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1日
星期二
|
欢迎来到滨州市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夏筠
作品数:
7
被引量:49
H指数:4
供职机构:
上海市伤骨科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
中国科学院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农业科学
理学
更多>>
合作作者
王智兴
上海市伤骨科研究所
杨庆铭
上海市伤骨科研究所
张元勋
中国科学院上海原子核研究所上海...
胡晓波
上海市伤骨科研究所
李群
上海市伤骨科研究所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7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5篇
医药卫生
1篇
生物学
1篇
农业科学
1篇
理学
主题
3篇
血清
3篇
成骨
2篇
形态发生蛋白
2篇
酸酶
2篇
去卵巢
2篇
磷酸酶
2篇
后血清
2篇
家兔
2篇
胶原
2篇
骨形态
2篇
骨形态发生蛋...
1篇
动物
1篇
动物实验
1篇
血清磷
1篇
血清酶
1篇
诱导性
1篇
摘除
1篇
酸性磷酸酶
1篇
培养液
1篇
切除
机构
6篇
上海交通大学...
3篇
上海市伤骨科...
2篇
中国科学院
作者
7篇
夏筠
5篇
王智兴
3篇
杨庆铭
2篇
张元勋
1篇
李群
1篇
李群
1篇
庄圭荪
1篇
张凤华
1篇
张桂林
1篇
李德义
1篇
朱雅萍
1篇
胡晓波
1篇
张沪生
1篇
胡晓波
传媒
2篇
上海第二医科...
1篇
核技术
1篇
中华内分泌代...
1篇
中华骨科杂志
1篇
中华创伤杂志
1篇
上海实验动物...
年份
1篇
2000
2篇
1999
1篇
1998
3篇
1996
共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骨诱导性载体复合骨形态发生蛋白的双重成骨作用
被引量:27
1998年
本文用猪骨基质明胶(pBMG)复合猪骨形态发生蛋白(pBMP)植入小鼠肌肉内,以期达到pBMG和pBMP双重诱导成骨的叠加作用,并与单独植入的明胶海绵、pBMG、pBMP和无机骨-pBMP(AOB-pBMP)的成骨效应相比较。结果显示,含有pBMP的各组术后4天有明显的间充质细胞化,新骨在10天左右开始形成。ALP的活性高峰出现在术后21~28天,组间钙、磷含量差异具有高度显著性(P<0.01),明胶海绵组最低,而pBMG-pBMP组含量最高。各组的钙、磷相关系数为高度正相关。作者讨论了pBMG复合pBMP后的双重成骨作用及其优越性,认为ALP主要由诱导性新骨成熟期的成骨细胞和骨细胞所产生,新骨中的钙、磷含量因呈高度正相关,两者均可作为新骨定量的指标,但以钙含量为主。
胡晓波
夏筠
李群
杨庆铭
关键词:
骨基质
明胶
骨损伤
BMP
全文增补中
鸡胚颅盖骨成骨细胞样细胞培养液的生化分析
被引量:2
1996年
计数10^6鸡胚颅盖骨成骨细胞样细胞于培养瓶内培养,共10瓶。每周测培养液中透明质酸,羟脯氨酸的含量和碱性磷酸酶的活力。结果;培养液的透明质酸含量从第2周的139.52ngf/ml上升至第9周的2711.92ng/ml、表面细胞培养时,透明质酸释放量培养时间的延长而增加。
夏筠
王智兴
张凤华
朱雅萍
徐荣辉
关键词:
成骨细胞样细胞
胶原
鸡胚
细胞培养液
成年家兔去卵巢后血清骨钙素及多种磷酸酶的变化
被引量:4
1996年
成年雌性新西兰家兔12只,术前测定血清的骨钙素含量为363.67±80.95ng/ml,碱性磷酸酶、酸性磷酸酶和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的活性分别为20.06±8.20U/L、19.06±5.46U/L、14.04±1.67U/L。摘除二侧卵巢8月后,家兔血清的骨钙素含量为327.50±87.29ng/ml,碱性磷酸酶、酸性磷酸酶和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的活性分别为14.60±4.64U/L、11.04±4.10U/L、4.44±2.10U/L。摘除卵巢术后各指标均显著降低(P<0.001)。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活性降低的幅度比碱性磷酸酶大,因此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可作为特异和灵敏的骨代谢指标。
王智兴
夏筠
杨庆铭
关键词:
骨钙素
碱性磷酸酶
酸性磷酸酶
卵巢摘除对兔体内3种血清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1996年
