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学江

作品数:24 被引量:108H指数:6
供职机构:河北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科技厅资助项目河北省科技厅科研项目河北省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动脉
  • 8篇冠状
  • 8篇冠状动脉
  • 7篇内皮
  • 6篇血管
  • 5篇新生儿
  • 5篇心病
  • 5篇血友病
  • 5篇血友病因子
  • 5篇皮素
  • 5篇内皮素
  • 5篇介入
  • 5篇假血友病因子
  • 5篇冠心病
  • 4篇血管性假血友...
  • 4篇血管性假血友...
  • 4篇病因
  • 3篇心房
  • 3篇心房利钠肽
  • 3篇血栓

机构

  • 20篇河北大学
  • 8篇保定市妇幼保...
  • 3篇河北省人民医...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河北省职工医...
  • 1篇望都县医院

作者

  • 24篇孙学江
  • 10篇姚爱敏
  • 8篇宋书江
  • 7篇赵兴洲
  • 7篇许金鹏
  • 6篇郝亚平
  • 5篇李建玲
  • 4篇张洁
  • 4篇王叶青
  • 3篇王乾一
  • 3篇李靖
  • 2篇司志梅
  • 2篇李俊勇
  • 2篇徐占稳
  • 2篇刘文敏
  • 2篇齐晓勇
  • 2篇庞金胜
  • 2篇李亚芹
  • 2篇李斌
  • 2篇王宇

传媒

  • 2篇山东医药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2篇河北职工医学...
  • 2篇中国小儿急救...
  • 2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中国当代儿科...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医学研究通讯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川北医学院学...
  • 1篇临床军医杂志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中国药业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中国伤残医学

