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江才

作品数:11 被引量:17H指数:3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篇农业科学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抗菌
  • 4篇体外
  • 4篇体外抗菌
  • 4篇膜炎
  • 4篇纳米乳
  • 4篇奶牛
  • 4篇抗菌活性
  • 4篇活性
  • 3篇牛子宫内膜炎
  • 3篇子宫内膜炎
  • 3篇奶牛子宫内膜...
  • 3篇活性比较
  • 2篇毒性
  • 2篇增效减毒
  • 2篇米乳
  • 2篇雷公藤
  • 2篇雷公藤多苷
  • 2篇减毒
  • 2篇宫内
  • 1篇毒作用

机构

  • 11篇西北农林科技...
  • 2篇河南科技学院

作者

  • 11篇孙江才
  • 10篇欧阳五庆
  • 6篇杨雪峰
  • 4篇许利耕
  • 2篇阳卫超
  • 2篇赵兴华
  • 2篇何欣
  • 1篇刘玉梅
  • 1篇王筱霏
  • 1篇李向辉
  • 1篇胡玥
  • 1篇张文娟
  • 1篇赵旭东

传媒

  • 2篇浙江大学学报...
  • 2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西北农业学报
  • 1篇第七届中国纳...
  • 1篇首届中国兽药...
  • 1篇中国畜牧兽医...
  • 1篇全国动物生理...