为探讨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与骨代谢有关酶活性变化的关系,测定了12只7月龄新西兰兔双侧卵巢摘除前与摘除后8个月的血清碱性磷酸酶、酸性磷酸酶和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的活性。结果:术前这3种酶的活性分别为20.06±8.20、19.06±5.46和14.04±1.67U/L;术后8个月,分别为14.60±4.64、11.04±4.10和4.44±2.10U/L,均非常显著地低于术前(P<0.001)。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的下降幅度比碱性磷酸酶大,说明以它作为骨代谢指标比碱性磷酸酶更灵敏。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术后下降幅度也大于酸性磷酸酶。提示:这些酶的活性变化可能是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的部分生化基础。
王智兴
夏筠
杨庆铭
关键词:
骨质疏松
卵巢摘除
动物实验
磷酸酶
血清
家兔髂骨中无机元素浓度和血清生化参量的测定
2000年
培育家兔造成骨质疏松模型,用于研究妇女骨质疏松患者骨中无机元素的变化机理。使用中子活化分析技术测定30例家兔髂骨中无机元素含量。结果表明,实验组中F元素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01),Mg元素含量显著减少(P<0.001),而其它元素如K、Na、Ca、Ba、Mn、Sr在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结合家兔血清生化指标的测定,探讨了元素对维持正常骨结构的意义。
张元勋
李德义
庄圭荪
张桂林
王智兴
夏筠
关键词:
无机元素
中子活化分析
骨结构
诱导性人工骨膜成骨效应与骨形态发生蛋白的量效关系
被引量:13
1999年
目的研制一种新型的胶原一骨形态发生蛋白(BMP)人工骨膜,探讨它在肌内诱导成骨中的生物效应和吸附BMP的最佳含量,以求得最佳的量效关系。方法先从猪皮中提取纯化胶原,制成厚约1mm的白色、柔软易折叠的胶原膜,以每10mg胶原膜为载体,分别吸附不同含量的猪BMP。为证实该膜的诱导成骨能力及与BMP的量效关系,用ICR小鼠右后肢肌囊作为实验模型,在7组小鼠(共112只)中,除第1组作为空白对照外,其余6组肌肉分别植人定量的单纯胶原膜及分别含025,05,1,2,4mgBMP的胶原膜。术后1,2,3,4周分别处死小鼠,处死前3天腹腔内注射四环素30ms/kg。处死后取下右后肢进行钼靶照相,然后取出植人物,一分为二,一半进行钙含量测定,另一半进行有机玻璃包埋,不脱钙切片,然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结果单纯胶原膜不能在肌肉内诱导新骨的产生,而结合不同含量BMP的胶原膜均能在术后1周明显诱导新骨形成。各组虽然BMP的含量存在成倍或数倍的差异,但其诱导成骨的量并无明显差异。结论综合考虑BMP含量及成骨效果两个因素,认为每10mg胶原膜含05mgBMP可作为最佳量效关系,在实验和临床应用中予以考虑。
胡晓波
夏筠
关键词:
骨生长
骨形态发生蛋白
成骨效应
胶原
家兔去卵巢后血清酶和骨元素变化的相互关系
被引量:4
1999年
目的 研究去卵巢后家兔血清酶和骨元素的变化。方法 新西兰家兔12 只,7 月龄。术前取血,测定血清碱性磷酸酶、酸性磷酸酶和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的活性作为术前组。手术摘除二侧卵巢,饲养8 个月后,取血清测定上述三种酶活性作为术后组。家兔处死,取髂骨作为实验组。另取15 个月龄完整家兔12 只,处死,取髂骨作为对照组,用中子活化方法测定髂骨的钙、镁、钠、锰、锶和钾元素的含量。结果 术前血清碱性磷酸酶、酸性磷酸酶和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的活性分别为(20 .06 ±8 .20)U/L、(19.06±5.46)U/L和(14.04±1.67)U/L,术后血清碱性磷酸酶、酸性磷酸酶和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的活性分别为(14.60±4.64)U/L、(11 .04 ±4.10)U/L和(4 .44±2 .10)U/L,摘除卵巢后上述各项生化指标均显著降低( P< 0 .001)。家兔切除卵巢后实验组髂骨镁元素含量为(4.44±0.19)mg/g,对照组髂骨镁元素含量为(5.40±0 .32)mg/g。实验组髂骨镁元素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01) 。钙、钠、锰、锶和钾元素含量二组比较无显著差别。结论 成年家兔去卵巢8 个月后。
王智兴
夏筠
李群
张沪生
张元勋
关键词:
卵巢切除术
骨元素
血清酶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