年份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 6篇2013
  • 2篇2010
  • 1篇2009
  • 4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5
  • 3篇2002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冠心病患者阿司匹林抵抗的临床特征及与C反应蛋白、血栓素B_2的关系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阿司匹林抵抗(AR)的临床特征及其与C反应蛋白(CRP)、血栓素B2(TXB2)的关系。方法256例冠心病患者口服阿司匹林100 mg/d,7 d后测定血小板聚集率、CRP、TXB2;依据血小板聚集率测定结果将患者分为阿司匹林抵抗(AR)组、阿司匹林半抵抗(ASR)组和阿司匹林敏感(AS)组,比较三组间临床特征、CRP、TXB2的不同。结果冠心病AR的发生率为5.86%,ASR发生率为24.22%;与AS组相比,AR组和ASR组患者的血小板(PLT)和血浆纤维蛋白原(Fg)水平升高(P<0.05),同时ASR组患者中女性患者比例明显升高(P<0.05),AR组或ASR组患者TXB2水平明显升高(P<0.05),而CRP在三组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冠心病患者存在AR现象,PLT和血浆Fg升高患者更易于发生AR,TXB2可用于检测AR现象。
赵兴洲宋书江陈春红肖暖许金鹏孙学江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阿司匹林抵抗血栓素B2C反应蛋白
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后内皮功能失调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02年
孙学江李俊勇
关键词: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内皮细胞内皮功能失调
心房利钠肽、内皮素-1、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在西地那非治疗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过程中的变化及意义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探讨血浆心房利钠肽(ANP)、内皮素(ET)-1、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水平在西地那非治疗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PPHN)过程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PPHN患儿66例(PPHN组)应用西地那非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3、7d后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肺动脉收缩压(PASP),并同时检测动脉血气和右手指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再同时采集静脉血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ANP、ET-1和vWF水平。各指标与除外心肺相关疾病的非PPHN患儿40例(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PPHN组治疗前PASP、Sp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及血浆ANP、ET-1、vWF水平[(66.5±13.4)mmHg(1mm Hg=0.133kPa)、0.726±0.531、(46.3±7.2)mmHg、(59.2±7.4)mmHg、(272.6±20.3)ng/L、(221.3±24.3)ng/L、(142.5±20.3)%]与对照组[(25.0±6.2)mmHg、0.896±0.767、(88.3±7.6)mmHg、(41.1±6.1)mmHg、(68.4±7.9)ng/L、(39.8±6.5)ng/L、(95.3±18.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PHN组治疗3d后各指标[(48.3±3.2)himHg、0.841±0.416、(73.6±9.3)mmHg、(50.5±7.2)InmHg、(102.6±20.3)ng/L、(79.6±15.2)ng/L、(103.6±14.1)%]均明显改善,与治疗前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d后各指标[(25.2±3.6)mmHg、0.882±0.724、(85.4±7.4)mmHg、(40.2±6.4)mmHg、(64.4±3.6)ng/L、(37.3±5.4)ng/L、(92.9±11.7)%]均较治疗3d后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直线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前及治疗3、7d后ANP、ET-1、vWF与PASP、PaCO2分别呈显著正相关(P〈0.01),ANP、ET-1、vWF与SpO2、PaO2分别呈显著负相关(P〈0.01)。以心脏超声�
姚爱敏郝亚平孙学江张洁王海娟李建玲王叶青
关键词:心房利钠肽内皮素1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西地那非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预后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0
2018年
目的探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保定市妇幼保健院2012年12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84例NEC新生儿的临床资料。根据预后情况将患儿分为治愈组(n=51)和预后不良组(n=33)。比较两组患儿的并发症及合并症、喂养方式、发病前益生菌用药情况等。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两组患儿的窒息、败血症、代谢性酸中毒、呼吸窘迫综合征、腹膜炎、肺炎、呼吸暂停合并症的发生率,母乳喂养率及发病前益生菌使用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NEC预后的危险因素为代谢性酸中毒、败血症、腹膜炎,母乳喂养、应用益生菌为保护因素。结论 NEC的预后与感染等因素密切相关,发病前益生菌给药、母婴喂养等预防措施可能提高治愈率。
姚爱敏王叶青孙学江陈楠姚亮孙玮张洁李斌
关键词:新生儿坏死小肠结肠炎预后
当归补血汤对高尿酸血症大鼠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观察当归补血汤能否通过降低尿酸而改善大鼠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模型组、治疗组(低、中、高)剂量,模型组给予高尿酸饮食,对照组给予普通饮食,治疗组给予高尿酸饮食的同时给予当归补血汤治疗(低、中、高)3个治疗剂量;14 d后分别测定各组大鼠血管内皮细胞所分泌的一氧化氮(NO)和一氧化氮和酶(NOS)含量,同时测定血清中尿酸含量、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观察各项指标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①与对照组相比:高尿酸血症组大鼠内皮细胞产生的NO,NOS均减少,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较:给予当归补血汤治疗后血清尿酸水平降低,同时血管内皮细胞分泌的NO和NOS含量升高,其中中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和高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当归补血汤可以通过降低尿酸而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从而治疗冠心病。
