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振辉 作品数:84 被引量:514 H指数:11 供职机构: 天津市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吴阶平医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化学工程 更多>>
可调式简易腰椎椎弓根螺钉导向器的研制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3 2007年 椎弓根螺钉(pediclescrew,PS)内固定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脊柱外科^[1],PS置入多在C臂侧位反复透视下凭借术者经验予以完成,手术失误率较高121。为了提高PS置入的安全性、准确性及成功率,笔者研制了一种可调式简易腰椎椎弓根螺钉导向器临床应用165例,术后X线及CT检查示螺钉位置准确,结果满意,报告如下。 范玉强 孙振辉 江汉 王沛关键词:脊柱骨折 腰椎 椎间盘移位 关节不稳定性 CT扫描确定全膝关节置换股骨假体旋转力线的研究 被引量:10 2009年 目的探讨术前CT扫描对全膝关节置换(TKA)中股骨假体旋转力线精确确定的作用。方法将200例(252膝)TK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①经验组(64例):TKA术中根据术者触摸外科股骨上髁轴线联合Whi-teside线联合确定股骨假体外旋角度;②CT扫描组(136例):术前CT扫描确定股骨后髁角,术中采用可调外旋定位器复制CT确定的外旋角度,其余TKA手术操作相同。两组术后均行CT扫描确定股骨假体旋转不良角度并对其绝对值进行比较。结果经验组TKA术后股骨假体旋转不良角度为2.8°±0.14°,CT扫描组为1.2°±0.0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8,P<0.01)。经验组股骨假体旋转不良率为32.1%,CT扫描组为18.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47,P<0.01)。结论术前CT扫描确定股骨远端后髁角可以有效提高TKA手术股骨假体旋转力线,方法简单、有效、重复性良好。 孙振辉 刘军 张宇 孙云波 曹建刚 王磊 田孟强 王沛关键词:全膝关节置换 股骨假体 旋转力线 改良Ranawat软组织松解平衡技术在外翻畸形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探讨改良Ranawat软组织松解平衡技术在外翻畸形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2004年1月-2008年6月,收治膝外翻畸形34例44膝。男5例5膝,女29例39膝;年龄55~79岁,平均60.3岁。左侧18膝,右侧26膝。其中骨性关节炎9例,类风湿性关节炎19例,创伤性关节炎6例。外翻畸形参照Ranawat分型:Ⅰ型5例5膝,Ⅱ型29例39膝。术中采用改良Ranawat软组织松解平衡技术,通过whiteside线联合股骨外上髁外科轴线确定股骨远端外旋,并进行TKA。结果单膝手术时间为(65±7)min。1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股骨假体安置时出现股骨髁皮质爆裂骨折,联合螺钉内固定后假体及骨折固定稳定。1例出现切口边缘坏死,清创缝合后痊愈;其余切口均Ⅰ期愈合。术后出现膝关节粘连1例1膝,关节腔积液4例4膝,经对症治疗后痊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5年,平均2.6年。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及血管、神经损伤并发症发生。术后1周X线片示胫股解剖外翻角为(3.8±1.2)°,与术前(25.4±3.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X线片检查未见假体松动、感染征象。根据改良KSS评分标准各项评分指标术前和术后1、2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外翻畸形TKA时采用改良Ranawat软组织松解平衡技术操作简便,术后膝关节稳定程度、活动范围、畸形矫正等方面均满意。 刘军 孙振辉 张宇 田孟强 田峥巍 王磊 曹建刚 孙云波 王沛关键词:全膝关节置换 外翻畸形 改良术 显微镜下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手术注意事项和疗效。方法:记录76例LDH患者临床表现、MRI特点,所有患者均行后路显微镜下微创间盘取出术,采用数字疼痛评分(NRC)和Oswestry量表(ODI)评估患者疼痛和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76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3~14月(平均8个月),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1±0.2)h;出血(50±20)ml。患者术前NRC腰痛评分、NRC腿痛和ODI评分评分分别为:(7.25±1.43)、(7.47±2.05)、(53.24±5.49),术后3月时分别为(3.24±1.25)、(3.34±1.86)、(75.69±8.24),均得到显著改善,术前和术后3月随访时评分之间差异有显著性(t检验,P<0.05)。76例患者手术满意程度:优50例,良22例,可4例,差0例。结论:腰椎后路显微镜下微创治疗LDH一般可获得满意疗效,手术时注意保护神经根,清晰的术野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朱如森 张学利 田融 孙振辉 李会明 杜文君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 微创 显微镜 成人非典型大骨节病距骨坏死踝关节X线改变特点及ROC曲线分析 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成人非典型大骨节病(KBD)距骨坏死X线改变特点以及和缺血性距骨坏死鉴别诊断的有效指标。方法对35例(35踝)距骨坏死患者进行研究,根据距骨坏死诊断分为成人非典型KBD距骨坏死组(KTN组,16踝)和缺血性距骨坏死组(ATN组,19踝)。调取患者病历及影像学资料(dicom格式),采用Radi Ant 1.1.8软件(评估版)进行踝关节X线测量并对比分析;具有统计学差异的检查指标进行ROC分析确定其特异度和灵敏度。结果踝关节X线检查表明跟骨Bhler角、Gissane角、跟骨长高比值以及跟距骨长度比值对两种距骨坏死的鉴别诊断无明显意义(P>0.05)。KTN患者跟骨长度、跟骨高度、距骨长度均明显低于ATN患者,踝关节远端膨大率明显高于ATN患者(P<0.05)。ROC曲线表明踝关节远端膨大率可作为KTN诊断的有效指标,cut off值为1.324时对应灵敏度为0.750,特异度为0.842;单纯跟骨、距骨长度不能作为KTN诊断的有效指标。结论成人非典型KBD距骨坏死单纯依赖跟骨短、扁特点不能和缺血性距骨坏死有效鉴别,踝关节远端膨大率(cut off值1.324)可做为鉴别诊断的有效指标,>1.324可基本确定为KTN。 