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颖
- 作品数:108 被引量:644H指数:19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卫生部部属(管)医院临床学科重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农业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 基于现代影像技术的鼻咽癌综合治疗研究
- 世界卫生组织材料显示,世界上80%的鼻咽癌发生在于中国,其死亡率居中国恶性肿瘤死亡率的第8位。鼻咽癌的发病具有明显的地区聚集性,最高发的地区是广东省,因此又有“广东瘤”之称。例如,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仅2005年收治的鼻...
- 马骏罗伟孙颖麦海强唐玲珑毛燕萍刘立志李立郭颖洪明晃刘孟忠崔念基闵华庆
- 文献传递
- 基于磁共振成像的鼻咽癌颅底骨质破坏的预后分析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探讨基于磁共振成像(MRI)的鼻咽癌颅底骨质破坏的预后价值。【方法】于2003年至2004年共924例经病理等确诊为无远处转移的鼻咽初治病人纳入本研究,所有的病人均在治疗前进行了MRI检查并以放疗为首要治疗手段。我们回顾性的分析了相应的MRI及病历资料。所有的924例病人、MRI证实有颅底骨质破坏的病人、315例T3分期的的病人及227例T2分期的病人被分别挑选出来进行预后分析。分期依据美国癌症分期联合委员会(AJCC)第六版鼻咽癌分期标准。【结果】MRI下颅底骨质破坏的发生率约为55.4%。颅底骨质破坏并非影响鼻咽癌患者总生存(OS)和无远处转移生存(DMFS)的独立预后因素,但有可能是影响无局部复发生存(LRFS)的独立预后因素(P=0.068)。对于512例合并颅底骨质破坏的患者及315例T3分期的患者,根据受侵部位进行的颅底骨质破坏分级是影响其OS(P=0.002及P=0.005)及DMFS(P值均为0.001)的独立预后因素。MRI下严重级别的颅底骨质破坏是影响鼻咽癌患者OS及DMFS的独立预后因素(P值均小于0.001)。合并轻度级别颅底骨质破坏的T3分期患者与T2a分期的患者在预后方面(OS、LRFS及DMFS)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MRI下的颅底骨质破坏并非鼻咽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然而,根据受侵部位的严重级别的颅底骨质破坏具有阳性的预后价值。
- 陈磊李文斐刘立志毛燕萍唐玲珑孙颖林爱华李立马骏
- 关键词:鼻咽癌颅底骨质破坏预后价值磁共振成像
- 2018年第二届国际头颈肿瘤研讨会完美谢幕
- 2018年
- 2018年11月17-18日,由广东省抗癌协会主办、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承办的第二届国际头颈肿瘤研讨会在广州胜利召开。会议在教育部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111”计划的支持下,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卫健委副主任曾益新教授和广东省抗癌协会理事长、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院长徐瑞华教授担任名誉主席,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马骏教授、香港中文大学教授、香港癌症研究所所长Anthony T.C.Chan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副院长王绿化教授、四川省肿瘤医院院长郎锦义教授担任共同主席。
- 杜晓京刘需孙颖马骏
- 关键词:头颈肿瘤中国科学院院士肿瘤防治抗癌协会
- 以制度和文化打造放疗人才生长圈被引量:1
- 2018年
- 放射治疗是肿瘤治疗中的一个重要手段。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以下简称中大肿瘤医院)拥有规模较大的放射治疗中心,层次分明、结构合理的金字塔型人才梯队、先进的预约放疗系统、科学的内部管理制度,合力奠定了其在中国放疗界的重要地位。医生、物理师、治疗技师、工程师和护士共300多人组成中大肿瘤医院强大的放疗团队,放射治疗量达到1000人次/日,
- 陈鋆孙颖彭望清
- 关键词:人才梯队放疗文化
- 鼻咽癌咽旁间隙受侵对远处转移影响的研究被引量:6
- 2008年
- 目的:分析鼻咽癌咽旁间隙受侵对患者治疗后远处转移的影响。方法:1999年全年住院治疗的原发鼻咽癌患者405例,对其中接受放射治疗并完成根治剂量、治疗前及治疗中无远处转移证据且随访资料完整者38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咽旁间隙侵犯与未侵犯者5年累积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分别为73·57%和86·19%,P=0·0042;茎突前间隙侵犯与未侵犯者分别为73·03%和86·80%,P=0·0017;茎突后间隙侵犯与未侵犯者分别为66·63%和86·23%,P=0·0000。无远处转移生存率相关因素为颈淋巴结转移、茎突后间隙受侵和临床分期。结论:咽旁间隙受侵尤其是茎突后间隙受侵与远处转移密切相关,茎突后间隙受侵时转移淋巴结的分期与远处转移无关。
- 张典刚卢泰祥陈春燕黄莹孙颖肖巍魏
- 关键词:肿瘤侵润肿瘤转移
- 基于磁共振成像鼻咽癌临床分期的建议
- 目的:鼻咽癌'92临床分期已应用长达15年,且其研究的资料是以CT为基础,随着诊断和治疗水平的提高,鼻咽癌的预后发生明显改变,指导治疗并预测预后的TNM分期系统也应改进,因此我们提出修改鼻咽癌临床分期的建议.本研究旨在基...