李亚芹刘文敏孙学江
关键词:当归补血汤高尿酸血症内皮细胞功能
亚低温治疗窒息新生儿二胺氧化酶及肠脂肪酸结合蛋白的变化及意义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观察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窒息新生儿中二胺氧化酶(diamineoxidase,DAO)及肠脂肪酸结合蛋白(intestinalfattyacidbindingprotein,I-FABP)水平的变化。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12月在河北省保定市妇幼保健院NICU住院的重度窒息患儿60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亚低温治疗组,同时选取同期住院的除外缺血缺氧及胃肠功能障碍相关疾病的新生儿3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在入院时、治疗7d后采集静脉血,收集血清应用ELISA法检测DAO、I-FABP水平,同时对患儿进行胃肠功能障碍评分。结果入院时亚低温治疗组及常规治疗组患儿DAO、I-FAB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AO:(15.77±2.04)U/ml,(15.81±1.85)U/ml,P〉0.05;I-FABP:(310.叭±46.43)ng/L,(301.12±38.61)ng/L,P〉0.05],但较对照组均升高[(7.65±0.74)U/ml,(51.65±6.91)ng/L];治疗7d后,两组患儿DAO、1-FABP水平较入院时均减低[DAO:(7.88±1.87)U/ml,(12.51±1.53)U/ml;I-FABP:(59.16±6.17)ng/L,(121.31±21.54)ng/L],亚低温治疗组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DAO及I-FABP水平与胃肠功能障碍评分呈正相关(r1=0.831,r2=0.827,P〈0.01)。结论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可使DAO、I-FABP水平下降,提示其在一定程度上利于受损胃肠功能的恢复。
姚爱敏姚亮王叶青安转芹邓亚玲孙学江郝亚平
关键词:亚低温治疗二胺氧化酶肠脂肪酸结合蛋白新生儿窒息
胰岛素抵抗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心肌损伤及预后的影响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研究胰岛素抵抗会否增加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后患者心肌损伤及不良心血管事件。方法:选取行择期PCI的心绞痛患者,依据胰岛素抵抗指数分为胰岛素抵抗组及对照组。比较两组间PCI术后心肌损伤发生率以及心肌损伤程度间有无差异:分析心肌损伤的相关因素;随访1年,观察两组间不良心血管事件有无差异。结果:胰岛素抵抗组心肌损伤率高于对照组(27.6%vs.14.1%,P=0.004),且胰岛素抵抗组中心肌损伤者cTNI浓度较高[(2.18±0.44)ng/mL vs.(1.79±0.37)ng/mL,P=0.001]。胰岛素抵抗是心肌损伤的危险因素之一(OR=2.410,95%CI:1.270~4.566)。胰岛素抵抗能增加不良心血管事件(HR=0.377,95%CI:0.146~0.972)。结论:胰岛素抵抗是PCI术后心肌损伤危险因素之一,且增加不良心血管事件。
李靖徐占稳赵兴洲许金鹏孙学江宋书江
关键词:胰岛素抵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心肌损伤
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影像学诊断的优选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评价冠心病影像学检验技术的优点、局限性。方法分析50例冠心病病例,均有胸片正侧位、B超、冠状动脉造影,核素心肌灌注及代谢显像10例,CTA28例,MRI22例。结果胸片简单易行,无法定性;UCG、CT、核素心肌灌注及代谢显像分别显示房室形态或功能;MR"I一站式"扫描成为冠心病的常规检查技术;冠状动脉成像是诊断冠心病的准确方法。结论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考虑各种影象技术的效/价比,优势互补,由简单到复杂,由无创到有创,有选择性的发挥每种检查技术的最大效益。
鹿强孙学江王敬稳赵见喜
关键词:冠心病影像检查技术
奥美拉唑与法莫替丁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双重抗血小板患者血小板聚集及临床预后的不同影响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比较奥美拉唑及法莫替丁对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双重抗血小板治疗患者血小板聚集率以及临床预后的不同影响。方法:选取自2009年6月~2011年11月应用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行双重抗血小板治疗.并行PCI术患者,于双重抗血小板治疗第5天时测血小板聚集率。然后随机将患者分为奥美拉唑治疗组及法莫替丁治疗组,分别给予奥美拉唑40mg/d及法莫替丁40mg/d,分组7天后再次检测血小板聚集率。观察患者在加用奥美拉唑或法莫替丁前后,血小板聚集率有无变化。随访1年,观察2组间在不良心血管事件以及消化道损伤事件方面有无差异。另外行亚族分析,观察2组间氯吡格雷低反应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是否存在差异,以及消化道损伤高危患者的消化道损伤事件是否有差异。结果:最终奥关拉唑治疗组入选179名患者,法莫替丁治疗组入选167名患者。奥美拉唑治疗组应用奥关拉唑后血小板聚集率显著升高(41.57±19.89)%VS(51.04±17.54)%,P〈0.001,而法莫替丁组用药前后无统计学差异(42.83.4-20.10)%VS(41.93-t-19.30)%,P=0.055。随访1年,2纽间不良心血管事件无统计学差异(7VS4,LogRankP:0.417);氯吡格雷低反应亚族分析,2组间无统计学差异(7VS2,LogRankP=0.077),但奥关拉唑有增加不良心血管事件趋势。2组间消化道损伤事件存在统计学差异(2VS10,LogRankP=0.014),奥美拉唑较法莫替丁更能减少消化道损伤事件发生(HR=0.183,95%cI:0.040—0.834)。消化道损伤高危患者亚族分析,2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2VSl0,LogRankP=0.016),奥美拉唑可以减少上述人群消化道损伤事件发生(HR=0.190,95%CI:0.042—0.869)。结论:奥美拉唑降低氯吡格雷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法莫替丁无此作用。奥美拉唑较法莫替丁未显著增加
芦艳徐志欣李靖宋书江许金鹏赵兴洲孙学江徐占稳
关键词:抗血小板奥美拉唑法莫替丁
心房利钠肽、内皮素-1和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的临床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3年
心房利钠肽(ANP)、内皮素(ET-1)和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均被认为可以间接反映机体心血管系统压力高低水平和内皮受损程度的指标,在国内外的动物实验及临床研究中已得到证实。笔者复习了大量国内外相关文献后,就ANP、ET-1和vWF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姚爱敏郝亚平张洁李建玲司志梅孙学江
关键词:心钠素内皮缩血管肽1WILLEBRAND因子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