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正畸
  • 3篇前牙
  • 2篇牙合
  • 2篇上颌
  • 2篇疗效
  • 2篇骨折
  • 2篇残根
  • 2篇错[牙合]
  • 1篇修复术
  • 1篇牙冠
  • 1篇牙冠延长术
  • 1篇义齿
  • 1篇义齿修复
  • 1篇义齿修复术
  • 1篇张力带
  • 1篇折手
  • 1篇折手术治疗
  • 1篇正畸技术
  • 1篇正畸牵引
  • 1篇正畸治疗

机构

  • 9篇黑龙江省鸡西...

作者

  • 9篇孙秀艳
  • 3篇李博
  • 3篇卢艳玲
  • 2篇曲义
  • 2篇毛艳
  • 2篇翟德红
  • 2篇高艳艳
  • 2篇刘廷忠
  • 2篇陈鸿亮

传媒

  • 3篇中外医疗
  • 2篇中国医药指南
  • 2篇中国实用医药
  • 2篇中国临床研究

年份

  • 4篇2010
  • 5篇2009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应用上颌前牵引治疗Ⅲ类错前后的头影测量变化
2010年
目的分析Ⅲ类错矫治前后头影测量变化,评价前牵引的治疗作用。方法治疗组为24名Ⅲ类错患者,对照组为24例未治疗的Ⅲ类错患者。治疗组通过面罩前牵引和上颌扩弓治疗前后头影测量值与对照组比较。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头影测量有差异。结论面罩前牵引和上颌扩弓治疗替牙早期的Ⅲ类错有明显效果。
翟德红孙秀艳
关键词:上颌前牵引头影测量
口内途径张力带固定治疗下颌角骨折
2010年
目的临床观察口内切口钛板固定治疗下颌角骨折的疗效。方法2002年至2009年收治58例口腔下颌角骨折,均为单侧,其中有利型35例,不利型23例。合并颏部骨折24例。进行口内切开小型钛板外斜线张力带固定。结果多数病例能达到一期愈合,咬合关系恢复良好46例,12例有轻度颌干扰,均合并颏部骨折,戴弹力颏兜1周后恢复良好。术后1月,出现感染2例,经局部处理及抗感染1周愈合;钛钉脱出1例,因骨折已纤维愈合,取出钛板后未再处理。结论口内切口入路外斜线张力带小型钛板固定具有良好的效果,术后面颌畸形得以改善,咬合功能恢复,且有利于面部美观。
刘廷忠毛艳高艳艳陈鸿亮孙秀艳
关键词:下颌角骨折口内切口钛板张力带
颧面部骨折手术治疗69例报告被引量:2
2010年
刘廷忠毛艳高艳艳陈鸿亮孙秀艳
关键词:骨折复位术坚强内固定
AngleⅡ~1错早期功能性矫治增加疗效的稳定性
2009年
李博孙秀艳卢艳玲
关键词:稳定性疗效正畸治疗
无髓变色牙漂白治疗的疗效观察
2009年
本文介绍使用30%过氧化氢溶液加过硼酸钠糊剂进行髓腔封药。对于无髓牙变色的治疗,以往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如药物表面漂白法、牙面覆盖法、髓腔内药物漂白等。但是由于有些操作复杂,有些疗效不稳定,均未能在临床大量推广。
曲义何迎孙秀艳
关键词:无髓变色牙漂白治疗疗效观察
前牙根冠折正畸牵引后桩冠修复临床分析
2009年
目的观察正畸牵引桩冠修复处理前牙根冠折的临床疗效。方法18颗根冠折前牙,常规根管治疗后,利用正畸牵引法延长牙根,达到理想牙冠修复条件,在此基础上进行桩冠修复。结果18颗患牙矜向垂直移动2~5mm,历时4~10周;观察2年,所有患牙修复体完好稳固,X片未见根吸收,牙周情况良好。结论正畸牵引后桩冠修复处理前牙根冠折,克服了传统修复的缺点,既保存了牙根,又保持了正常的牙龈外观,临床疗效确切。但18岁以下患者需延长牵引后的保持时间,并用临时冠进行过渡性修复。
李博孙秀艳卢艳玲
关键词:正畸牵引桩冠修复
上颌前牙埋伏阻生应用固定正畸技术矫治临床分析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探讨利用固定正畸技术矫治上前牙埋伏阻生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6例上颌前矛埋伏阻生病例,应用固定正畸技术结合牙槽外科手术进行矫治。结果11例埋伏前牙,经开拓间隙或减数助萌治疗,3~5个月后自然萌出;5例行口外开窗术配合正畸牵引,6~8个月后萌出排齐。结论应用固定正畸技术结合牙槽外科手术,可快速有效地矫治上领埋伏阻生前牙。
翟德红孙秀艳
关键词:固定正畸埋伏牙
68例患者外伤性龈下前牙残根修复效果的临床评价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对外伤性龈下前牙残根行牙冠延长术的手术方法、术后修复时间、适应证及美观效果。方法对68例106颗龈下前牙残根行后牙冠延长术修复治疗,用改良Ryge标准动态评价牙龈、牙周情况,用Kay牙齿美学分类标准评价治疗前后的美观效果。结果牙冠延长术结合修复治疗后,68例患者牙齿的美观效果均达到ClassⅡ-I(化妆)或ClassⅡ-I标准。结论通过正确的适应证选择、准确的设计方案、细致的手术操作、术后足够的牙龈恢复期及规范的口腔卫生保健,牙冠延长术结合修复治疗可获得前牙修复美观效果。
李博孙秀艳卢艳玲
关键词:牙冠延长术义齿修复术美学
中老年患者残根残冠保留治疗体会
2009年
目的通过根管治疗提高中老年患者残根残冠的保留价值,提高咀嚼功能。方法临床诊断为慢性根尖周炎的患者,年龄50~60岁,完成根管治疗共100例。结果患者术后3个月至修复后3年观察。82例成功,行使咀嚼功能好,无根尖周病变。9例根尖周病变,但无主观症状。9例失败,最终拔除。结论完善的根管治疗能提高中老年患者残根残冠的保留。
曲义何迎孙秀艳
关键词:残根残冠根管治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