- 毛燕萍高剑铭卢泰祥刘孟忠洪明晃马骏刘立志梁少波唐玲珑曹素梅孙颖林爱华
- 关键词:鼻咽癌磁共振成像预后评价
- 文献传递
- 放射性肝损伤动物实验:SPIO增强MRI与TGF-β<,1>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 该研究目的就是通过放射性肝损伤的动物模型,分析肝组织受照射后的早期MR表现(Kupffer细胞吞噬功能受损)与TGF-β<,1>的表达及晚期损伤(纤维化)间的相关关系.如果早期影像学的改变与晚期肝组织损伤之间存在相关性,...
- 孙颖
- 关键词:放射性损伤对比剂纤维化程度
- 文献传递
- 一种基于深度语义分割网络的自动识别鼻咽癌原发肿瘤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深度语义分割网络的自动识别鼻咽癌原发肿瘤方法,方法包括:采集患者的磁共振三维图像;对三维图像进行灰度偏差场的纠正处理;对预处理步骤后的三维图像利用改进的直方图匹配算法进行处理;对上述预处理步骤后的三维...
- 孙颖陆遥林丽
- 文献传递
- N2-3期鼻咽癌下颈锁骨上区照射中间设置不同宽度铅挡块的剂量学研究
- 2007年
- 背景与目的:N2-3期鼻咽癌常规照射时,需设置中间挡铅的前切线野照射下颈锁骨上淋巴引流区,目前对于中间铅挡块宽度仍有不同的做法,本研究通过应用三维治疗计划系统(three-dimensional treatment planning system,3D-TPS)对前切线野照射下颈锁骨上区的剂量分布进行分析,探讨合适宽度的铅挡块。方法:选取初治N2-3期鼻咽癌患者10例,采用3D-TPS设计照射方案。每例患者均采用逐步缩野照射技术,下颈锁骨上区均设置单前切线野,前40Gy中间分别采用铅挡0cm(A方案)、2.1cm(B方案)、2.5cm(C方案)、3.0cm(D方案),之后中间均挡3.0cm4种方案。每例患者的4种方案照射剂量均相同。比较4种照射方案的靶区及主要危及器官的受照体积和剂量。结果:(1)4种方案下颈锁骨上亚临床病灶区(PTV50a)的高剂量区覆盖率(V95、V90)比较:A方案(82.44%、87.89%)优于B方案(78.21%、84.03%)、C方案(77.10%、82.68%)、D方案(73.80%、77.50%)(P<0.05);B方案、C方案好于D方案(P<0.05);B方案与C方案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于原发灶大体肿瘤区(PTVnx)、颈部转移淋巴结(PTVnd)、原发灶周围高危区(PTVnx60)、转移淋巴结周围高危区(PTVnd60)及环状软骨以上的亚临床病灶区(PTV50b)的V95、V90,4种方案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4种方案脊髓、喉的受照剂量无统计学意义;甲状腺、食管、气管的受照剂量(D50):A方案(49.47、44.52、44.18Gy)高于B方案(41.95、8.41、10.16Gy)、C方案(38.73、7.03、8.55Gy)、D方案(26.82、5.63、7.60Gy)(P<0.05);B方案、C方案均高于D方案(P<0.05);B方案、C方案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3)正常组织并发症发生率(NTCP)的比较:甲状腺的NTCP,A方案(7.9%)高于B方案(4.8%)、C方案(4.3%)、D方案(3.0%)(P<0.05);B方案、C方案均高于D方案(P<0.05);B方案、C方案之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主要危及器官的NTCP,4种方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 李坊铭罗伟何智纯张黎孙颖秦文娟卢丽霞韩非刘晓清刘孟忠
- 关键词:剂量学外照射
- 基于现代影像技术的鼻咽癌综合治疗研究
- 鼻咽癌的发病具有明显的地区聚集性,最高发的地区是广东省,因此又有“广东瘤”之称。
鼻咽癌亟待解决的临床问题主要包括:①如何结合现代影像学技术准确地评价鼻咽原发灶侵犯范围及了解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规律,并建立合理的分...
- 马骏洪明晃刘孟忠崔念基闵华庆罗伟孙颖麦海强唐玲珑毛燕萍刘立志李立郭颖
- 关键词:鼻咽癌影像技术淋巴结转移新辅助化疗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