年份

  • 4篇2009
  • 7篇2008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复方呋喃西林纳米乳的制备及体外抗菌活性比较
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呋喃西林在3种油(IPM、橄榄油、石蜡油)和2种表面活性剂(RH40、Tween80)中的溶解度,采用转相乳化法确定出纳米乳的最佳配方,制备出复方呋喃西林纳米乳,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激光粒度...
孙江才欧阳五庆许利耕杨雪峰
关键词:纳米乳抗菌活性表面活性剂
文献传递
复方呋喃西林纳米乳的制备及其对奶牛子宫内膜炎的疗效观察
2009年
【目的】研制复方呋喃西林纳米乳,并检测其对奶牛子宫内膜炎的治疗效果。【方法】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呋喃西林在3种油相(肉豆蔻酸异丙酯(IPM)、橄榄油、石蜡油)和2种表面活性剂(聚氧乙烯醚氢化蓖麻油(RH40)、Tween-80)中的溶解度,确定纳米乳处方。采用转相乳化法制备复方呋喃西林纳米乳,对其进行质量评价,并研究其对西安和北京2个奶牛场子宫内膜炎病牛的治疗效果。【结果】复方呋喃西林纳米乳的配方是:呋喃西林1%,替硝唑0.3%,Tween-80 32.5%,Span-80 13.7%,橄榄油5%,蒸馏水47.5%(各组分含量均为质量分数)。用该配方制备的复方呋喃西林纳米乳为O/W型,乳滴呈球形,分布均匀,无粘连,平均粒径为67.20 nm,乳液澄清透明,避光保存时稳定性较好。复方呋喃西林纳米乳对西安某奶牛场子宫内膜炎病牛的治愈率为92.9%,较清宫液对照组高7.2%;有效率为92.9%,与清宫液治疗组相同。复方呋喃西林纳米乳对北京某奶牛场子宫内膜炎病牛的治愈率为66.7%,有效率为77.8%,均极显著高于宫速清溶液(P<0.01)。【结论】复方呋喃西林纳米乳研制成功,其对奶牛子宫内膜炎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胡玥欧阳五庆孙江才王筱霏赵旭东
关键词:呋喃西林奶牛子宫内膜炎
阿莫西林纳米粒对奶牛乳房炎主要病原菌的体外PAE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研究阿莫西林纳米粒(AMX-NP)对奶牛乳房炎主要病原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标准株ATCC25923及其临床分离株、无乳链球菌、大肠杆菌标准株ATCC25922及其临床分离株的体外抗菌后效应(PAE)。【方法】制备AMX-NP,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其对乳房炎主要病原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采用细菌显微镜直接计数法,于AMX-NP PAE期的不同时间点分别测定其在0.5×MIC、1×MIC、2×MIC和4×MIC时的体外PAE。【结果】当AMX-NP质量浓度分别为0.5×MIC、1×MIC、2×MIC和4×MIC时,其对乳房炎主要病原菌均产生一定的PAE,PAE值与AMX-NP质量浓度(0.5×MIC^4×MIC)呈剂量依赖性,且该药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无乳链球菌产生的PAE值均较大肠杆菌长。【结论】临床应用AMX-NP防治奶牛乳房炎时,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性和无乳链球菌性乳房炎,可适当延长给药间隔时间,对于大肠杆菌性乳房炎,宜缩短给药间隔或持续给药。
杨雪峰欧阳五庆孙江才李向辉
关键词:抗菌后效应无乳链球菌给药间隔
复方呋喃西林纳米乳对子宫内膜炎主要致病菌体外抗菌活性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呋喃西林在3种油(IPM、橄榄油、石蜡油)和2种表面活性剂(RH40、Tween80)中的溶解度,采用转相乳化法制备复方呋喃西林纳米乳,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激光粒度测定仪分别考察其形态、粒径及其稳定性,并利用Kirby-Baueer(K-B)法和最小抑菌浓度(MIC)、最小杀菌浓度(MBC)测定法对奶牛子宫内膜炎主要致病菌的体外抗菌活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制备的纳米乳为澄清透明的球状液滴,平均粒径为67.2 nm;与传统的宫炎清、聚维酮碘溶液和呋喃西林水溶液剂相比,纳米乳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的抗菌活性较强,差异极显著(P<0.01)。制备的复方呋喃西林纳米乳是一种质量稳定、高效的抗菌剂。
孙江才欧阳五庆许利耕杨雪峰
关键词:抗菌活性致病菌
复方呋喃西林纳米乳的制备及其对子宫内膜炎的治疗研究
通过对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纳米乳的基础研究掌握规律并筛选适合制备医药用纳米乳的原料和处方,以此为基础制备出复方呋喃西林纳米乳。再通过对复方呋喃西林纳米乳的理化性质、稳定性、安全性、有效性和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考察,为复方呋哺西...
孙江才
关键词:纳米乳奶牛子宫内膜炎小白鼠细胞毒性试验
文献传递
复方呋喃西林纳米乳对奶牛子宫内膜炎的药效学研究
子宫内膜炎给奶牛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呋喃西林局部应用时,药效低,用药周期长,很难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纳米乳由于其增溶性好、可提高药物稳定性及疗效等优点倍受青睐。本研究旨在制备复方呋喃西林纳米乳,并对其体外药效和临床治...
孙江才欧阳五庆
文献传递
纳米乳对雷公藤多苷增效减毒作用研究被引量:8
2008年
通过透皮给药,考察雷公藤多苷纳米乳(TWP-NE)治疗SD大鼠佐剂性关节炎的增效减毒作用.用TWP-NE和雷公藤多苷片(TWP)对SD大鼠佐剂性关节炎进行治疗,每隔4d测量足部体积,28d后测定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尿素氮(BUN)和尿液中尿蛋白含量,并取肝、肾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显示:TWP-NE对佐剂性关节炎的治疗效果优于TWP.与空白对照组相比,TWP-NE组血清ALT、AST、BUN以及尿液中尿蛋白含量无显著性差异;TWP组血清ALT、AST、BUN以及尿液中尿蛋白含量显著升高.病理组织学观察显示TWP组肝、肾的损伤更严重.说明用纳米乳对雷公藤多苷进行包合可以提高药效并降低其对肝、肾的毒性.
何欣欧阳五庆赵兴华孙江才阳卫超
关键词:雷公藤多苷纳米乳毒性
复方呋喃西林纳米乳的制备及体外抗菌活性比较
【目的】纳米乳作为药物载体具有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可极大增加药物的溶解度、提高药物的稳定性以及增强药物的疗效等优点。本试验,将呋喃西林、替硝唑配合溶于油,加入适量的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通过转相乳化法制备复方呋喃西...
孙江才欧阳五庆许利耕杨雪峰
关键词:稳定性抗菌活性
文献传递
纳米乳对雷公藤多苷增效减毒作用研究
通过透皮给药,考察雷公藤多苷纳米乳(TWP2NE)治疗SD大鼠佐剂性关节炎的增效减毒作用。用TWP2NE和雷公藤多苷片(TWP)对SD大鼠佐剂性关节炎进行治疗,每隔4d测量足部体积,28d后测定血清谷丙转氨酶(AL T)...
何欣欧阳五庆赵兴华孙江才阳卫超
关键词:雷公藤多苷纳米乳病理组织学减毒作用
文献传递
阿莫西林聚氰基丙烯酸丁酯纳米粒的制备及其质量评价被引量:3
2009年
以氰基丙烯酸丁酯(BCA)为载体,采用乳化聚合法制备阿莫西林聚氰基丙烯酸丁酯纳米粒(AMX-PBCA-NP),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和均匀设计法优化制备工艺,并对AMX-PBCA-NP进行质量评价.结果表明,经优化筛选出制备AMX-PBCA-NP的处方工艺为阿莫西林4g·L-1,BCA10mL·L-1,泊洛沙姆F6810g·L-1,dextran-7010g·L-1,反应液pH3.0.按优化条件制备的AMX-PBCA-NP形态圆整,无粘连,分布均匀,平均粒径为(222.33±1.53)nm,多分散系数为0.03±0.02,平均包封率为(73.47±0.96)%,平均载药量为(29.39±0.38)%,体外释药特性符合双相动力学释药规律,对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ATCC25922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ATCC25923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均为原料药的1/2倍.结果提示,AMX-PBCA-NP的制备工艺切实可行,阿莫西林纳米化后具有缓释特性且体外抗菌活性增强.
杨雪峰欧阳五庆刘玉梅张文娟孙江才
关键词:阿莫西林纳米粒均匀设计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