杨涛 史博 张建平 徐宏刚 王乐庆 王训 杨学伟 孙振辉关键词:大骨节病 距骨坏死 ROC曲线 胫骨平台骨折合并交叉韧带损伤的诊治分析 被引量:8 2009年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骨折合并交叉韧带损伤的诊治方法。方法对29例胫骨平台骨折伴交叉韧带损伤患者诊治经过进行回顾性分析,对诊治经过、治疗方法、结果等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延迟诊断及漏诊的主要原因与入院时忽略膝关节不稳而未进行仔细查体和MRI检查有关。27例行交叉韧带修复或重建,结果满意,随访时膝关节稳定。结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高能量损伤致胫骨平台骨折时有伴交叉韧带损伤的可能,必要的查体及影像检查可避免延迟诊断及漏诊。一旦确诊交叉韧带损伤,应行一或二期修复或重建,早期治疗疗效满意。 田孟强 刘军 王立德 田铮巍 张宇 曹建刚 王磊 孙振辉 孙云波关键词:胫骨平台骨折 交叉韧带 漏诊 髋关节置换与内固定术治疗老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术后再手术率和并发症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51 2014年 目的系统评价髋关节置换与内固定术治疗老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的术后再手术率、手术相关主要并发症及术后1年、2年病死率。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Medline、EMBASE、Cochrane网{5馆、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3年5月,获取髋关节置换(关节嚣换组)与内固定术(内固定组)治疗老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年内、2年以上再手术率、手术相关主要并发症及术后1年、2年病死率等。应用RevMan5.2.5统计学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5篇RCTs,包括l28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硅示:内固定组患学术后2年内和2年以上再手术率(包括含内固定物取出手术和不含内同定物取m手术)均高于火节置换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关节置换组比较,内固定组患者手术相关主要并发症显著增加[OR=8.82,95%C1(6.45,12.07),P〈0.001]。内固定组和关节置换组术患者后1年、2年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再手术率、手术相关主要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高于髋关节置换,但术后1年、2年病死率二者比较无明显差异,推荐采用髋关节氍换术治疗老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 孙振辉 刘月驹 李衡关键词:股骨颈骨折 关节成形术 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7 2008年 目的探讨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手术疗效。方法手术治疗游离型LDH患者24例,记录其发病情况、临床表现、MRI特点,均行后路减压游离间盘取出术,记录手术情况并采用数字疼痛评分(NRC)和Oswestry量表(ODI)评估患者疼痛和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24例均获随访,时间8个月~4年。平均手术时间(1±0.3)h,平均出血量(300±30)ml。24例患者术前腰NRC、腿NRC、ODI评分分别为(7.34±1.63)分、(7.26±2.16)分、(52.35±6.49)分,术后8个月随访时分别为(3.26±1.14)分、(3.65±2.73)分、(73.78±8.60)分,术前和术后8个月随访时评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患者手术满意程度:优19例,良2例,可3例。结论游离型LDH临床症状较重,MRI扫描有助于明确诊断,腰椎后路减压游离间盘切除一般可获得满意疗效。 孙振辉 李会明 杜文君 张学利 田融 张颖 王沛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 游离髓核 后路减压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膝关节疼痛的临床处理 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膝关节疼痛的原因和临床处理方法。方法2004年1月至2009年6月,收治TKA术后疼痛患者4l例,其中男性9例9膝,女性32例35膝;年龄5l~84岁,平均63.5岁。关节外疼痛6例中1例为1型复杂区域疼痛综合征(CRPS一1)行保守治疗,其余5例手术治疗。关节内疼痛35例中关节失稳4例、髌骨低位1例、假体悬挂致周围软组织磨损2例、胭肌腱撞击1例采用保守治疗,其余27例手术治疗。定期随访并记录膝关节美国膝关节学会评分(KSS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结果4l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6年。关节外疼痛手术5例,末次随访VAS评分、KSS临床和功能评分分别为2.5±0.2、92.8±2.6和89.0±3.4,膝关节疼痛缓解,功能改善。1例CRPS.1保守治疗,效果尚可。关节内疼痛感染组12例中截肢1例、抗生素骨水泥隔体植入3例、二期翻修8例,随访感染均治愈,术后VAS、KSS临床和功能评分分别为3.8±0.2、88.3±4.6和85.0±4.6,和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感染组保守治疗8例,末次随访VAS、KSS临床和功能评分4.5±0.4、85.4±4.2和84.2±2.3;手术治疗15例,末次随访VAS、KSS临床和功能评分3.4±0.1、86.6±5.4和87.1±2.4,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KA术后疼痛需要对手术和患者情况进行系统评估以明确其原因,确诊后制定合理治疗方案一般可获得满意效果,确诊之前严禁手术干预。 孙振辉 刘军 田孟强 张宇 赵慧雯 朱如森关键词:关节成形术 疼痛 手术后并发症 退行性腰椎侧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008年 孙振辉 王沛关键词:腰椎侧凸 退变 椎管狭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