骨折愈合优28例、良12例、可3例和差1例;对照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3.98±0.54)个月,骨折愈合优20例、良14例、可6例和差3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1.3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7.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交锁髓内钉在治疗股骨干骨折局部软组织损伤小、创伤轻、固定牢靠、骨折愈合质量高、术后并发症少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唐炼陈洁盈
关键词:交锁髓内钉钢板内固定股骨干骨折
Weil截骨治疗Freiberg病的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总结Weil截骨治疗Freiberg病的效果和体会.方法 总结分析我科2011年12月—2014年1月应用Weil截骨治疗Freiberg病共计7例,所有患者均为女性,其中右足2例,左足5例;年龄14-28岁,...
徐杨博邓勇鲁晓波张喜海尹一然唐炼万永鲜
关键词:FREIBERG病疗效
接骨板和髓内钉治疗肱骨中上段骨折的疗效分析
目的:回顾分析应用接骨板螺钉系统、不扩髓肱骨髓内钉系统对肱骨中上段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2009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肱骨中上段骨折31例.接骨板组19例,男11例,女8例,年龄24-58岁,平均37.1±5...
葛建华阳运康魏代清鲁晓波王治唐炼
关键词:骨折接骨板
胫骨下段骨折两种内固定方式的临床对比研究
目的:比较两种内固定方法治疗胫骨下段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胫骨下段骨折手术治疗患者74例,A组30例采用锁定解剖钢板固定,B组44例采用专家级髓内钉固定;记录两组手术时间,透视次数,伤...
张喜海叶俊武唐炼王勇卓乃强鲁晓波
关键词:胫骨下段骨折锁定加压钢板
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四肢多发骨折治疗特点分析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研究分析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四肢多发骨折治疗中骨科损伤控制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42例患者研究分析,并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1例,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治疗优良率(85.71%)显著优于对照组(61.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科损伤控制在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四肢多发骨折治疗中具有显著作用,有效降低患者出现并发症发生率。
唐炼鲁晓波
关键词:不稳定骨盆骨折四肢多发骨折骨科损伤控制
尺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手术治疗及进展
2013年
尺骨近端包括尺骨鹰嘴和部分尺骨近段骨干,以尺骨鹰嘴粉碎性骨折为主,为成人常见肘部、前臂损伤,可由直接暴力或间接暴力导致。尺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最终治疗目标为:恢复关节面的光滑平整,使关节面对合优良;恢复肘关节的伸肘力量,屈伸范围良好;恢复关节的稳定性、活动度;避免骨性关节炎等并发症的发生;恢复前臂的旋臂功能。近年来,临床上对于尺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治疗和手术内固定选择存在某些差异。为更好地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解决尺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手术内固定选择问题,特将部分观点综述如下。
唐炼陈洁盈鲁晓波
关键词:尺骨鹰嘴内固定粉碎性骨折
后路手术治疗重度腰椎滑脱疗效观察
2009年
目的观察采用SRS型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系统一次手术完成减压复位及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重度腰椎滑脱的疗效。方法对13例患者全部采用后路双侧小关节及椎板切除彻底减压,SRS型椎弓根螺钉系统复位固定,一次手术完成减压复位及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其中10例采用椎间植骨融合器,3例采用整块髂骨植骨。结果术后13例全部达到解剖复位,无感染。除l例术后出现暂时性L5及L1。神经根牵拉症状外,余无神经系统功能恶化表现。所有病人原有症状均获得不同程度改善,其中优9例,良3例,可1例。本组随访时间为3月~42月,平均13个月。随访中患者情况稳定,症状体征改善明显。X线片显示椎间植骨融合良好,螺钉无折断,无其它远期并发症。结论在重度滑脱的治疗中,应走出传统减压复位的误区,一次进行以小关节为中心的彻底减压及完全复位,免除患者二次手术的痛苦,也为解决临床治疗中的难点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方法。
徐杨博阳运康尹一然叶里子鲁晓波唐炼
关键词:脊椎滑脱脊柱融合术
内侧柱支撑重建联合常规内固定治疗对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愈合情况和肢体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7
2015年
目的分析内侧柱支撑重建联合常规内固定治疗对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愈合情况和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于2012年12月一2013年12月在该院接受手术治疗的78例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接受内侧柱支撑重建联合常规内固定治疗的观察组39例,接受单纯常规内固定治疗的对照组39例,随访时间13~18个月,平均15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愈合情况、关节功能和关节活动度等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住院时间、影像学完全愈合时间及完全负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CMS评分、Neer评分和Broberg—Morrey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肱骨颈干角、肱骨头内翻角度小于对照组。肩关节前屈上举、外拳和外旋角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内侧柱支撑重建联合常规内固定治疗可以有效加速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骨折端愈合,提升治疗后关节功能及活动度。
张喜海卓乃强唐炼叶俊武鲁晓波
关键词:肱骨近端骨折肢体功能
氨甲环酸对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静脉与关节内失血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1
2014年
目的研究氨甲环酸对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失血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到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就诊并确诊为原发性骨性关节炎的患者共90例,均择期进行首次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并随机将患者分为3组,实验一组采用静脉输注氨甲环酸,实验二组在膝关节局部注射氨甲环酸,实验三组不给予氨甲环酸,检测3组患者术后48h内的血红蛋白含量和总失血量,记录7 d内的体表瘀斑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实验一组与实验二组术后20 h和48 h血红蛋白含量均明显多于实验三组(P<0.05);3组术后20 h和48 h血红蛋白含量均少于术前(P<0.05),且术后48 h血红蛋白含量少于术后20 h。实验一组和实验二组术后总失血量、输血例数和皮下瘀斑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实验三组(P<0.05),但实验一组和实验二组之间的各项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均没有发生深静脉血栓。结论氨甲环酸能够减少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失血量,减轻了患者的病痛和经济负担。
唐炼
关键词:氨甲环酸全膝关节置换术血红蛋白失血量
游离第二足趾移植再造拇、示指的临床应用及疗效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游离第二足趾移植再造拇、示指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游离第二足趾移植再造拇、示指共5例,男3例,女2例,年龄16-41岁,平均28.5±3.4岁。拇指2例,示指3例。急诊手术3例(2例拇指、1例示指,受伤致手术时间均6h内),二期手术2例(2例示指,分别急诊处理术后21d、24d进行手术)。本组病例据顾玉东等再造手指缺损分度:拇指为Ⅲ度、Ⅳ度各1例,示指为Ⅳ度1例、Ⅴ度2例。结果:本组5例中均未发生血管危象,全部病例顺利成活。平均住院时间19+3.5d,术后随访9~18个月,平均12.5+2.0个月。再造指痛温觉恢复良好,两点辨别5-1Omm,再造指间关节屈曲10°-30°,掌指关节屈曲35°-800°4例对掌指功能良好,1例对掌指功能欠佳。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优良率80%。5例患者均于术后2-4月恢复正常的行走、负重功能。结论:第二足趾外形和组织结构与手指相近,大小与手的血管、神经相当,可供吻合,术后对供足的影响不大,最大限度地恢复了伤手的外观及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开展的手术。
葛建华张德绸尹一然唐炼阳运康鲁晓波
关键词:第二足趾足背动脉大隐静脉拇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