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大型底栖动物
  • 4篇底栖动物
  • 3篇生态学
  • 3篇群落
  • 3篇群落结构
  • 2篇生态学研究
  • 2篇生物量
  • 2篇秋季
  • 2篇物量
  • 2篇西部海域
  • 2篇海域
  • 2篇丰度
  • 1篇多样性
  • 1篇生态学特征
  • 1篇生物多样性
  • 1篇群落结构特征
  • 1篇潮间带
  • 1篇次级生产力

机构

  • 4篇中国海洋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4篇季相星
  • 3篇王振钟
  • 3篇赵宁
  • 3篇于子山
  • 2篇隋吉星
  • 2篇曲方圆
  • 1篇杨传平

传媒

  • 2篇海洋湖沼通报
  • 1篇海洋科学

年份

  • 2篇2013
  • 2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乳山湾春秋季大型底栖动物生态学特征被引量:7
2013年
2011年5月(春季航次)、10月(秋季航次)对乳山湾湾内及湾口进行了21个站位的大型底栖动物调查,共发现大型底栖动物161种(春季航次120种,秋季航次108种),其中多毛类83种,软体动物24种,甲壳动物40种,其它类群14种。通过比较IRI指数发现,中蚓虫(Mediomastus sp.)、足刺拟单指虫(Cossurella aciculata)、矮小稚齿虫(Prionospio pygmaea)、多丝独毛虫(Thary.rmulti fills)在2个航次中均作为优势种出现。本次调查,春季航次大型底栖动物的生物多样性指数在0.673~4.528,平均值为3.335;秋季航次在0.272~4.086,平均值为3.198。调查海域内,春季航次大型底栖动物的总平均丰度为2914.57ind./m^2,总平均生物量为494.98g/m^2;秋季航次总平均丰度为2771.59ind./m^2,总平均生物量为69.45g/m^2。以40%相似性水平上,可将春季航次划为6个站组,秋季航次5个站组。
赵宁季相星王振钟于子山杨传平
关键词:大型底栖动物丰度生物量群落结构
辽东湾西部海域秋季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特征被引量:5
2012年
2009年10月在辽东湾西部海域进行了14个站位的大型底栖动物调查,共发现大型底栖动物99种,其中多毛类44种,软体动物13种,甲壳动物39种,其他类群3种。调查海域内IRI指数排名前十位的种中,多毛类和甲壳动物各占60%和40%,其中前三位的是日本双边帽虫(Amphictene japonica)、二齿半尖额涟虫(Hemileucon bidentatus)和滩拟猛钩虾(Harpiniopsis vadiculus)。调查海域内大型底栖动物的总平均丰度为2387.1个/m2,总平均生物量为11.16 g/m2,整个调查海域内大型底栖动物呈现出高丰度低生物量的现状。调查海域内大型底栖动物的香农-威纳多样性指数为0.8881~4.626,平均值为3.556;丰富度指数为1.197~5.474,平均值为3.426;均匀度指数为0.213~0.9248,平均值为0.7714。以40%的相似性尺度,取样站可被划分为5个大型底栖动物站组。通过大型底栖动物多样性分析,本文认为该海域的底栖生态状况良好。
季相星曲方圆隋吉星王振钟赵宁于子山
关键词: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多样性
春季辽东湾西部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生态学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于2009年5月对辽东湾西部海域进行了4条断面12个站位的大型底栖动物调查。调查海域共出现大型底栖动物78种,其中多毛类37种、甲壳类24种、软体动物13种、棘皮动物2种和其他类2种(分别是腔肠动物、纽形动物)。调查海域大型底栖动物总平均丰度为1675.8ind./m2,总平均生物量为21.366g/m2。该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按40%相似性程度可划分为4个。调查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整体正常,个别站位群落受到轻度扰动。
王振钟隋吉星曲方圆季相星赵宁于子山
关键词:大型底栖动物丰度生物量群落结构
青岛湾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生态学研究
本文利用2010年12月至2011年10月在青岛湾潮间带两个断面6个站位共6次采样所获得的青岛湾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的资料,结合环境因子,对该区域大型底栖动物的种类组成、丰度、生物量、物种多样性及次级生产力等内容进行研究,...
季相星
关键词:大型底栖动物生物多样性次级生产力生态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