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浦华
- 作品数:2 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河北大学文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学更多>>
- 社会文化环境对方言的影响分析被引量:2
- 2013年
- 方言,不只是"地方之言",还应该是"方面之言",这也就是说,方言应该包括"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方言形成的原因虽然很多,但是根本原因还是在于社会环境,尤其是社会文化环境对语言的影响。一个民族的语言,首先是这个民族生存发展的地域环境的反映,方言则是各地文化、风俗的更为直接、细致的记录。语言是社会的产物,语言的音义结合通常是任意的、偶然的,而不是必然的、本质的,这就决定了语言具有发展变化的可能性,语言就是在社会的作用下,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随社会的变化而变化的,语言学的音义关系任意性理论,可以说是解释语言发展变化的理论基础。方言是语言在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产物,是语言发展不平衡性特点的现实反映。同样的语言现象,在不同的地域,其发展速度和发展方向可能都不一样,于是就产生了地域方言,产生了方言与方言之间这样或那样的区别,而这种差异又与社会文化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 孙浦华
- 关键词:地方方言社会文化地方文化文化环境
- 《落梅风》体制源流论
- 2013年
- 曲调的体制生态与源流传播是曲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亟待开发深入。《落梅风》为北曲常用曲调,由词调【醉梅花】作为中介,借鉴本调【鹧鸪天】而定格。其后起的别称《寿阳曲》非关地名"寿阳",乃与典故"梅花妆"相对应。《落梅风》以其"健捷激袅"的声情赢得文士的钟爱,还在北方借助磁州窑系器物传播市井,甚至传唱至吴下江南,影响深远。
- 高莹孙浦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